- 积分
- 173100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3-6-10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62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5-4-16 16: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迹简介:徐梅,49岁,来安县舜山镇和平村家庭妇女,1999年开始丈夫患帕金森式综合症,生活不能自理,17年来她起早摸黑,田里忙完忙家里,洗衣、擦身、换床单,悉心照顾丈夫的生活,身上没有一块褥疮。她患有子宫肌瘤,却舍不得自己花钱,忍着病痛照顾丈夫抚养孩子,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正文:初见徐梅,两鬓已斑白,岁月和磨难在这个女人的容颜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在和她的交谈中,无不透露出这个普通农家妇女的勤劳、善良和坚韧。
徐梅,1966年9月出生,丈夫周成贵1963年出生,两人于1996年2月结婚,公公婆婆在两人婚前已病逝,由于夫家兄弟姐妹多,父母又早早病逝,家境贫寒,在两个人交往时就有人劝她,要好好地考虑清楚,这样的家庭以后日子怎么过,生了孩子也没公婆帮你带,而徐梅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有手有脚,只要我们两个人勤快肯干,还有过不好的日子” 。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一个小家庭就这样幸福地组合在一起了。婚后第二年,随着儿子的呱呱落地,小家庭更增添了喜悦、幸福和向往。然而平静的生活,在婚后第三年戛然而止,1999年丈夫周成贵感觉自己的手脚越来越不灵便,口齿好像也有点不清了,这样的感觉越来越强,最后在徐梅的陪同下到医院一检查,医生慎重、详细地告诉她,她丈夫周成贵得了帕金森式综合症。当听到这样一个噩耗时,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即将倒下,还有年幼的孩子嗷嗷待哺,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她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不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丈夫还年轻,老天不公,让这样一个勤劳朴实,高大帅气的男人倒下。当所有泪水哭干后,她毅然决定,生活是她选择的,不管遇到怎么的困难,一定咬紧牙关挺身朝前过,丈夫在,家就在。随着病魔的侵蚀,丈夫行动越来越不便,生活越来越不能自理了,这时左邻右舍,家里的亲戚,就纷纷地劝她,劝她不要这么傻了,干脆改嫁吧,年纪轻轻的,不能就这样守着一个病人过一辈子啊,她回答道:“丈夫已经没爹没妈了,本来就是一个可怜人了,现在又得了病,我怎么忍心丢下他,让他无依无靠,再说我当初选择他,就是要和他过一辈子的,抛弃他,没有这样做夫妻的” 。
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田地里的庄稼,为了给丈夫看病吃药,抚育孩子,家里的五亩多地,就是她的救命稻草,徐梅每天起早摸黑,天还没亮就起床,做好早饭,喂过孩子,喂丈夫,轮到她,只能匆匆扒一口就下田,孩子小,有时候哭闹没人管,只能把孩子带到田间地头,以前从来没碰过耕田机的她,也学会了开耕田机,上百斤的一袋粮食她也咬着牙扛在肩头,白天做不完,就夜里做,夜里收割稻子、小麦、油菜是家常便饭。田里忙完忙家里,丈夫生活不能自理,她就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他,给丈夫换衣服,擦身,换床单,晒床单,琐碎的事数不胜数,在她的细心照料下,丈夫卧床这么多年,身上没有一块褥疮。
提起孩子,徐梅愧疚不已,满是辛酸,孩子小小年纪,跟着她吃了很多苦,五六岁就跟着她下地干活,她刨地,孩子跟着种豆子、种芝麻、种玉米,等到收割的时候,她割、孩子抱,孩子一小把一小把地抱起来堆成一小堆,好让她捆起来挑回家;插秧的时候,孩子也光着小腿下到田里插秧;孩子放了学一回到家就淘米煮饭,喂猪喂鸡,从没有玩耍的时间。看着孩子帮她做事,她既欣慰,又心酸,孩子都没有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好好地享受童年快乐无忧的时光。孩子上学考上高中,家里实在是一贫如洗了,再也供不起他上学了,孩子很懂事,主动要求退学,跟着家里的亲戚学习理发技术,以便将来挣钱贴补家用。
靠着田地里收入只是杯水车薪,仅是丈夫一年吃药都要花去近万元,从丈夫患病到现在,已经17年了,家里已经欠债好几万,徐梅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不会赖账的,我会慢慢地还的。长年的辛劳,也导致徐梅腰椎间盘突出,腰酸背痛就这样如影随形的伴随着她,在镇政府开展的妇科检查中,她又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可她却舍不得给自己花上一分钱,忍着病痛,照顾着这个家。
寒来暑往,徐梅就这样坚持了17年,17年如一日,她从没退缩,无怨无悔,一个女人用她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说起她的事,村里无人不赞,也无人不为之动容。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徐梅坚信她会把丈夫照顾好的,自始至终,不离不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