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楼主:仙山闲人 - 

[户外徒步] 【影像2016】(192)一路向北,邂逅醉美的风景——2016来安论坛户外大环北中国之旅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4: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4: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遥"火德真君廟"即“火神庙”,坐落在平遥古城东北角火神庙街,其街因庙而得名。"火德真君",也称"火神"。是汉族民间信奉的诸神中资格最老的神之一。相传,在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并使人类进入了熟食阶段。为了纪念他,人们尊称他为"火神"。在原始社会里,原始人群每年在他们认为象征着"火"的夏季里祭祀火神,答谢火神对人类的赐福和恩德。在秦代以前,祭火神就已成为国家祀典的"七祀"之一。后来,此俗主要流行于汉族民间,有的隆重、有的随便,有的在夏天,但大多数地区则在春节后的正月里。相传火神是三头六臂的化身 ,有着六只胳膊,每只胳膊分别拿着弓,箭,宝剑两把,火葫芦一个等法器,浑身金盔金甲,看着凶神恶煞,话说掌管着民间的火,常常拜奉他人们家里不会出现火灾或者其他的灾难。
DSC_9298_鍓?湰.jpg


DSC_9297_鍓?湰.jpg


DSC_2503_鍓?湰.jpg


DSC_2500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5: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虚观是古城内最大的道观。按照道东佛西的传统布局安排,坐落于东大街东段路北。清虚观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原名太平观,宋治平元年(1064年)改为清虚观。元初改名为太平兴国观,后又易名“太平崇圣宫”,清代时复称清虚观。历史沧桑,人世变迁,岁月的流逝使这里的许多道教偶像所剩无几。1998年,清虚观被开辟为平遥县综合博物馆。如今,它向我们展示三部分内容:中轴线上道教遗存向我们充分立体地展示中国道教文化,东西厢房的平遥城史文化,展示了平遥从远古洪荒时代开始的悠悠历史、灿烂文化,文化珍品异彩给呈,展示它们独特的艺术魅力,不同的艺术风格。



DSC_2507_鍓?湰.jpg




DSC_9312_鍓?湰.jpg




DSC_2508_鍓?湰.jpg




DSC_9305_鍓?湰.jpg




DSC_9310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5: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东门(亲翰门)瓮城,它是为保卫城门而设立的。这里地方狭小,四周有高墙围护,即使敌人攻入瓮城也只能进来少数,而且立即陷入包围之中,成为瓮中之鳖。瓮城里还有一个建筑考究而小巧的院落,这是小关帝庙。把关帝庙修进瓮城里,此乃平遥人的独创。

DSC_9317_鍓?湰.jpg




DSC_9320_鍓?湰.jpg




DSC_9318_鍓?湰.jpg




DSC_2510_鍓?湰.jpg




DSC_9322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5: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遥古城墙,垛堞绵延,楼橹耸峙。奎星楼、点将台、文昌阁点缀其上,以“龟城”享誉古今。每座城门均为重门瓮城,顶建重檐木构城楼,城墙四隅筑有角楼。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华北第一城”。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遥城墙,建造技术讲究,设计与施工精心。墙基以条石垒砌,墙体内填土夯实,外周青砖砌裹,顶部铺砖排水,建砖砌排水槽100多个。素土夯层严实,收缝合理。外墙每隔40~100米筑一强面。墙顶全以条砖海墁,城墙四角建有歇山式角楼,东南角还建有文庙,正南筑有魁星楼和文昌阁(现不存)。可惜,自2003年以来,平遥古城墙数次发生局部坍塌。关于坍塌的原因,文物管理部门列举了3个原因:当年修筑不当,自然风化,年久失修。山西省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处长说,倒塌段城墙在平遥古城南瓮城的最南端,是古城墙最薄弱的环节。“那里是低洼地,极易积水,对墙体的侵蚀比较严重。” 平遥县文物局副局长解释:“墙体内的土杂质特别多,可能因为修建年代经济情况不好。几百年过去,内部松动了。”当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倒塌的墙体应该算是古代的“豆腐渣工程”。而在平遥民间,对于城墙坍塌的原因流传着一个“民间版本”:从2003年开始,为修类似“下沉式广场”的工程,南门城墙那里一直在挖土,挖开那么深的地基,然后却停工了,南门也一直锁着。后来,雨水都积在挖开的地方,再后来,墙就塌了。万能的政府有关部门啊!你们什么时候能够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呢?对于这种国宝级的文物,这不是犯罪是什么?


