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转载专栏] 十首禅诗词,一首一境界!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5-16 12: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首禅诗词,一首一境界!


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求法偈》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什么是禅?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禅更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世人多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人则更喜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7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桃花庵歌》节选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8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吴承恩《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正法合道,也就是正法和道原本就是一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道,舍本逐末的四处寻访也是白搭。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我们的生活自然就能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9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静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退步》

不可否认,世界存在着不公平。有时候我们的退步,可能会让一些人得寸进尺,但小人得志,是永远笑不到最后的。人,任何事都容易学,而最难学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相互间碰撞的时机很多,有很多事都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发生的。所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宽容绝不是听之任之,也不是怯懦、放纵的代名词。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有句老话说的好:吃亏者长在,能忍者自安。所谓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一种大度;退,不是怕而退,而是谦让宽容。


10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平生不修善果,
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
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偈子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即一旦放下种种执着,包括“放下”这一念也不生起,这时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或说佛心、如来藏,就得以显发。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此为做人与处世。在人生历程中,三个阶段交互错杂,时而看山是山,时而看山不是山,时而又看山还是山,反思过来,终于明白原来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历练,更多感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7-5-16 12:25:35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都对,道理都懂。做不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7-5-16 12:42:46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行到无穷处,坐看云起时!欣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3: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布鲁特 发表于 2017-5-16 12:25
说的都对,道理都懂。做不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3: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飞 发表于 2017-5-16 12:42
行到无穷处,坐看云起时!欣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3: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1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神秀大师《修行偈颂》

神秀是北宗禅的创始人。他将人的身心比做菩提树与明镜台。人身本是佛身,心性也本来清净。只是由于执着,生起了相对间识,以致于经常为尘垢所染。
神秀的诗偈,形象地浓缩了佛家修持过程的三个阶段:戒、定、慧,这三个阶段体现着佛教基本世界观。


2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王维的诗与画极富禅机禅意,文学史上尊他为「诗佛」。「水穷处」指的是什么?登山时溯流而上,走到最后溪流不见了。登山者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原来水上了天了,变成了云,云又可以变成雨,到时山涧又会有水了,何必绝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从水穷到云起到下雨的过程,正如一个人在修行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有身体的障碍,有心理的障碍,还有环境的障碍。如果因此而退心,就要把念头回到初发心的观点上。初发心时什么也没有,但回溯当时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经走了相当长的路了吗?



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这几句诗有着高山流水的味道,天生有些人一看就能明白。禅宗讲究顿悟,这首诗在某种程度上也给未开悟者呈现了以手指月的姿势。闲事,也即烦心之事。关键在于是否能在任何环境中都找到通往风花雪月的境界之路。

春天有百花,夏天有凉风,秋天有明月,冬天有白雪,风、花、雪、月这些在不同时刻都能象征着令人心境豁达之意的事物,便是开悟的人能够保持淡定从容的绵绵无绝之力。说白了就是:若心境豁达,淡定从容,不为琐事所扰,那每一天每一季都是好时节。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
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
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时,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5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妙色王求法偈》

大多数的男男女女,世间纠葛,总难离爱恨二字。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讲的是佛道修行,讲的是人的七情六欲,贪嗔痴念。

佛教修行更多的讲究反查自身,通过禅达到悟的境界。什么是禅?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身的“禅”,从现代人的观念出发,禅更具有广泛的含义,一花一木是禅,吃喝拉撒亦是禅,世间万物,莫不有禅,莫不有佛性真如。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在梵文中的本意是“静虑”,通过瑜珈禅坐的方式澄心静虑,返观自身,去除爱恨纠葛,截断贪嗔痴念,从而消除一切外界加诸的影响,以人的本心去悟到世间万物的真理,去掌握无处不在的佛性真如。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世人多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有人则更喜欢“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那天然、如璞玉一般的诗词直抒胸臆,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成分。“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种意境更是每一个现代人毕生追求但却永远无法达到。

其实,有时候,我们应该让我们收拢身心,远离一些名利、物质、世俗的追求,心情自然会变得宁静起来,渐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将会更加真率,更为自然!


