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其它] 未踏桃花坞,已被风情染。——初识桃花坞木刻年画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8-19 12: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碰巧看见上海博物馆推介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讲座与实践活动,
又好运预约成功,上周五毫不犹豫的把最后一天年休假用掉,
走进神往已久的桃花坞木刻年画。

说起年画,最初是对农民画有了兴趣,
搜寻中,色彩艳丽、民族气息强烈的年画也一并被发现,
收集的图画越来越多,对年画的兴趣自然也越发深厚。

这次上
海博物馆邀请的主讲人是【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副主任:乔兰蓉。
而活动内容也非常丰富紧凑,
上午由乔老师讲述桃花坞木刻年画历史发展、年画形式、民间用途、
制作工艺,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人文故事;
下午则是动手时间,
由乔老师和她的助手张立秋老师示范、协助我们完成自己的木刻作品。

理论与实践,多么好的活动,
让我如此快捷的认识一门曾经只能遥遥相望的手艺。
我对即将开始的课程充满期待。

事先做了功课,在网上找了一些乔老师的相关新闻。
乔老师年纪还很轻,80后,毕业于
南京艺术学院
22岁入桃花坞
木刻年画行业,迄今已经坚守了11年。
正如乔老师所言,如果不是因为喜欢这门手艺,
如何能与木刻相伴11年。
虽然完成木刻的一瞬充满成就感,但之前的漫长过程,
那一笔一画,一刀一刻,那些枯燥重复的一步步,
需要多大耐心才可以心平气和的坚持下去。

更因为我看到采访中提到2004年乔老师初工作时,
工资仅为364元,而当时的房租却要500元,
理想与现实的残酷撞击,并没有吓走这位年轻纤弱的女子,
她也并没有因为这门手艺如此低收入而有所嫌弃,
日复日,年复年,她一路走来,依然绽放在桃花坞。

对这样的女子,如何不钦佩。
00.jpg


乔老师以桃花坞书画大家唐伯虎的一首诗《桃花庵歌》作为讲座开篇。
老师说她很喜欢这首诗,她说诗里的每一句都是一个意境,
让人读着感受着美好着。
这首诗里有几句是耳熟能详的,但我却从没从头到尾的读过,
立时在笔记上记下名字,留待回头找寻。

一首《桃花庵歌》优美的抛砖引玉,接续到桃花坞木刻年画的由来。
明末清初,在苏州桃花坞这个地方,
木刻年画开始流行,在它极盛的
清朝雍正、乾隆年间
便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作为江南年画的一个重要派别,流传至今。
其他四大木刻年画:
四川绵竹、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
河南朱仙镇类似,
江苏桃花坞,也是以地名为木刻派系。
2006年
,桃花坞木刻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眼下
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坐落于苏州朴园,乔老师的工作室也在其中,
她播放了一组
朴园的照片,亭台楼阁,环境清幽。
朴园是民国建造的园林,不知最初是哪个家族的房产,
每每看见这样的庭院,
总是不由自主的猜想着那个风云年代发生的传奇故事。

乔老师提到古时候年画张贴极广,大门、后门、中堂、
屏条、灶台,
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贴的年画内容自然也大不相同。
我那会才知道,原来后门是要贴钟馗的,
难怪几乎每个
画家都画过钟馗,我还以为只是作为一个故事人物在画,
原来钟馗还肩负着看守家族后门的责任,
他在古代与我们的生活曾是那么紧密相连。

另外一个初次听闻的,则是贴在蚕房的猫捉老鼠年画。
说江南盛产丝绸,江南农家养蚕盛行,
蚕宝宝个性敏感,连喂养的人也能识得气味,
要是有陌生人闯进来,会惊扰蚕宝宝,轻则进食不佳,重则不治。
所以养蚕人家在房门上贴上这专门的
猫捉老鼠年画
即是委婉提醒访客,家中正有蚕宝宝,不便待客,
识趣的,一瞧见这样的年画,自然改日再访。
另一个原因,则是蚕宝宝白嫩肥美,老鼠最爱捕食,
猫捉老鼠年画,亦是镇宅之用。
04.jpg


再往下,乔老师还介绍了年画的品种。
有几个是我不太知道的。
比如仿单、马吊、桌围、
还有喜蛋的包装纸。
旧时喜蛋不仅仅是涂红色,还会加一张年画的蛋托,下面再衬一张纸;
仿单等同于如今的名片;
马吊是纸牌;
桌围是将祭拜的长案用年画围起来。