DSC_9327_鍓?湰.jpg


DSC_9330_鍓?湰.jpg


DSC_9337_鍓?湰.jpg


DSC_2518_鍓?湰.jpg


DSC_9334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5: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遥城隍庙是一座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宗教规制齐全的官祀道教庙宇。它以城隍正殿为中心,集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庙、财神庙(附真武楼)四大部分组成,建筑规模宏大,殿宇建筑保存完好,在国内县级城隍庙中当属珍品。按照“天人合一”的礼制,以城内南大街为轴,同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城隍庙居上首。城隍庙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厚,儒教、道教、民俗文化相融为一体。这些文化内涵不仅体现在泥塑、壁画之中,就连殿宇建筑形式、月台乐楼、木刻砖雕等各个方面,也颇有情趣。城隍庙在建筑结构上也很有特色,各殿宇的木结构形式,开间、上限、木雕雀替图案以及琉璃构件的使用,都严格遵循当时封建礼制,而且工艺上乘,多有独到之处。每间亭台楼阁,都注重雕梁画栋,精磨细琢,十分考究。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平遥县在明清代商帮经济的发达程度和雄厚财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高雅文化需求。


DSC_9382_鍓?湰.jpg


DSC_9383_鍓?湰.jpg


DSC_2519_鍓?湰.jpg


DSC_2521_鍓?湰.jpg


DSC_9341_鍓?湰.jpg


DSC_9385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6: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为市民正常进出城新辟的新东门。


DSC_9343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6: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遥天主堂又名平遥城关天主堂,位于平遥县城东南隅、安家街2号。该堂创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其址旧为五道庙,原为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罗马后期建筑式样)的砖木结构建筑,坐东向西,前檐墙三层式,自下而上分别为礼拜堂、音乐楼和钟楼。原建筑已毁于文革,今为1984年所重建,仍坐东向西,砖混结构。


DSC_9348_鍓?湰.jpg


DSC_2523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6: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遥九龙壁位于平遥古城城隍庙街平遥文庙东侧,曾一直是古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平遥九龙壁系明代早期遗物,通高4米,宽约20米,下筑青砖须弥座,顶部灰瓦覆盖,饰五脊六兽。壁面由预制的高浮雕五彩琉璃件拼砌而成。画面的下方是惊涛骇浪的沧海,上方是漫无边际的云山。在波涛起伏的巨浪里,居中的是一条黄色蟠龙,前爪作展翅状,后爪分撅海水,龙身环曲,瞠目张颔,威风凛然。左右两侧依序各有蓝、黄、白、黄八龙,白为升龙,其他均为降龙。照壁前1米余,筑有一道花砖墙,东、西两边设木栅,置门额,西为“三摩”,东乃“九如”。该壁以泥陶为胎,裹以琉璃,悬塑极高又充满张力,龙身翻腾且错落诸宜,造型夸张,生动独特,堪称我国古代壁塑之极品。


DSC_2529_鍓?湰.jpg


DSC_2528_鍓?湰.jpg


DSC_9349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26

组织活动:229

签到天数: 3337 天

连续签到: 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16-9-9 16: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有灿烂的歌舞文化和悠久的餐饮历史,几千年前就有宴与舞乐相结合的宴舞乐。中国晋商财雄天下,创造出中国明清金融中心的辉煌、创造出“日升昌”“汇通天下”的壮观,晋商老财也曾在“大戏堂”享受人生……平遥大戏堂位于古城九龙壁处,西临文庙、财神庙,南望魁星楼,东临古城墙,是与法国“红磨房”齐名的高品位演艺场所。“大戏堂”原名“礼乐堂”。始建于清康熙42年(1703年),历史上曾为官绅礼宾、商贾休闲和演戏宴舞名所。一代宗师启功老先生为平遥“大戏堂”题写了堂名。大戏堂是集北派宴舞展示、传统剧目表演、名优小吃品尝、现代化设施助兴、文化艺术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演艺场所。高品位娱乐演艺、高档次会议接待。大戏堂演艺节目特色:原生态、土掉渣艺术表演《晋商乡音》,以形体和音乐语言为主,展示当年晋商们艰辛创业、积累资本、谋求发展的各种场面。大戏堂具有多功能会议室功用,可以容纳500人规模的会议,可以举行300人的旅游宴舞。


DSC_9351_鍓?湰.jpg


DSC_2531_鍓?湰.jpg


DSC_9355_鍓?湰.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