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散文随笔] 【山东移民文化】砍草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6-12-29 17: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正德 于 2016-12-29 17:44 编辑

山东移民文化                  砍草     文/正德
    猛然又想起砍草的事来,自己都觉得太意外,毕竟这都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现在,几乎没有谁家还在砍草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草,在过去是和粮食同等重要的东西。草不仅是燃料,它还可以芟盖房子,喂养牲口。所以草就成了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俺爷爷1938年来到长山的时候,长山到处都是人把高的蕻草苗子,萝卜顶西面的草沟子,就是俺家的草场。每到夏秋蕻草长高的时节,俺爷爷就成天带晚钻在草沟子里砍草。等草晒干了就捆成草个子挑到张山、来安、施官去卖,换些小钱养活一大家子幼小。后来爷爷被抓去当了52军的兵,一家的生活就断了来源,俺奶奶在俺舅老爷的资助下和别人合伙在张山头上开了个小饭馆,家里只有几个未成年的娃娃。有一天俺父亲和几个兄弟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和俺二叔用把棍子一人撅着两个草个子从罗顶到张山找俺奶奶。那一年父亲只有11岁,二叔9岁。俩孩子打早上就没吃饭,满指望能到老娘饭店里吃顿饱饭的,可是俺奶奶只在堂屋大板凳上含着庹长的大烟袋,黑虎着脸说来了,把草挑到后院,赶回去吧!。俩孩子跑到南山头上,那一通哭啊........    他们哪里知道,奶奶的小饭馆刚被日伪军扫荡了,店里一粒米都没了
         砍草卖草,一直就是山里山东移民的重要生活经济来源。解放后,山民不再靠卖草度日,山场归了集体,每家农户也还有分的草场,而砍草也就成了秋天里最忙人的活了。集体的草山都是要趁着草青天晴砍,因为要喂牛,所以耽搁不得。满村的男女劳力一起上山,砍的砍,捆的捆,挑的挑,垛的垛,不消时日,公场边、牛屋旁就会起来一个个长长高高的大草垛。而每家的自留山场砍下的草主要是做燃料烧火做饭用,就不是那么急了。直到70年代末,土地到户,家家养起了耕牛,砍牛草便成了每家农户最棘手的活计。
      砍牛草讲究季节,一般都在中秋节前后,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早了草太嫩,砍不出数量;迟了草太老,牛又啃不动。还得趁着天好晒干、捆好、垛好。这样的青草板子才可称得上是上好的牛草。而这样就势必要集中劳动力抢时间了。起早贪黑地砍草,是那时候家家必修的课程。有些家庭劳力单薄的,就不得不请那些家庭劳力多早早砍完牛草的人家帮忙了。
    请人砍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得能请到人,于是家里就会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来请人,本村的自不用说了,能请到的都得请来,邻村的、远乡的七大姑、八大姨也都会被请到,只要能得空的,也都会来帮着砍草。到后来实在请不到人了,就连家里孩子的中小学同学也都被请到了砍草的队伍里了。也许那时候对学习都不是太重视,只要谁家孩子说是家里砍草,老师都会放他假的。
      被请来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撒了整个山坡上,大家穿着各色的衣服点缀在青草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而这些人又像是一个庞大的剃刀,眨眼的功夫,一个山的大半个坡就被剃成了个葫芦头,隐藏在草下的山石也被剥露出来,人们就坐在石头上歇息。趁休息的机会,年岁较长得老人也会帮着大伙磨磨镰刀。这时家主子,就会散上一板子香烟,然后倒上几杯开水招呼大家。大家和谐的就像是一家人,就像是给自家干活一样,直到天黑实在看不见了,在家主的再三催促下,大家才收工。在回村的路上,大老远就能闻到主家炖草鸡的香味。七十年代末大家都还很贫穷,请客的主家能杀上两只鸡,端上几碗青菜豆腐咸菜疙瘩,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当时酒肉都靠供应,谁家要是走后门弄几瓶酒,烧个红烧肉,会被村里村外的人羡慕地说道好一阵子。
    后来农村逐渐富裕了,砍草待客的宴席越来越丰盛,从最初的八大碗,直到后来的十几二十几个碟子。盘子里的菜也不只是当时的鸡当家了,鸡鱼肉蛋应有尽有,和现在的喜宴几乎没啥分别。酒更是敞开了喝,有时还会有啤酒红酒。客人临走,主人会给每个男人塞上一包香烟,给女人一个手巾方子(手帕)里边包上一些糖果。八十年代后期,砍草的成本越来越高,砍草的人也越来越难请得到了,一些年轻人都跑到外地打工去了。山上有养牛的农户选择了从平田(长山下种水稻的地区)购买稻草喂牛越冬,煤球和煤气包的下乡也给农村烧柴草的农户提供了便捷。到九十年代,山上几乎没有人家再砍草了。随着农村机戒化进程的加快,养牛耕田也将成为历史了,原来每个生产队都有几十条耕牛,现在有的只剩下三两条,有的已经绝迹。
     虽然砍草的这事离我越来越远了,然而每次有人提起或是我偶然想起,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种被牵扯的感觉,毕竟这事我和我的祖辈们都亲身经历过,曾经也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也许我们的孩子以后永远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砍草”,但我想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要告诉他们我所知道的“砍草”这件事。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也和他们的孩子讲一讲“砍草”的事。只是讲一讲,不希望有什么作用。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17: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正德 于 2016-12-29 17:42 编辑

