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48064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0-3-24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9 次 组织活动:1 次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5-9-4 02: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忘的知青岁月
在我的人生旅途上,我也曾经历过上山下乡。到今年,距我考上大学,离开农村整整40周年。好想写一篇像样的文章来纪念一下,无奈眼拙手低,加之事务较多,不能安静下来等原因,未能完成这个计划,于是我把这些年所写的散文随笔中有关知青生活的部分收集起来,整合成一篇文章,算作纪念吧。
一、日 记
闲暇之余,随手翻开已经有些发黄的日记本,没想到上面本不引人注目的文字,却把我的思绪带回到40年前,那时我还是高中刚刚毕业的毛头小伙子,可命运却把我抛向“上山下乡”的洪流之中。那是个终身难忘的春天,我来到了滁州花山公社的一个小山村,开始了我插队知青的生活。在广阔的天地里,虽未尝到什么“接受再教育”的甜头,却在这里用汗水换来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每当夜幕降临,远山近水一片漆黑,静静的山林里不时传来猫头鹰的叫声。我带着一天的疲劳,守在昏暗的小油灯下,用写日记的方法打发一个又一个难熬的夜晚。别说,日久天长,写日记竟然成了我的“嗜好”。
日记里记下了我的甜酸苦辣、喜怒哀乐,也记下了朴实憨厚庄稼人的高尚情操,而更多的是记下了美好的希望,希望这个小山村的农民都能过上好日子,希望大家都能变得富裕、迈上小康。但那仅仅是希望和美好心愿。
多年过去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我故地重游,惊奇的发现,我曾经生活过的穷山村,经过改革开放,也同祖国各地农村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在日记里的那些希望和美好心愿,竟奇迹般地变成了现实。
在村口,我遇到了林大叔,我在日记中曾经记述他编竹篮卖,被当成“割资本主义尾巴”典型的故事。如今他的手艺被充分发挥。他告诉我,全家的吃喝早已不成问题,楼房也盖了,儿媳妇也娶了,儿子农闲时进城去打工。最后,林大伯还神秘地伸出手来说:“每年至少还有这么多的存款。”我猜是5000元,他拍着我的肩膀,爽朗地笑了:“哈哈,你少猜了10倍。”
一阵春风吹来,我感到格外地舒服。对了,是春风吹绿了大地,是国家的富民政策使农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要继续拿起笔来,在我的日记里记上新的一页,那是愉快的、欢乐的一页!
二、代 课
我接受的启蒙教育是从学习汉语拼音开始的,由于当年学习扎实,牢固地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使我受益匪浅。
让我最早尝到甜头的是利用汉语拼音写入队申请书。那是上小学的第一年,加入少先队要写申请书,由于识字太少,同学们的申请书都是由家长代写的,唯有我的申请书是自己用汉语拼音拼出来的,因此,我得到了班主任老师的夸奖。记得在儿童节的入队仪式上,我不仅首批戴上了红领巾,还受到大队辅导员在全校大会上的表扬。从那时起,我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因受到激发而格外高涨,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这件事也使我亲身体会到:鼓励和表扬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是多么的重要!
