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来安文化] 来安民间传说【五】~神奇的自来桥与孔雀寺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7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1-16 20:56:09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简单地游了几个乡镇,我们再次慕名来到了玉皇大帝的母亲曾经居住的地方——孔雀寺。
  
  站到龟寿石上,阴霾的空气里似乎从北方传来了阵阵杀声,连天接地,放眼望去,只见一支人马,沿着那蜿蜒的山路正全速追杀一逃跑之人。不知是为了格挡身后的支支利箭,还是因为道路不熟的缘故,就在前面之人即将进入包围圈的时候,路又断了——因连续多天的下雨,山洪已把原先的一条、也是唯一的一条公路给冲断了,横躺在他眼前的则是一条浊流滚滚,波浪滔天的河流!
  
  “天啊!难道连你也要与我作对吗?”说着,就要拔剑自刎。谁知,就在这紧要关头,一支响箭射来,他用力一挡,接着一勒缰绳,纵马便向河中跃去。刹时,奇迹出现了,就在他的坐骑刚要沾水之时,只见一道闪光从孔雀寺飞出,划过蓝天,落入河中,化一座浮桥,铺展在河面。可当他还未弄清是怎回事,已安全地踏上了彼岸,再回头看时,只见浊流如故,浪高湍急,如一条天然屏障,横挡在他与敌人的千军万马之间……这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自来桥的由来!
  
  俗话说:知恩图报!可面对茫茫丛林,又该如何上山,去寻找自己的救命之人呢?谁知,此念一出,只见一股旋风从山中刮来,数座山峰上的树木立马自半山腰处不停地晃动。“不好,有伏兵!”就在来人重新握剑在手,目光如炽,全神贯注地做好战斗准备的时候,只见一条巨蟒游到近前,在深鞠一躬后,二话未说,又前头带路,原路返回,在拐了三座山峰,来到一座寺庙后,便消失了。这寺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孔雀寺。而在巨蟒游过的途中,人们为了纪念它的功德,便起一地名为“三弯”。
  
  “我就是那被救之人——李世民!”正当我们沉浸在对历史的传说之中,一位身着战袍,头带铠甲,英俊潇洒之人从远处策马而来,“为了报答孔雀寺的救命之恩,我在做了皇帝之后,调拨专款对孔雀寺进行扩大并修缮,当时认为是高明之举,现在看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他继续说,“你想想,无论哪朝哪代政权的取得,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劳苦大众的浴血奋战,拼命杀敌,仅仅靠一二座寺庙或一二个神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要感谢的应该是天下苍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为天下的百姓着想,就像现在的地方政府!”
  
  “什么?地方政府?你要感谢现在的地方政府?”
  
  “是的,我要感谢现在的地方政府!”他接着说,“你看,我过去只知道感谢孔雀寺,没有足够地关心当地百姓,结果投资如无根的浮萍,随岁月流走了。而现在的地方政府,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开辟生态旅游事业,建立的白鹭岛,使过去的荒山变成了金山;废水变成了养身的泉水;森林变成了天然的氧吧,不仅当地群众支持,而且还得到外地老板的投资。这内和外的融和,不就是一个整体了吗?不就是一统天下了吗?由此可见:人心齐,泰山移。只要赢得人心,便可赢得天下,此话一点不假呀!”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正德 + 8 + 10 赞一个!
总评分: 元宝 + 8  活跃度 + 10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1-16 21:11:15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孔雀寺不是原来的地方了可惜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11-16 21: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孔雀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宋天圣元年、明正统元年两次扩建。成化年间遭破坏,嘉靖丙寅年重修。乾隆四巡江南,曾夜宿该寺,染疾,为方丈治愈,赐银十万两扩建孔雀寺。寺院规模南至关门湖,北至山腰,南北四里许,设跑马堂,庙宇三重,僧侣数百,每年正月十六庙会,香火鼎盛。乾隆末咸丰六年两次遭破坏,至民国初仅存五间正殿,厢房十二间,正门三间,老弱僧侣数人,但茂林修竹,垒石疏泉,风景颇佳。解放前,寺院被毁,仅存民国七年来安知事万琅所立“护林碑”一块,现由来安县文物部门立于原址。1999年,经宗教管理部门核准,由南京栖霞寺高僧惠清长老投资,移址恢复孔雀寺,现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孔雀寺香火重燃。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6-11-16 21:24:53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望楼主能多挖掘一些来安本地风物。倘不说旅游资源;且为来安人民有一个节假休闲的好去处。{:mocs_24:}{:mocs_24:}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6-11-16 21:36:12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飞 发表于 2016-11-16 21:11
孔雀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宋天圣元年、明正统元年两次扩建。成化年间遭破坏,嘉靖丙寅年重修。乾隆四 ...

听说过。并有御封的庙地上千亩,在三界周边,现为南京部队训练场所有。{:mocs_24:}{:mocs_24:}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11-16 21:43:45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石匠 发表于 2016-11-16 21:24
赞一个!望楼主能多挖掘一些来安本地风物。倘不说旅游资源;且为来安人民有一个节假休闲的好去处。{:mocs_2 ...

我有来安民间故事书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6-11-16 21:53:32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畴隐莲初 发表于 2016-11-16 21:43
我有来安民间故事书

发呀!否则的话,年轻人没有了印像;没有了映像就没有了根,没有根就没有了乡愁。最起码让年轻人知道,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_{:mocs_24:}{:mocs_24:}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6-11-16 22:00:24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畴隐莲初 发表于 2016-11-16 21:43
我有来安民间故事书

记得三十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南腔北调话来安》作者是谁都忘了,有许多情节隐约还记得,但却像一个破碎的梦,叙述不起来了,好可惜啊!当时登载过滁州报,不知哪位先生还能提供或转载一下?{:mocs_23:}{:mocs_23:}{:mocs_24:}{:mocs_24:}{:mocs_24:}{:mocs_24:}{:mocs_24:}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11-17 08: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Gary08728 发表于 2016-11-16 21:11
现在的孔雀寺不是原来的地方了可惜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6-11-17 08: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飞 发表于 2016-11-16 21:11
孔雀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宋天圣元年、明正统元年两次扩建。成化年间遭破坏,嘉靖丙寅年重修。乾隆四 ...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