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2387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3-2-1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6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发表于 2015-4-20 19: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世系完整宗支
(一)源于居简公派系(共有4支),分别介绍如下:
1.岽公支系(睢宁)
岽公乃为睢宁始迁祖,原籍山东莱芜,是居简公20世裔孙,是信复公三门五世长支浩公之子,为避乱携三子(源长、源远、源玉)于明朝成化年末(1480年左右),由莱芜徙迁江苏睢宁境内龙山、官山之东,龙河、田河之浃。(今属官山镇官山村、大吕村及桃园镇吕洼村之域。)据《睢宁县旧志》明万历十四年(1582年)地图载:官山镇东南部标有“吕家桥”地名,(今名是“吕桥口庄”,)这充分说明睢宁吕氏历史悠久,生息繁衍,瓜瓞绵绵,人丁兴旺,至今已530多年。现有37个支派,60多个村庄,5000多户,26000多人,已繁衍26世,世传堂号“东莱堂”
睢宁吕氏分部及外迁是:官山镇大吕村、吕洼庄、吕桥口、吕楼、韩楼、吕步月、湖山、小吕园、三烈村吕庄、张洪村小吕庄、小陈庄、前黄村吕庄、田李村吕庄、黄圩村朱场;睢城镇城区、五里堂;梁集镇付楼;姚集镇吕家宅;庆安镇张庙、徐赵;高作镇郭洼、薛河;沙集镇夏圩;王集镇大吴吕庄;岚山镇黄山、汪庄、李河;桃园镇吕洼村、袁店、王庄、姜庄、常台;凌城镇仝瓦、新倪、方庄;邱集镇城南等。
迁徙外省市县及本省内的还有:安徽的滁州市、明光市、来安县、定远县,宿州市的灵壁县渔沟镇申场村吕楼,泗县大庄镇吕家宅、小集、山头、朱祠堂;瓦坊镇小董庄、张温罐、小付、白庙、郑集,五河县双中庙西尤村、陈吕村和马鞍市等;省内还有南京市,宿迁市三棵树乡吕庄、王官集镇程庄,耿车镇镇区、大同村,淮安市盱胎县城区和仇集,泗洪县城东关、泗河乡西山头,扬州市和徐州市市区等。
还有远迁北京、上海、四川、新疆、山西、河南、台湾及海外定居。
历史上共五次续修族谱:早在明朝万历年间(1605-1610年)由长宗(源长)后裔士林、士峻、士钢等公初创《睢宁吕氏宗谱》;清道光十一年(1837年),由季宗(源玉)后裔景行、吕认、锡龄、锡隆创修《吕氏宗谱》,清咸丰十年(1860年)有广志、广见、广牗等公续修《吕氏宗谱》;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兰宾、美卿、聘卿、鸣盛、一心、余三、翠耸、仙思等公二修长宗《睢邑吕氏宗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季宗步岫、步瀛、步朝、家邦等公续修《吕氏宗谱》;民国三十二年(1944年)由宜环、宜生、宜韶、俊仁、蔚同、俊耀、培光、庆泽、庆泗等公再修长宗《睢邑吕氏宗谱》;1986年三宗合谱三修《睢邑吕氏宗谱》,由家选、宜生、毓胜、毓银、俊仙、俊江、俊业、俊柱、祥华、良先、麟府等公;2002年四修《睢宁吕氏宗谱》由俊岭公任主编,副主编有俊颖、祥华、国庆、良先、麟府等公;2008—2009年编纂《中华吕姓·睢宁志》,由俊岭公任主编,副主编有庆丰、国庆、麟府等公。
2002年四修《睢邑吕氏宗谱》,合谱统一命名字派:祥庆麟凤,芳修桂松,居华福远,世泽昌盛,承先扬宗,硕恩春同,贤哲功勋,兴邦康隆。
2.德公(原名东周)支系(邳州)
按《邳州吕家场支谱》载:始祖信复,始迁祖德公(原名东周)迁邳州,定居吕家场,公传四子长房文成公独子真公后裔居邳城西南向阳村,三房文永公于乾隆年间迁居睢宁县古邳镇东南黄河故道,其名吕河滩(即今吕集、吕圩二村)。公传4子,长房廷、次房玮、三房呈、四房名讳不详,该支已繁衍2000人。呈公迁居宿迁。
已二次续修家谱,第一次民国十八年由家骥公主修;第二次1999年由道森主修。该支已繁衍26世,4200余人,主要分布在本市戴圩镇吕家场、窦场、戴圩、王场村;邳州镇的河滩、向阳、新庄村;戴庄镇的倚东村;官湖镇的夹河村;新沂市草桥镇纪集村。
3.廷怀公支系(沛县)
始祖信复公之二子福善公,廷怀公祖籍山东滕州吕坡,是信复公5世孙,于清嘉庆——光绪年间渡湖西来,新建家园者;吕氏后裔主要分布于沛南吕新庄、丁湾、孟湾、前马村西院等地,亦多有再迁者。
4.大行公支(新沂)
新沂市吕姓,始祖莱芜信复公,始迁祖大行公是信复公裔孙11世,现有5000多人,已繁衍28代。主要分市新沂市中西部乡镇,瓦窑街集村、草桥镇、港头镇、王庄镇等地。堂号为“东莱堂”。据祖辈传言,祖先是山西人,后迁山东,明朝年间又迁入新沂。传说:同时迁来胞兄弟仨,还有弟俩,分部定居于今邳州市土山镇和宿迁市沭阳县城南。又记传下字派20字是:学明星奉,维成宣芳,永兆祥光,尊钦敬礼,万善克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