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和庆祝 "5.12"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勇于奉献的人道主义精神,来安县中医院将在"5.12"国际护士节这天,上午8点至10点为广大市民进行义诊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宣教与治未病。 2、中医操作——耳穴埋豆。 3、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注射PPT讲座、糖尿病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 4、高血压、冠心病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 5、老年科--预防骨质疏松知识宣教 6、活动当天免费测血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 在这里,我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有关耳穴埋豆的相关知识。耳穴埋豆是一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采用中药白芥子、王不留行子等,按耳穴位置埋在压痛点处,加以固定,可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可以调整脏腑功能和人体内分泌系统,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耳穴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最古老的医书《黄帝内经》的《灵枢》中即有关于望耳查病及耳穴治病的记载。历代医学文献记载说明我国耳穴诊治疾病的历史悠久,并一直在民间为劳动人民所应用。人体的耳廓可以看作是全身各部位的缩影,其穴位的分布规律相当于一个倒立的胎儿,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按此规律分布于耳廓相应固定的位置上。中医认为,耳朵和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六条阳经的经脉分别循行于耳中与耳的周围。耳不但通过经络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耳又与脏腑的生理、病理直接有关。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不同的反应代表着不同的病理变化。耳穴疗法为广大患者所乐于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见效快。例如,对于结膜炎(俗称红眼病)、麦粒肿、血管神经性头痛等,治疗当时,患者的症状即可明显缓解,早期及时治疗,两三次即可治愈。另外,大部分失眠患者在治疗当晚即可安然入睡。2.无毒副作用。耳穴疗法没有给人体增加任何化学,生物物质。而是通过全息效应,调节人体脏腑。器官的功能失调,来达到各部位功能的协调运行。因此,被称为绿色疗法。例如:耳穴治疗失眠,患者可自然入睡,晨起精神清爽,没有使用镇静类药物后的昏沉感和依赖性,以及其他副作用。3.简便易行。首先,耳穴疗法的治疗用时很短,即便是上班一族也不必为时间所烦恼。而有些耳穴疗法只需要每周治疗2~3次,甚至每周1次。耳穴贴压法(即耳穴埋豆疗法)的操作就很简便。因此,耳穴埋豆是一种治病范围广,操作方便,医师与患者乐于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治疗以下病症:1.食欲不振2.失眠3.落枕4.腰椎间突出5.失眠6.高血压7.腹痛8.肩周炎9.消化不良10便秘11.偏头痛12.减肥13.痛经14耳鸣15.牙痛16.近视眼17.感冒18.咳嗽19.胸闷20.支气管炎21.哮喘22.中耳炎23.晕车预防24.扁桃体炎25.中暑26.眩晕27.胃痛28.美容29.痤疮30.恶心、呕吐31.急慢性胃炎32.胃神经官能症33.胃溃疡34.十二指肠溃疡35胃痉挛36.慢性胆囊炎37.慢性胰腺炎(胰腺炎点)38.腹泻39.肠胀气40.消化不良41.胃肠功能紊乱42.过敏性结肠炎43.便秘44.酒精中毒45.咳嗽46.胸闷47.胸痛48.伤风感冒49.支气管炎(支气管)50.支气管哮喘51.肺炎52.扁桃体炎、咽炎53.高血压54.低血压55.心肌炎56.阵发性心动过速57.冠心病58.心绞痛59.心动过缓60.心律失常61.头晕、头痛62.失眠63.多梦64.偏头痛65.三叉神经痛66.面神经麻痹67.肋间神经痛68.坐骨神经痛69.脑震荡后遗症(脑干)70.中风后遗症71.癫痫72.神经衰弱73.癔症74.精神分裂症75.癔症性失语76.面肌痉挛77.休克78.膈肌痉挛79.多汗症80.戒烟81.弱智82.尿急83.尿频84.尿潴留85.遗尿症86.膀胱炎87.肾盂肾炎88.输尿管结石89.急性肾炎90.阳痿91.睾丸炎92.副睾丸炎93.早泄94.前列腺炎95.神经性多尿96.糖尿病97.肥胖症98.内分泌紊乱99.溢脂性皮炎100.痤疮101.湿疹102.婴幼儿湿疹103.口腔溃疡104.牙痛105.牙周炎106.舌炎107.舌裂108.牙龈出血109.乳腺小叶增生110.乳腺囊肿(乳腺)111.乳腺炎 以上病症,我们在临床中不是所有的病症都治疗过,平时我们治疗最多的是失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落枕、牙神经痛、面神经炎、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糖尿病、胃痛、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眩晕、胃肠功能紊乱、咳嗽、乳腺小叶增生、痛经、鼻炎等,因为时间和人员有限,有需要的坛友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最后祝福大家健康幸福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