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藏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大中华开疆封土定九州,便有了你的大名。从早于西方圣人基督耶稣诞辰486年前的邗城腥风血雨,到广陵大潮的风起云涌,2500多年你一步步走来,便再也停不下,继而走出一个接着一个的精彩与传奇。西汉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野史流传隋炀帝为了看琼花开通南北大运河,在你那里修建迷楼,却丢了江山社稷和身家性命。大唐盛世奠定了你“富甲天下”,“扬一益二”。即便到了后来史可法喋血的“扬州十日”屠城,也没能削弱你在当时国家中的强势地位,反而造就了你“天下殷富,莫逾江浙;江省繁丽,莫盛苏扬”。“雄富冠天下”。 这就是你,“以孤篇压倒全唐”之《春江花月夜》的扬州。这就是你,“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最乡愁的扬州。这就是你,以郑板桥笔下“兰、竹、石、松、菊”为代表,旷世独立之“八怪”的扬州。这更是汪中对你如数家珍“异人间出,邦家之光”的扬州。很多时候,你亦是歌舞升平、风花雪月的扬州。“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的一个“瘦”字,尽显你旖旎风光的独特之美。不管一座桥是否因为它本身构造的巧合,抑或二十四位美娇娘吹箫于此的传说,“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总会留给人们无限而又绮丽的遐想。徐园门头上那个似虎非虎另类的“园”字题签,既是大多数文人傲骨的真实写照,更是你扬州文人的个性使然。他们反思“肯学诸儒辈,书窗误一生”,高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当年隋炀帝巡游,“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清康熙、乾隆皇帝南巡在此经停,建御码头,修行宫。兴也罢,亡也罢,历代帝王将相早化作了尘埃灰飞烟灭,那座据说是一夜间用白色盐包堆砌成的白塔依旧“玉立亭亭,晴云临水”,你满城郭的琼花反倒愈加艳丽无比。“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萧。” 你的何园冠盖中国造园艺术四个“天下第一”,其中享有“天下第一廊”美誉的1500米复道回廊,构成园内建筑四通八达之利与回环变化之美,在中国园林当中绝无仅有。名字源于“竹”字的个园,让人情不自禁吟哦“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你还是一方礼佛的净土,唐代鉴真大师住持过的千年古刹大明寺,一株世间无双的高大琼花树终日代众生祈祷。你最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生活悠闲惬意的“天堂”。中国四大菜系苏菜之维扬菜由此发祥,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扬州三头”在中华美食谱上非常有名头。汤包、大煮干丝、翡翠烧卖等琳琅满目的特色“早茶”,让所有食客到了这里便乐不思蜀。你的厨刀、理发刀、修脚刀,涵盖美食、美容和保健,“扬州三把刀”天下闻名。闲暇时,哼着你最早传唱的《茉莉花》旋律走进扬州博物馆,了解你曾经是中国古代南北粮、草、盐、钱、铁的运输中心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你的人文历史,厚重、博大、精深。一只价值连城的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堪称镇馆之宝,它通体蓝釉精美绝伦,内嵌青白釉巨龙戏珠,在百转千回中幻化升腾。这种蓝,不仅是一种釉彩,更是一种信仰。与它穿越时空对话,仿佛能接收到一种来自宇宙间的神秘力量,由不得惊叹古人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 这便是你——扬州,一个在中国古代相当兴旺发达的繁华大都市。沧海桑田,虽然你现在与全盛时期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有所调整,但大运河里的船舶比以往任何时期跑得更快更繁忙,新兴的铁路与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与成片海波浪似的工业园并没有抹杀你的沧桑,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你始终在中国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你留给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还是历代文人墨客赋予你的诗情画意。“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把专为你量身打造天地自然融合的良辰美景,描绘到了极致。“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黄慎对你自古便被认可的“最佳人居环境”大加赞美。在郑燮的眼中,你是“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的富足。黄文阳对你“水田漠漠碧如油,遍插新秧卜有秋”的美好田园生活,充满了向往。“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不光是杜牧一个人的离愁。感怀姜夔“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震撼张祜“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将你的魅力和对你的眷恋渲染得无以复加,深入骨髓,直至“死而无憾”……为了你——扬州,2500多年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它们就像载着游客在瘦西湖中泛舟的画舫,连同你的杨柳、琼花、芍药、银杏以及你的美味佳肴与闲适,伴随着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游、品味、思考。而所有这些,似乎全是为李白的那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做嫁衣。 走,下扬州去! 都准备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