由于遭遇了文化大G M的十年浩劫,学习成绩再好也没有高考的机会。高中毕业后,我只得随着上山下乡的潮流插队落户到了农村,在那广阔的天地里,每天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外,还得自己想办法解决温饱问题,真是度日如年,眼看着快支撑不下去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转机:村里小学一个教语文的女教师因请产假,需从我们几个知青中选调一人去代课,当时我想,我是本村知青中学习最好的,是村里公认的“秀才”,这个“美差”(说这是美差,只不过可以不干繁重的农活罢了)非我莫属了。可是,偏偏有个知青,因与村干部沾亲带故受到优待而被选去了。谁知才一天还没到晚,他就跑了回来,对我说,自己不会汉语拼音,无法胜任这次代课任务。就这样,这个“美差”终于落到了我的头上。在暗自高兴的同时,我想,如果我也没有掌握汉语拼音的知识,恐怕我也要与这个“美差”擦肩而过了。这是汉语拼音让我尝到的又一次甜头。
好日子就觉得过得快,一转眼,代课结束的时间就要到了,就在我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等来了高考的喜讯,我有幸抓住了这个机会,努力训练,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本省的师范大学。从此我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三、唱 歌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一首由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七十年代唱响的歌颂红军的歌曲,那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深深地感染着我,更打动着我。尽管我的嗓子不好,没有歌唱的天赋,可我还是跟着收音机学会了这首歌。几十年来,是这首歌激励着我、鼓舞着我,一路伴我走来……
高中毕业后,我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到农村插队落户,单调乏味的农村生活让我感到无比的寂寞,是这首歌让我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了快乐,尤其是在广阔的天地里放声歌唱这首歌,更有一种抒发情怀的快感。没曾想,我的歌唱水平也随之有了一些提高。转眼间到了冬季,也是农闲演出的季节,公社举行文艺汇演,我就演唱这首歌。在当时的条件下,既没有乐队伴奏,也没有音乐磁带或是碟片伴奏,我好不容易请了一个知青用笛子伴奏,壮着胆子在公社的舞台上演唱了这首歌,竟然博得了热烈的掌声。真没想到,我在公社一下出了名,还被公社文艺宣传队选中。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有个我不很熟悉的女知青悄悄地爱上了我,托人给我捎了封求爱信,这在当时看来,已是很大胆的了。听说后来她去了海南,把事业开创在万泉河畔……
四、爱 情
下面我就来说说关于“她”的故事,她名叫慧,下放在我的邻村,是个清秀漂亮、感情丰富的女孩。作为一个知青,尽管在那个年代,她的骨子里仍透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看到她给我的来信和照片,我当时真的感动了,我可是生平第一次收到女孩的求爱信啊!那天晚上我失眠了,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爱情,我到底应该怎样面对?是接受她的爱情,还是拒绝,我迷茫了!面对这么漂亮的女孩,说我不心动那是假话,而且是她大胆主动的向我求爱,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但是我又不能接受,原因就是一个,现在看来很莫名其妙也很荒唐的原因:作为知青,要是谈情说爱,就说明没能很好的接受再教育、就意味着将要扎根农村别想再招工招生回城了。经过大利大弊的权衡,我最后作出了痛苦而残酷的抉择,没有接受她真挚的求爱。第二天我也就没如约去和她见面。这也是以后这么多年来,我内心深处最痛、最愧疚的事情……
我拒绝了她以后,我整天惶惶不可终日,担心伤害了她,这成了我的一个牵挂,一个心病。让我最无奈的是根本没法打听到她的情况,更想知道她被拒绝以后的感受而不能。只有让时间来慢慢冲淡我的这种牵挂和担心。
一年后,我考上了大学,去学校的火车是凌晨4点的,亲朋好友去车站为我送行,那是免不了的,就在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站在检票口慧的身影,她正在向我挥手。不知道她是怎么打听到我情况的,肯定为了送我,特地连夜赶到车站为我送行,可惜她来晚了一步,我没能和她说上一句话,我只能从车窗探出身子来向她挥挥手。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多好的姑娘,再见了!
到了学校,我曾经给她写过一封信,始终没见回信,待到放寒假的时候,我匆匆赶回到我下放的农村,打算去看望一下慧,没想到的是,她在我考上大学以后没多久,离开了那里,到海南去了……
我和她从头至尾,甚至没有说过一句话,可是我把她视为我刻骨铭心的初恋,视为一段最珍贵的爱情故事!
结束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四十年过去了。当年的知青上山下乡,是一段特殊的历史事件,给我和我的同龄人留下了抹不去的记忆。过去的那段知青生活,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在文学家的笔下,也许是一段峥嵘岁月;在歌唱家的口中,可能是一段困惑的悠悠岁月;在我们的心里,那就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蹉跎岁月。但是不论如何评价,它到底还是给了我们这代人以艰苦的意志磨炼,培养了我们这代人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从而在这代人中成就了许许多多的社会精英乃至国家栋梁。
|
-
本帖评分记录 | 元宝 |
活跃度 |
收起
理由
|
韧歌天韵
| + 2 |
+ 9 |
很好很强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