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其它] 凤阳八景古今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9-24 02: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阳八景古今

老凤阳人都知道凤阳有“八景”之说,但能具体说出“八景”名称或内容的就不多了。乾隆《凤阳县志》分别标出了“八景”之名,可能为着“有图为证”,将“凤阳八景”以图绘表示,系木刻版画,并在卷首刊出八景图八页,这八景依次是:谯楼归市、九华屏障、龙兴晚钟、明陵风雨、蚌埠珠流、濠梁观鱼、钓台春涨、浮桥烟锁。不过这八景不知是否时移境迁,有的景观已不能就今日地点来做比对了。清末凤阳庠生胡少堂写有凤阳八景诗,我们尚可从前人的诗作中大致领略一下当时的胜景。
  如今,这八景由于历史和自然地形地貌的变迁,原有的“八景”中经过维修保存下来的有谯楼归市、九华屏障、龙兴晚钟、明陵风雨,其他胜迹有的名存实亡,有的面貌全非,但是八幅读不完的历史画面。无论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或者两种文化景观的融合,它都是凝固了的凤阳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将对我们恢复原景和开发旅游新景点仍有所启迪,同时也是对优秀地域传统文化的一种追忆,现将凤阳八景分述如下,以飨读者。
谯楼归市
  谯楼,即明中都鼓楼,位于原中都云济街之东,高大的基座上有楼九间,层檐三覆,巍峨壮观。该楼于洪武八年(1375年)诏建后,由“凤阳中等卫所拨军余一百六十四名,以官顾之,为守楼,并习吹鼓。凡遇公私,以便应用。如有损坏,例于军卫修葺。”因此有明一代,鼓楼完好无损。崇祯八年楼宇毁于兵火,十二年重建。后来失去报时作用,为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登临观景之处。
  清乾隆二十年新建凤阳府城,将鼓楼包在中央,鼓楼四周成为全城重要集市。每日人群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登楼而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俯瞰闹市,万千景物,历历在目。乾隆《凤阳县志》绘此为“凤阳八景”图之一,名曰“谯楼归市”。
  建国后,鼓楼基座保持完好,成为人们登临观景的场所。20世纪90年代,先后开辟鼓楼广场,周边建筑仿古商业楼,并在基座上重建楼宇,作为朱元璋展览馆陈列场所。而今,鼓楼已是闹市区中的“广阔天地”。当你登上鼓楼,参观朱元璋展览馆陈列之后,沿基座台面四周近观:仿古的商业楼群和贸易旅游市场,一览无余。举目遥望远处:烟笼凤山,云隔淮水,朦朦胧胧锁浮桥;鸟瞰凤城: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归闹市。
  
九华屏障
  九华又称北九华,即今凤阳府城北部之九华山。唐永徽四年(853年),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渡海来到安徽南方青阳九华山苦修,据传后来又在凤阳九华山修行,故称前者为南九华,后者为北九华,简称九华。
  明初,凤阳府治原在临淮县,洪武八年移至中都城内会同馆(即今凤阳中学)。清乾隆年间始建府城,唯九华山近压北城脚,由北门靖淮,西北门九华出城北去,必将绕过九华山。山虽不高,“全城秀气,全在此山,灵壑天然,永作北门屏障”。因此,古人称誉“九华屏障”为凤阳八景之二。
  如今,府城早已拆去,而九华山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渐被围在凤阳城中,成为府城南北“屏障”。
  
龙兴晚钟
  龙兴指龙兴寺,原寺大殿后山腰钟亭内悬挂大钟一口,为明代所铸。此钟是用合金材料铸成,高2.05米,重约4吨。钟的顶部铸有一对似龙非龙的奇兽,传为龙的九子之一,称蒲牢。
  明清时,每当红日西坠或旭日东升,“凤岭鸣钟”,其声响彻云霄,龙兴寺众僧随着钟声开始早晚佛课。特别是在夜晚,钟声格外幽清,远传十余里,俗有“改朝换代江河变,唯独钟声绕凤阳”之说。因此古人把“龙兴晚钟”,称为凤阳八景之三。
  建国后,钟亭毁于“十年浩劫”,而钟幸存。后来寺院被外单位使用,钟被移上鼓楼,作为报警之用。
  1982年,县文物管理所将钟收回龙兴寺内陈列。后龙兴寺交由宗教部门及僧人管理和修建。到1996年底先后修建明太祖殿和新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王殿、藏经楼及念佛堂、禅堂、寮房、宾馆等200余间,建筑面积6910平方米。其中,主要建筑大雄宝殿面阔3l米,进深22米,高21米,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堪称安徽寺庙之冠。2002年春,在山门前凤临路边建造一座牌楼。2004年10月,由民间集资重新修建树立龙兴寺碑和第一山碑。2007年以来,又建成七佛宝塔和五百罗汉堂。龙兴寺恢复佛事活动后,每日“凤岭”又传出新的钟声,届时僧众开始早晚上佛课。而明代铸的大钟悬挂在新建的大雄宝殿里侧,作为重要文物供人们观赏。

