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散文随笔] 崔通宝诗集《板桥意象》序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3-16 09: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不雅斋先生 于 2017-3-16 09:13 编辑

崔通宝诗集《板桥意象》序言
        我一直不懂诗词,虽然学写诗词有三十个年头了;但是,这不妨碍我喜欢读诗词,尤其是唐宋诗词。
        大约还在读初中之时,我无意间与诗词结下了缘份。当时,没人教我旧体诗词欣赏,更没有人教我关于旧体诗词写法,不过,我就是喜欢旧体诗词。在连平仄都还没有搞懂时,我就照葫芦画瓢,学写旧体诗词。结果,我写出许多四不像的东西。在读高中时,我想方设法找到一点资料,努力学习诗词的基础知识,对平仄与对仗虽有一定的了解,当然那也只是一知半解,我更加勤奋地学写旧体诗词,虽然写的东西仍然四不像,然而,我却已被许多同学“封”为诗人了。读大学后,我上的是中文系,可中文系老师也不教诗词写作,尽管教我唐宋文学的教授旧体诗词写得很好,可是他连一堂“平平仄仄”的课都没给我上过。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我学写旧体诗词,于是,我努力从报纸、杂志、书本中找寻一些旧体诗词写作的方法,不断地揣摩、领悟。随着知识与阅历的增加,我竟然也能写出了像模像样的旧体诗词来,我知道那些也仅止于“像”而已。
        工作后,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旧体诗词的写作。时间一长,写的东西渐渐地多了起来。于是,我把它们汇总起来,有时看看,还真的有点旧体诗词的样子。用它来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应该是可以的。于是,我的胆子竟然大了起来,将我所写的旧体诗词向外投稿,居然也有被报刊选登的。这让我写旧体诗词的积极性高涨起来。工作之余,我不断地吟咏,再与文朋诗友进行交流。这样,我写的旧体诗词就更有旧体诗词的样子了。
        后来,我在写作上有了一点点成绩,不过,不是在旧体诗词写作方面,而是在小说与散文创作方面。于是,我的名字在文艺圈子里渐渐地被人提起。县老年大学竟然要聘请我去讲授旧体诗词的写作与欣赏。我知道自己是半瓶醋,不适宜去教,但是教育局老领导亲自出面来请,我也不好拒绝,只好勉为其难。毕竟,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教写作旧体诗词我未必在行,但是教欣赏诗词应该不是外行。于是,我走上了老年大学诗词班的讲台。既然站在这个讲台上,就要让自己能下得了台。于是,我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我一方面带着学员欣赏唐宋诗词名作,另一方面把自己学诗的经历告诉学员,并把自己写作的旧体诗词在课堂上展示。我的课得到了学员的认可,我自然高兴得很。当然,我在教学员写作旧体诗词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知识。有的以前似懂非懂的东西,现在基本上都搞懂了。尽管如此,但我还是清醒地知道,我的旧体诗词也仅止于“像”旧体诗词而已。
        后来,我被推举为来安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会刊《永阳诗韵》主编,这样,我就再也不能随随便便地对待旧体诗词的写作。于是,我对旧体诗词的写作精益求精。既要考究其形式,更要突出其意蕴,所写的诗词一定要有感而发,决不“无病呻吟”。于是,我讲究炼字,炼意,讲究意象意境,讲究布局谋篇,尽量用完美的形式来表达情感与感悟。于是,《板桥意象(组诗)》诞生了,这是我精心创作的一组诗词。诗词创作完成后,我将它们发到网上,没想到我的这组诗词竟然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跟帖者与唱和者有数百人之我。于是,我将我的这本诗集命名为“板桥意象”。
        诗词写作的最高境界是“不作而作”,所谓“妙手偶得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样的“妙手”只能是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等,只能是温庭筠、周邦彦、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这些我永远也不可能望其项背,因为他们在中国诗词史上是一座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但是,作为后学者,不能因为“山”高,我就只是望“山”兴叹。我虽然无法到达他们的高度,但我还要努力去开辟一片属于我的天地。这一片天地只属于我的,古人自然不会来占领,未来人也无法来占领。我自知并非诗词创作的“妙手”,好在也自信自己并不是一只“臭手”,所以,我还是摇起笔杆子写起诗词来,写自己的闲情逸致,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写自己的爱恨情仇……
        掐指算来,我也算是写了三十年了。时至今日,我还是不明诗为何物,觉得自己不懂得诗,更不知道如何作诗,只是自己心中似乎有那么一点什么东西想说出来,于是我就假借诗词的形式表达出来。但愿它们都能算作诗吧。如果后人能给我加冕“诗人”桂冠,那我那时一定会得意忘形的,因为一个不懂诗词,不懂诗词写作的人,也混了个“诗人”的头衔,世上还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人得意忘形呢。
        既然写了三十年,今天又为自己的诗集作序,自然不能无诗。下面,也吟一首歪诗,聊以自遣。
                    一梦骚坛三十年,写诗作赋效先贤。
                    我歌我哭红尘里,笔起笔停残案边。
                    满纸烟云不可读,几张风月岂须怜。
                    万千心思无从说,尽放板桥意象前!
P70310-124739.jpg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正德 + 8 + 10 赞一个!
总评分: 元宝 + 8  活跃度 + 10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5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3-16 10:07:20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666,有空去你家拜访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67 天

连续签到: 16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3-16 10: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画龙点睛。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7-3-16 10:20:14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崔老师太谦虚了!您写的诗俺全都研读了,受益匪浅。特别是板桥十二韵;如泣,如诉,如歌,如画。仿佛把人带到了一个曲径通幽的,小桥流水的,烟雨朦胧的,水乡小巷。还有那油纸伞下回眸的瞬间。总能让人从老年回忆到童年_俺属于特别不会下蛋的鸡;但是,品尝鸡蛋的味道却老内行了!我在部队的时候,文化部门的领导说:刘元海的写作水平是下流的,欣赏水平却是上流的……{:mocs_10:}再一次向崔老师的哲、美、文学造诣点赞!{:mocs_24:}{:mocs_24:}{:mocs_24:}{:mocs_24:}{:mocs_24:}
466e1mvMOLE6.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7-3-16 10: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板书解惑作诗传,
桥接绮园百卉鲜。
意在教人吟大雅,
象肖德业逐先贤。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3-16 12: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7-3-16 14: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诗意永阳”丛书获赠几本,尚未读完。崔老师作为主编,不但通读、修改,还为其中几本作了序,这种不图回报的付出令人钦佩!加之前段时间听了崔老师的诗词公益讲座,对之有了进一步了解,更加肃然起敬!我们有这样的良师益友,幸甚之至!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7-3-17 08: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个星期四如在我书上题字得用毛笔写,除了签名再写上书山有路勤为经,学海无涯苦作舟。欣赏一下先生书法艺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3-17 14: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石匠 发表于 2017-3-16 10:20
崔老师太谦虚了!您写的诗俺全都研读了,受益匪浅。特别是板桥十二韵;如泣,如诉,如歌,如画。仿佛把人带 ...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7-3-17 14: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沙快雪 发表于 2017-3-16 10:56
板书解惑作诗传,
桥接绮园百卉鲜。
意在教人吟大雅,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