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来安文化] 三里一郢步步为营 浅谈皖东江北的古地名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1-19 06:49:41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
打开百度地图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和安徽省来安县的苏皖两地,我几乎能够一眼识别苏皖两地分界线。有人说你是生活在当地当然知道了,那到不是,这里东部虽然是一水相隔容易区分,但是向西再向南山岭延绵数十公里,村庄众多,有很多地方还真没有去过,但是百度地图上即使没有标注分界线也能够从这里独特的地名文化区分个大概,哪些村庄属于安徽?哪些村庄属于江苏?这一独特的地名文化也许在全国也很罕见,具体是哪一时代出现的这个区别有待进一步考证。
楚地地名传承
说到地名区分这里将为你呈现两个神秘的但是在当地应用非常广泛的字“郢”和“营”。前不久在来安论坛见到有网友讨论郢的话题,也引起我这个在郢子出生的人浓厚的兴趣,住在当地的人几乎很少注意,我们的身边有众多带有“郢”或”营”的村庄,也许这些村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你的姓氏与带有“郢”或“营”的村庄第一个字一致,或许你的家族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了两千多年。

“郢”字全国最多县市
据滁州市地名委员会统计,滁州地区带有“郢”的乡镇和自然村落共计1857个,而带有“郢”字乡镇和自然村落最多的就是与六合一衣带水的来安县,共计有749处,来安县也是全国地名带“郢”字最多的县市。而紧临六合与来安同属滁州地区的天长市只有一个村庄带“郢”字。更为奇怪的是与来安天长交界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全区境内几乎没有带“郢”字的乡镇或自然村落,倒是带“营”字的乡镇和自然村落不计其数。据说六合地名中的“营”与安徽地名中的“郢”都与先秦时代的楚国有关。楚国曾经多次迁都,迁都所至之地均命名为“郢”,比如,楚国曾迁都寿春,就“命曰郢”。
楚亡国以后,项梁起兵反秦,立楚怀王建都“盱台”(距离六合不远的盱眙),在当地留下了很多包含“郢”的地名。想必六合民间也是当时兴起,此后历代,很多村庄的名字中都包含一个“郢”字,后来是如何演化成了“营”,这也许要问当地地名管理部门了。究竟是哪一个时代更改的?还真的值得研究一下,是为了区分两省交界处的相同地名还是另有说法?这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和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这“郢”和“营”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郢的来历
郢,地名,楚国国都。秦亡楚国后,称楚国国民居住地为某某郢,这也是绵延800年楚国国民为了纪念自己国家消亡的一种方式,用国都取名而沿袭至今。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营的解释
营,(1)从荧从宫。以荧光外射、环宫而垒。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2) 营,有多个义项,基本意思有,军队,军营;军队的单位;筹划,管理,建设;谋求等;又如:营防(营防及防御工事);营门(军营之门);营卫(军营的护卫);营壁(营垒)。
郢与营的区别和混淆
郢,原意为楚国都城,后来人们习惯把它用于楚国统辖区内重要村落的称谓。多以屯垦将士基层头目之姓氏去命名,渐成村落。如夏郢一定是夏氏在此屯垦,汤郢一定是汤氏在此屯垦;而长房郢、九房郢就很好理解,定是某氏的大儿子和九儿子另立门户的居住地;再如“前叶郢”和“后叶郢”就是叶氏在前后两个村落屯垦;东郢、南郢、西郢定是以自己为中心另辟的各屯垦地;还有上郢、下郢等等,大致意思可以从字面上就能理解,也许这样的地名在一定范围内重复的很多,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
营,士兵解甲务农,入籍屯垦形成的村庄。现在有些地方“郢”和“营”混用,已很难界分。但是,这些村庄多为屯垦将士的后人所居,是无可争议的,以“营”的村落大多也是以姓氏、方位来命名,于“郢”的命名方式如出一辙。从苏皖交界的六合、盱眙、来安、明光带有众多的“营”或”郢”的地名来看,这里遗留下的楚国文化遗产还是值得研究的。
独特的地域地名文化
在来安县带有“郢”的乡镇如“杨郢”、“大余郢”。而带有“郢”的众多自然村落不计其数,就拿来安县最东部的原兴隆乡(今半塔镇兴隆村社区)来说,从东向西就有夏郢、梁郢、小武郢、南郢子、张郢、汤郢、前叶郢、后叶郢、肖郢、霍郢、长房郢、九房郢、南郢、西郢、蔡郢、林郢、章郢、姚郢、双郢、何郢、大刘郢、小刘郢、王郢、小东郢、掌管郢、豆腐郢等等。这只是来安东部地区与六合竹镇大河桥水库止马岭沿线带有“郢”字的部分村落。
非常有意思的是大河桥一水相隔的河对岸的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却是截然不同,这里的村落却是以“营”命名,同样以此南北轴线向西推,这里坐落着许多带“营”的自然村落,如:小李营、李大营、杨营、张营、赵营、曾营、姚营、欧营、靳营、大余营、草营、东营子、小杨营、下营、史营、大宋营、小宋营、孟营、孙营、小李营、大张营、侯营、蔡营等等。在这里可谓是“步步为营”,这只是安徽省来安县的“郢”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的“营”部分地名的缩影,而六合区耳熟能详的地名中带“营”的还有常家营、马营、龙虎营等,据说龙虎营和马营在清代还真的驻扎过部队。
新四军扎营于“郢”
近代史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皖东(淮南)抗日根据地的领导者在来六县战斗与半塔、桥王、竹镇一线
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驻半塔,经常到大刘郢、大田郢视察工作;张云逸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驻半塔大田郢。
罗炳辉新四军五支队司令,驻半塔苏郢。新四军二师师长,驻大刘郢。
谭震林淮南区党委书记、新四军二师政委。驻大刘郢。
邓子恢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主任,分别住大田郢、半塔集。
郭述申新四军第五支队政委,驻冯郢。
周骏鸣新四军五支队副司令员,新二师师长。分别驻半塔苏郢、大刘郢。
李世农路东工委书记、路东省委组织部长、淮南区党委组织部长,分别住大余郢陈家洼、大刘郢。身后骨灰安葬在半塔。
刘顺元路东区党委书记、淮南区党委副书记。分别住半塔集、大刘郢。身后骨灰安葬在半塔。
方毅五支队政治部主任、路东省委书记、路东办事处主任。分别住冯郢、陈家洼、半塔集。
张劲夫五支队政治部主任、路东省委书记、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长。长期住冯郢、陈家洼、半塔集、大刘郢。
三里一郢 步步为营
以大田郢、大刘郢兵工厂为根据地,南下抗日延大田郢、小田郢、南大塘郢、小魏郢、后洪郢、大洪郢、小洪郢、兴隆、南郢、张郢、南郢子越过大河桥水系,再延张营、严家岗、赵营、曾营、后吴、前吴、陆家楼到达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沿途地名带有“郢”或“营”的达十几处,可想而知在苏皖边界“郢”或“营”的地名真的是数不胜数。而当年苏皖边区革命根据地的领导们也都驻扎在带有“郢”的地方,虽然是军营驻扎地但是地名为“郢”而不是泛指军营的“营”,说明这里的地名古就有之。而六合北部山区这些带有“营”的地名不见得是驻扎军队的地方,也许过去都是叫某某郢,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将地名更改了,但是如果真的为了纪念楚国的消亡而设立的这么多带有“郢”的地名,在皖东江北大地上居然还保留着三里一郢步步为营的古老地名,证明这里很好的保留继承了楚文化的脉络,这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人了解学习楚文化的一种渠道,传承沿袭下去非常好,这是古人给后人留下一段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尊重历史才是发展进步的基础。(文/吴银川)
2EeeOoIM8cPI.jpg
KtuWEfKonxGd.jpg
e5d7Ia11oW1i.jpg
5tD6tttqVEL5.jpg
sr224G3UZmx2.jpg
7n57QN4i6DCC.jpg
puZ1uvvKNeNp.jpg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周传江 + 4 + 9 很给力!
海棠无香 + 4 + 10 赞一个!
总评分: 元宝 + 8  活跃度 + 19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7-1-19 08: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吴头楚尾话来安,历史悠久底蕴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108 天