古人们的生活,在现在的我们看来,真是好讲究。
现代人早已过的粗糙不堪。

最后则是介绍桃花坞木刻的特色以及工艺步骤、木刻工具了。

桃花坞木刻最大的特色是套色,一幅年画如果需要16种颜色,
那就要刻16个版图,一种颜色一个版,版版都必须丝丝相扣,
一旦错位,那套色便失败了。
乔老师带来的她的
木刻作品【一团和气】,作为范例,
老师很细心,把不同颜色的木刻拓印出来,
展示给我们看,
让我们一目了然的看到色彩的变化:
01.JPG


这一幅是成品:
02.JPG


还有一种水印套色(版),颜色自然过渡,
印出来的效果有如水墨画,非常好看,
可惜这次活动时间紧张,
水印套色老师来不及演示了。
03.JPG


再说到木刻材料,需选用不再结果的老梨树,一般都是十年以上的梨树,
先泡水一年,在放置在通风的地方阴干一年,
这样处理过的木材,才能用于木刻,才不会刻完之后变形。

木刻工具也必须自己亲手制作,因为现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木刻的刀具叫拳刀,一刀走天下,这把刀是最主要的,其他都是辅助刀具。

棕刷的制作也是耗时耗力,
一麻袋棕毛一根一根挑选、清洗、曝晒,捆扎、定型,
一麻袋也许只能挑出一把棕刷的量。
一个颜色配一把棕刷,试想想,若30把棕刷,制作的时间该何其漫长。

年画的纸张为宣纸,颜料为矿物质颜料,颜料里加胶固色。
这些材质,倘若保存得当,可千年不腐。

完成好的木刻作品,要平整放在专门的架子上,不能歪斜,
不然会造成木刻作品变形。

用这么漫长的时间准备材料,
再用一双浸染十年之久的技艺之手,
设计图版、起线稿、拓印画稿,转印到木材上,
再一刀一刀雕刻,一版一版分层,
当一幅作品完整、完美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她却没办法告诉你画面背后隐藏的漫长过程,
我们能看到的,只是标价。

若不是复印作品,原版年画的标价并不亲民,
乔老师说桃花那幅,标价880,
就算我们将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历史从头听到尾,
就算我们亲历亲为去制作了一幅木刻作品,
我仍然听到有人毫不掩饰的大呼,“好贵”。
现实,总是这么一针见血,
我们热爱这些民间技艺,却真的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

我觉得,发展更多的文化
、生活类年画周边产品,
将原版年画复制到本子、衣服、枕头棉被,杯子茶具等等等等,
我们日常用的到,大众买的起,
把具有中国如此强烈民族特色的年画,运用到我们的生活用品中,
让年画与我们朝夕相处,日月相伴,
让消失在大门之上的年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用具中,
这样的延续,会不会更好。

当然,除却亲民产品,高端产品也一样有存在的理由。
只是不管哪一个时代,都是平民百姓居多,
为老百姓着想,开发老百姓喜爱并接受的年画产品,
才是传承民间手艺的最可靠途径。


乔老师给我们看了很多年画作品,
其中她自己2007年
在师傅的指点下耗时一年才完成的复制作品:
“雍正版”《麻姑献寿》,是我最喜欢的年画作品之一。
这幅作品也曾
获得2007年全国首届木刻年画联展金奖。
05.jpg


题外话,另一幅我喜欢的桃花坞木刻年画,
是乔老师同门师兄
孙一波同样于2007年复制的“雍正版”《一团和气》:
06.jpg
孙一波雕刻的
《一团和气》比之乔老师的《一团和气》,
纹路更精细,花色更粉嫩,衣饰更精美,表情也更生动。
在我看过的几则新闻报道中,
孙一波和乔老师都是王祖德的得意弟子,
十年前师傅多徒弟少,几个师傅围着一个弟子,倾心传授,
应该说乔老师和
孙一波在技法上得到了师傅们的真传,
加之个人的天赋与努力,两位在桃花坞木刻年画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遗憾的是,孙一波于2014年辞职下海,另谋出路了,
究其原因,依然是梦想养活不了现实。