【山东移民文化】                  砍草     文/正德
    猛然又想起“砍草”的事来,自己都觉得太意外,毕竟这都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现在,几乎没有谁家还在砍草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草,在过去是和粮食同等重要的东西。草不仅是燃料,它还可以芟盖房子,喂养牲口。所以草就成了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俺爷爷1938年来到长山的时候,长山到处都是人把高的蕻草苗子,萝卜顶西面的草沟子,就是俺家的草场。每到夏秋蕻草长高的时节,俺爷爷就成天带晚钻在草沟子里砍草。等草晒干了就捆成草个子挑到张山、来安、施官去卖,换些小钱养活一大家子幼小。后来爷爷被抓去当了52军的兵,一家的生活就断了来源,俺奶奶在俺舅老爷的资助下和别人合伙在张山头上开了个小饭馆,家里只有几个未成年的娃娃。有一天俺父亲和几个兄弟实在饿得不行了,就和俺二叔用把棍子一人撅着两个草个子从罗顶到张山找俺奶奶。那一年父亲只有11岁,二叔9岁。俩孩子打早上就没吃饭,满指望能到老娘饭店里吃顿饱饭的,可是俺奶奶只在堂屋大板凳上含着庹长的大烟袋,黑虎着脸说“来了,把草挑到后院,赶紧回去吧!”。俩孩子跑到南山头上,那一通哭啊........    他们哪里知道,奶奶的小饭馆刚被日伪军扫荡了,店里一粒米都没了。
         砍草卖草,一直就是山里山东移民的重要生活经济来源。解放后,山民不再靠卖草度日,山场归了集体,每家农户也还有分的草场,而砍草也就成了秋天里最忙人的活了。集体的草山都是要趁着草青天晴砍,因为要喂牛,所以耽搁不得。满村的男女劳力一起上山,砍的砍,捆的捆,挑的挑,垛的垛,不消时日,公场边、牛屋旁就会垛起来一个个长长高高的大草垛。而每家的自留山场砍下的草主要是做燃料烧火做饭用,就不是那么急了。直到70年代末,土地到户,家家养起了耕牛,砍牛草便又成了每家农户最棘手的活计。
      砍牛草讲究季节,一般都在中秋节前后,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早了草太嫩,砍不出数量;迟了草太老,牛又啃不动。还得趁着天好晒干、捆好、垛好。这样的青草板子才可称得上是上好的牛草料。而这样就势必要集中劳动力抢时间了。起早贪黑地砍草,是那时候家家必修的课程。有些家庭劳力单薄的,就不得不请那些家庭劳力多、早早砍完牛草的人家帮忙了。      请人砍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你得能请到人,于是家里就会调动一切可利用的关系来请人,本村的自不用说了,能请到的都得请来,邻村的、远乡的七大姑、八大姨也都会被请到,只要能得空的,也都会来帮着砍草。到后来实在请不到人了,就连家里孩子的中小学同学也都被请到了砍草的队伍里了。也许那时候对学习都不是太重视,只要谁家孩子说是家里砍草,老师都会放他假的。
      被请来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撒了整个山坡上,大家穿着各色的衣服点缀在青草间,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而这些人又像是一个庞大的剃刀,眨眼的功夫,一个山的大半个坡就被剃成了个葫芦头,隐藏在草下的山石也被剥露出来,人们就坐在石头上歇息。趁休息的机会,年岁较长得老人也会帮着大伙磨磨镰刀。这时家主子,就会散上一板子香烟,然后倒上几杯开水招呼大家。大家和谐的就像是一家人,就像是给自家干活一样,直到天黑实在看不见了,在家主的再三催促下,大家才收工。在回村的路上,大老远就能闻到主家炖草鸡的香味。七十年代末大家都还很贫穷,请客的主家能杀上两只鸡,端上几碗青菜豆腐咸菜疙瘩,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当时酒肉都靠供应,谁家要是走后门弄几瓶酒,烧个红烧肉,会被村里村外的人羡慕地说道好一阵子。
        后来农村逐渐富裕了,砍草待客的宴席越来越丰盛,从最初的八大碗,直到后来的十几二十几个碟子。盘子里的菜也不只是当时的鸡当家了,鸡鱼肉蛋应有尽有,和现在的喜宴几乎没啥分别。酒更是敞开了喝,有时还会有啤酒红酒。客人临走,主人会给每个男人塞上一包香烟,给女人一个手巾方子(手帕)里边包上一些糖果。八十年代后期,砍草的成本越来越高,砍草的人也越来越难请得到了,一些年轻人都跑到外地打工去了。山上有养牛的农户选择了从平田(长山下种水稻的地区)购买稻草喂牛越冬,煤球和煤气包的下乡也给农村烧柴草的农户提供了便捷。到九十年代,山上几乎没有人家再砍草了。随着农村机戒化进程的加快,养牛耕田也将成为历史了,原来每个生产队都有几十条耕牛,现在有的只剩下三两条,有的已经绝迹。
       虽然砍草的这事离我越来越远了,然而每次有人提起或是我偶然想起,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种被牵扯的感觉,毕竟这事我和我的祖辈们都亲身经历过,曾经也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也许我们的孩子以后永远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砍草”,但我想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要告诉他们我所知道的“砍草”这件事。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也和他们的孩子讲一讲“砍草”的事。只是讲一讲,不希望有什么作用。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6-12-29 19: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沙快雪 于 2016-12-29 19:33 编辑

