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0434680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3-23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5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3083 天 连续签到: 17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一件往事
又是一年春节到了。每一年的春节,都会有不一样的记忆。而1971,我在部队度过的第一个春节,尤其是大年三十所经历的事情,更是令人难以忘怀。
记得那天下午,一阵嘹亮的军号,把我们这些刚入伍、来到塞北大山深处不久的江淮之子,集合到新兵连部门前的院子里,学唱歌曲《不忘阶级苦》。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阶级教育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功课。因此,新兵连决定不失时机地进行一次“忆苦思甜”地教育,就由学唱这首歌曲开始。“天上布满星,月芽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一阵阵悲戚、凄凉的歌声,如诉如泣般地冲破严寒地笼罩,向四周崇山峻岭扩散而去,继而,又传回了“把冤申--把冤申--”的回声。唱着唱着,忽然一名新战友怒不可遏地站起来,紧握拳头,振臂高呼: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全连200多名新兵也当仁不让,山呼海啸般地跟着高喊口号。那真是杀声震天、气壮山河啊!指导员恰到好处地开展“活的思想工作”:“这就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具体体现”。领头喊口号的那小子得了一个新兵连口头嘉奖,这是后话 。
日落西山时分,歌学会了,也唱累了。大家回到各自宿舍,单等着美美地享受离家后的第一顿年夜大餐。
到了饭堂,首先学习几段语录,又高唱一遍“天上布满星--”,老炊们这才把年夜饭抬出来。大家低头一看,顿时愣住了:每人两个糠菜窝窝头。糠,是谷子碾出小米后的谷糠,谷子皮都在里面,且没有磨碎,散发着一股霉味;菜,取自大白菜的烂帮子剁碎,夹杂着菜市场特有的酸臭味,不加一点细粮,没有一星油盐。指导员发表一通演说,大意是:旧社会劳苦大众连这个也吃不上。我们就是要通过这顿“忆苦饭”,进一步激发大家的阶级觉悟,痛恨万恶的旧社会,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云云。不少新战友含着泪水,忍受着酸臭味和谷子皮不断刺激嗓子眼的疼痛,强行下咽。指导员不时地扫瞄四周,看谁的阶级感情深,吃的又快又干净;还有谁的阶级觉悟没有得到提高,吃不下这两个具有深刻含义的窝窝头。
重新回到宿舍,不知哪个班又唱起了“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胸--”。悲惨、带着哭音的歌声,在黝黑的夜空里四下飘荡。忽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哭声,一个、两个、三个--,竟然有连锁效应,不一会,营区上空已然是一片悲声。
那时候,知青入伍的我,担任九班副班长,新兵就当副班长,那可是绝无仅有的。全班13名新战友都来自同一个公社,也先后抽泣起来。此时,指导员巡视到我班,说道:这餐"忆苦饭"没有白吃,大家的阶级觉悟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能够联想到旧社会劳苦大众所遭受的苦难,流下了辛酸的泪水。我回答道:是的,大家都被歌声和窝窝头感染了。指导员又夸了几句,便去巡视下一班去了。
这时我问大家:你们想起什么事,哭的这么伤心啊?因为来自同一个家乡,彼此之间好沟通,年龄最小的小刘回答我说:大年三十给我们吃“忆苦饭”,我想家才哭的。我又问了几位战友,回答也大致相同。当我问到一位姓徐的战友:“你想你爹啦?”他摇摇头;“你想你妈啦?”他又摇摇头;“想你弟弟妹妹啦?”他仍然摇头。我非常纳闷,追问道:“难道是想你对象了不成?”谁知他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人家刚刚忘记,你又提起她来干什么?"
喔,原来大家并不完全因为“想起了旧社会,穷人的血泪恨”而哭泣的。看来,这“忆苦饭”也不是灵丹妙药,“活的思想工作”也不能够立竿见影啊。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当年的一些做法,经过实践地检验,早已得到彻底地纠正。但这件啼笑皆非的往事,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
-
本帖评分记录 | 元宝 |
活跃度 |
收起
理由
|
周传江
| + 4 |
+ 9 |
正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