明陵风雨
  明陵即明皇陵,朱元璋父母的墓地。初葬时,不过是几座矮小的民家坟丘。朱元璋称帝后,将其扩建成“宫阙殿宇,壮丽森严”的一代帝王陵寝。
  明末清初,历经沧桑,到乾隆年间,“唯二碑及石人石马仅存而已”。昔日“郁葱王气接邱坛,云绕乾坤得大观”的皇陵,此时已是“荒碑欹蔓草,石马卧幽宫”。
  但是每当风雨之际,皇陵好像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卷。那一簇簇苍松翠柏,野花蔓草,随风雨摇摆,沙沙作响,如述说历史的兴衰;那一对对石人石马、残碑断碣,任风雨侵蚀,潸然泪下,像泣诉悲惨的遭遇。因为这种奇异的景致,人称“明陵风雨”,为凤阳八景之四。
  如今经过修复加固的皇陵石刻,与坟墓一起被围护在院墙之中,并恢复新建神道路面、金水桥、皇陵碑及无字碑两个碑亭,成为重要的游览胜地。昔日的“明陵风雨”已是一番新的景象。

蚌埠珠流
  蚌埠珠流又称蚌埠流珠。蚌埠即今蚌埠市,原属凤阳,早年只是濠州的一个小渔村。因为是濒临淮河的一个小舟楫埠头,又因盛产河蚌而得名。清乾隆《凤阳县志》云:“今凤阳长淮卫至蚌埠二十里内,土人取蚌,往往得珠。”
  蚌埠地跨淮河两岸,由于东部两岸支流入淮处,常有急流缓水相冲,拍激成珠,浪花四溅。每当晨曦和晚霞的时候,游人至此,看到水珠随波逐流,犹如无数闪闪发光的珍珠,向东滚滚而去。故称此景为“蚌埠珠流”,为凤阳八景之五。
  民国36年(1947年),蚌埠由凤阳划出设市。20世纪90年代初,蚌埠东郊龙子河渔场人工育珠成功,为珠城蚌埠增添了光彩。

濠梁观鱼
  濠梁又称九虹桥,在原濠州城西南7里处濠水之上,有石绝水,谓之濠梁。元时于此修桥九梁,因名九虹桥。明《中都志》云:“古之濠梁即此也,庄子惠子尝观鱼于此。”
  庄子、惠子都是战国时期哲学家。一日,两人同游于濠上,只见一群儵鱼来回游动,悠然自得。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一故事载入《庄子·秋水》篇,至今仍传为美谈。后人为纪念庄惠在此观鱼谈学争辩,傍水建了观鱼台。把“濠梁”或“濠上”用来比喻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把“儵鱼出游从容”逐步引申为“从容不迫”这句成语。至于把“濠梁”、“濠上”或“濠濮闲想”作为逍遥闲游之所,悠然自得,寄情玄言,引以为典,也屡见不鲜。唐宋许多著名诗人,如张頔、独孤及、苏轼、梅尧臣等等,都在此留下了诗篇。
  由于历代诗人的题咏,濠梁观鱼成为八景之一。历代文人墨客喜往观鱼台登临,康熙进士、县令魏宗衡有《观鱼台晚眺》诗:
  鹤去辽东久未还,逍遥千古共跻攀。
  碑封半是青苔碧,台畔空留缘水环。
  出入从容鱼自乐,翩飞婉转蝶尤闻。
  公余载酒饶清事,晚眺如登少室山。
  昔日之梁早已不存,观鱼台废为遗址。上世纪80年代,临淮镇文化中心新建庄惠观鱼一景,为古镇增添了光辉。

钓台春涨
  钓台又称庄惠钓鱼台,位于凤阳县临淮镇南郊老塘湖中,原为濠河岸边一个高冈。相传庄子和惠子曾于此垂钓,故名。濠河东濠水有二源,东出濠塘山,西出镆邪山,由于春季雨水多,二水合流至此,湾洼地积涝成湖,数里之内,水天一色,唯钓台孤兀于水中。
  乾隆《凤阳县志·八景之图》所绘第七景“钓台春涨”,钓台四面环水,台下洪波北流,激浪拍岸台上垂柳摇曳,掩映茅舍,青山绿水衬托着钓台,诗情画意,令人神往。
  草长平湖水满塘,春风掀动绿波扬。
  纷纷白鹭冲天起,荡荡渔舟鼓棹忙。
这是清末邑庠生胡少堂咏钓台春涨的诗句。今钓台遗址,已不可寻。

浮桥烟锁
  浮桥为临淮浮桥,原位于凤阳县临淮镇北部淮河之上,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因桥用船作为桥墩串联而成,形如蜈蚣,故俗称蜈蚣桥。由于蜈蚣惧鸡,便在桥的两岸各置石鸡一只,以镇此桥。
  明清时期,临淮浮桥为南北重要津梁,官府差役,旅人商贾,川流不息。漕运船只,晨起暮泊,千帆云集,渔火炊烟,如同雾幛云墙,真是“断虹垂百尺,横锁绝千寻”。此即凤阳八景之八的“浮桥烟锁”。
  浮桥建成以后,屡毁屡建,至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渡淮,为拒清军追击,焚毁浮桥。今淮河南岸的石鸡仍在,是浮桥历史的见证。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9-24 07:31:15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9-24 07: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44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6-9-24 12: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