下午的动手实践课比讲座更为有趣,
乔老师介绍画稿转印到木板目前有两个方法。

一、
铅笔画稿正面贴向木板,固定好,然后用工业松香水擦拭画稿,
可以用吸水性好的餐巾纸或废弃的破布擦拭,
涂抹一遍松香水后,画稿就直接拓印在木板上了。

乔老师还强调松香水是
工业级的,油漆店就能买到,只要三块五,
但工业级松香水是有毒并易燃的,操作时需戴手套,放置也需小心。
原本老师笑谈,接下来带我们见证奇迹,
结果博物馆准备的松香水是无毒的高级货,没法转印。
老师接着笑道,不是贵的就是好的,一定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
松香水没用上,乔老师依然不慌不乱,
她说,幸好我是一个有方案B的人,所以我们现在来介绍第二种转印方法。
第二个方法步骤相对多些。
画稿完成后,用硫酸纸拓印画稿,标明
画稿正面,
然后
硫酸纸画稿正面贴向木板,硫酸与木板中间夹放蓝印纸,
三项固定好之后,用圆珠笔或水笔把
硫酸纸画稿再誊画一遍,
确定画稿内容都复印到木板上之后即可完成画稿转印。

完成画稿转印,接着就是雕刻了,
上海博物馆给我们准备的刀具是一般雕刻刀具,因为拳刀是买不到的。
木板也是相对容易雕刻的材料。
乔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画样,我选了葫芦形的窗格。
第一次在木板上雕刻,稍不小心
,刀就容易走过头,
那条线自然也就断层了。
乔老师看到这种现象,微笑着说,
有什么关系呢,残缺也是一种美,有沧桑感。

虽然只是一天的课程,却看得出乔老师是个性平和,娴静文雅之人,
她没有什么功利心,也不好胜,
她说,就算刻坏了又怎样呢,大不了重来嘛,
听到她温和的劝慰,
心里附议,确实,这世上除了生死,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完成了木刻,再按老师教导的印刷方式,印制了上博提供的空白明信片,
水分没掌控好,印花了。
可见要做好一件事,不反复折腾,哪里能有好成果。
07.jpg


我把自己印制一张乔老师的《一团和气》体验课程,放到了最后一个环节。
排队等待的过程中,已经看了好几个女生的动手过程,
也一直注意了乔老师的助手
张立秋老师的纠正示范动作,
等到我操作的时候,感觉比较轻松的完成了木刻印刷,
得到了一幅比较清晰的作品。
乔老师说最近流行秘密花园涂色,
说这幅年画也可以用涂色的方式来完善。
不过,我是不舍得涂色的,黑白分明的画面,对我来说就已经很美。

请乔老师和张老师在《一团和气》上签名,
对于坚守民间技艺的手艺人,我由衷的钦佩,
把他们的名字留下来,当作一份与民间艺术相近的温暖记忆。
也感谢上海博物馆,能让我如此清晰的了解一门手艺。

回来后,找出画框把
《一团和气》安置进去,很美好。
08.jpg

08a.JPG


裁下来的边角宣纸,手抄了唐伯虎的《桃花庵歌》。
09.jpg

唐伯虎云: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愿我们都能拥有那份【我
笑他人看不穿】的洒脱,
在这纷扰尘世,坚守自我,随心而活。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正德 + 8 + 10 赞一个!
不雅斋先生 + 8 + 10 正能量!
总评分: 元宝 + 16  活跃度 + 20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6 天

连续签到: 15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8-19 12: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8-19 15: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族的,接地气!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5-8-19 1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估计没有几个能看完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8-19 16: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酒醉花下眠,梦里是神仙。。。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8-19 20: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梦里的《桃花坞》儿时的《杨柳青》现今只留在记忆里!、、楼主知道原长山才子马成忠吗?{:soso_e163:}{:soso_e163:}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8-19 2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桃花庵》歌,透着女子的娟秀、执着与内敛,在波澜不惊中如春风掠过园林沁人心脾。字朴而文高!欣赏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5-8-19 22: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让偶进一步了解了木刻年画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1: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5-8-19 12:25
真正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惜如今的手艺人越来越少,手工制品越来越贵。
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日用品,便捷又便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衍生产品越来越只可远观,不能把玩。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8-20 11: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飞 发表于 2015-8-19 15:46
太长,估计没有几个能看完的!

所以,感谢能看完的那几个。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