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3日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6年4月18日发布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9.6%,比2014年的78.6%增长了1.0个百分点;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比2014年增加0.02本;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增加28.39分钟,可见我国推进全民阅读已显现成效。 提高国民综合阅读率需从全民悦读开始,以悦读引领读书风尚,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好读书、读好书、书好读”的浓厚氛围,让国民更好地在阅读中增知、益智,享受读书的乐趣。 “全民悦读”的基础是从每一个家庭做起。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全民阅读”的实现,首先要从“家庭全员阅读”做起,要在每个家庭中树立起争相阅读的良好家风,在阅读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每个孩子在阅读中感受成长的快乐,从而增强读书兴趣。通过个体的转变带动集体的变化,在整个社会中传播“悦读”的正能量。 “全民悦读”的重点是主动对接时代潮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接受信息的来源也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面对阅读方式的转变,“全民悦读”必须主动对接时代潮流,选出大众喜欢阅读的书籍,让忙碌的人们利用零碎时间阅读,将阅读贯穿于日常生活中。我国政府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也是新媒体阅读发展的良好契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新媒体阅读与纸质阅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阅读介质的不同,这样的阅读,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全民悦读”的关键是重视读书质量。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读好书更关键。放眼当今的图书市场,图书种类层次不齐,名目繁多,置身其中,许多人往往不知道读什么书。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哲夫认为“书香是讲质量的,读一大堆垃圾,没有什么作用,培养不出来文化的气质。写一堆垃圾,同样无助于底蕴的增厚。”他的话一语中的,读书要读有质量的书籍。诗词歌赋离普通人太遥远,百姓们还是喜欢读与生活息息相关,歌颂人民美好生活,接地气的书籍。 总之,全民悦读不仅是要提供给人们喜闻乐见的书籍,更重要的是从时代以及细节入手,让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特别是利用已经拥有的工具,像手机、平板电脑等方便阅读,使得阅读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只有形成了全社会都喜欢阅读的氛围,全民阅读才能真正无处不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