连续签到: 202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1-19 09:3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7-1-19 12: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把自己如此深厚的历史知识同我们分享!

我是来安周大营人。以前安徽省地图标我村皆用周大营,大概是因为我村在清初长期驻扎两哨护卫兵的缘故!
可是现在的安徽省地图标我村用周大郢了,真不知何故!!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897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1-19 15: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 16:48:10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传江 发表于 2017-1-19 12:01
感谢楼主把自己如此深厚的历史知识同我们分享!

我是来安周大营人。以前安徽省地图标我村皆用周大营,大 ...

或许恢复郢才是正确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7-1-20 18: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止马岭 发表于 2017-1-20 16:48
或许恢复郢才是正确的。

也许吧,几百年都不驻兵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发表于 2017-2-3 06:31:03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棠无香 发表于 2017-1-19 08:56
吴头楚尾话来安,历史悠久底蕴深。

春节期间正月初四在安徽怀远县发现一个叫“找郢”的镇子。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7-2-3 11: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的村落在旧地名中大多用营,似乎到清末民初期间才多改“营“为“郢”。来安旧县志中用“营”不用“郢”,如今之来安水口周大郢,在清道光十年版县志中即为”周大营“。只是到了后来才用”郢“不用”营“,这可能与居住民的祖籍地有关。来安、六合早期的居住民大多来自皖南徽州一带,”郢子“可能随着这些居住民而来。
“郢”,正音读ying(三声)。在施官或以东地方,此字还讹读以下三个音。
1、读“ying(一声 音英)”,如施官镇杜岱村的“邵郢子 (音 邵英子)”等;
2、读“ying(二声 音赢)”,如前郢、后郢、杨郢等。此读音较为普遍;
3、读"qin (一声 音琴)",如“杜郢(音杜琴)”、“李郢子(音李琴子)”,施官镇桥西村的“朱郢子(音朱琴子)”、贾龙村的“潘郢(音潘琴)”。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5-15 12:09:59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郢,楚都,秦灭楚后,楚国国民居住地常用郢,以怀其国,如杨郢、大余郢。
营,军事驻地,如大英(原叫大营)、鞑子营、宋营、魏营、周大营。营,经营场所,营坊子,如老营、芝麻营、槽坊营、破布营、孙铁营。
历来地图由于出处不一,制图人员不清楚地名来历,故有谬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