    我当然撇不开砍草的经历,不过我们称剐柴,剐柴时间在每年的七月间。家乡人俗语“七月不剐柴,八月忙不来”。而这柴主要用于烧锅和盖房,至于牛的食料主要是稻草,来得很容易。你说的蕻草,我们叫蕻柴苗子,是盖房的上好材料,一般人家用不起。那时秋后,田埂被砍光洁一新,好像人理过发一样,让人有种云鬓理就通身俏的感觉。当然,柴火还可以挑往长街叫买,进行最原始的货币交换。我曾无数次的挑柴到相官集去买,一担柴大约2元钱。为这2元钱,我时常被扁担压的肩头红肿,大汗淋漓。即使如此,也是不可擅自花费两分钱买根油条吃,尽管那街边的油条香味是那样的诱人。不过,一年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到年根子,我要挑一担柴上街买得小钱后,可自主买几张我特喜欢的古装人物年画(母亲也特喜欢这种画),有时还捎带几本小人书。
   入伍后,我也曾随连队到内蒙草滩打过马草,而那草十分肥美,是家乡柴草所不能与之相比的。此是后话,不在赘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6-12-29 20:09:44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新能源,解决锅下愁!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62 天

连续签到: 15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6-12-29 20: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放插队时,上山砍过草。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6-12-29 21:51:17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山里人砍牛草的印象颇深;记得有一年八月初,父亲和乡亲们合计:趁天好,砍牛草要提前。   虽然嫩了一点,但中秋节前砍好晒干垛上了。中秋节以后就开始下雨,雨一直下到月底没晴天。后来生产队长说:老刘头,你真神了,你怎么知道后半月要下雨啊?父亲说:八月小,烂牛草;经验哦_这才知道,这一年的8月是29天……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0: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沙快雪 发表于 2016-12-29 19:27
我当然撇不开砍草的经历,不过我们称剐柴,剐柴时间在每年的七月间。家乡人俗语“七月不剐柴,八月忙不 ...

龙沙老师也当过草民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0: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飞 发表于 2016-12-29 20:09
如今新能源,解决锅下愁!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0: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6-12-29 20:27
下放插队时,上山砍过草。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0: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石匠 发表于 2016-12-29 21:51
我对山里人砍牛草的印象颇深;记得有一年八月初,父亲和乡亲们合计:趁天好,砍牛草要提前。   虽然嫩了一 ...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