7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伯虎《桃花庵歌》节选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8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吴承恩《西游记》乌巢禅师偈子

正法合道,也就是正法和道原本就是一体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没有道,舍本逐末的四处寻访也是白搭。

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里面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惟,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态,我们的生活自然就能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9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底清静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退步》

不可否认,世界存在着不公平。有时候我们的退步,可能会让一些人得寸进尺,但小人得志,是永远笑不到最后的。人,任何事都容易学,而最难学会的就是宽容。人与人相互间碰撞的时机很多,有很多事都是在有意或无意间发生的。所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当然,宽容绝不是听之任之,也不是怯懦、放纵的代名词。忍让并不是不要尊严,而是成熟、冷静、理智、心胸豁达的表现。有句老话说的好:吃亏者长在,能忍者自安。所谓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一种大度;退,不是怕而退,而是谦让宽容。


10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平生不修善果,
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
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我是我!
——施耐庵《水浒传》鲁智深偈子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即一旦放下种种执着,包括“放下”这一念也不生起,这时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或说佛心、如来藏,就得以显发。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此为做人与处世。在人生历程中,三个阶段交互错杂,时而看山是山,时而看山不是山,时而又看山还是山,反思过来,终于明白原来人生就是熬,需要更多历练,更多感悟。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75 天

连续签到: 16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5-16 16: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7-5-16 17:32:40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环境,经济条件,职业遂心,家庭美满,健康状况等,对人的精神起重要调节作用。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7: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云轩主人 发表于 2017-5-16 16:22
心底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山东移民文化】
                                     水    生
    文/长山正德
      水生都去世快三十年了,至今人们在茶余饭后还拿他说笑。
      人们拿水生说笑的大多是他得了花痴以后的事,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水生犯病之前的的身世,甚至人们都不知道水生姓啥了。
      水生的爹姓李,是费县苑上的,当年为了躲匪,水生爹带着怀着身孕的媳妇一路讨饭下了南湖,走到骆马湖的时候水生他娘在湖边的一条破船上生下了他,望着一望无际的骆马湖湖水,老李给水生娘说:就叫娃儿水生吧。在破船上暂住了几天后,水生一家继续南下,在洪泽湖边上,水生爹遇到了几个从长山回老家的朋友,他们都是大刀会的人,领头的是心庄的老石家,老石有一身的好功夫,在长山大刀会里是个小头目。老石跟水生爹说:咱得回家,听说小日本祸害咱家唻,咱得回去啊。水生爹放心不下老家的爹娘和弟妹们,掉头跟老石回了山东,临别嘱咐水生娘:去长山找机匠(织布匠)老李家,我回头接了咱爹娘就回来。水生娘掂着个小脚抱着还不满月的水生,又走了二十多天才寻到萝卜顶机匠老李家,机匠在自家屋头搭了个草披子安置下了水生娘俩,跟水生娘说:大刀会的人都回来了,只老石和水生爹投了52军去了。
      水生娘带着水生天天在长山周边靠讨饭过日子,希望有一天水生爹能回来和她娘俩团圆,可日本鬼子都打没了,全国也都解放了,水生爹和老石的消息还是没有。水生娘白天黑夜地只要没人就哭,没几年眼睛就哭瞎了。这时的水生也长成十七八岁的帅小伙了,而且水生和老石家的小女儿巧儿也好上了。巧云娘对同龄两个孩子们的交往没啥意见,可水生娘恨老石,恨他把水生爹带回老家一去就没了个音讯,让她没了丈夫水生没了爹,所以水生娘死活不同意水生和巧儿的身世,几次以死相逼水生,要水生断了和巧儿的来往。水生是个孝子,知道他娘把他带大是多么的不容易,从此也就不再明着和巧儿来往了。巧儿娘不想自己的女儿耽误了终身,就托个媒人把巧儿说给了当庄的富户陈三德的半傻老儿子,出嫁那天,巧儿不见了,人们直到天黑才在港沟子小树林里找到吊挂在树上的巧儿。那一年巧儿才18岁,机匠家里的从老石家回来叹息道:可怜哦,一尸两命呢。
        水生得知巧儿死了,回到家里和他娘吵了大半夜,把家里的锅碗都砸了,发誓说:娘,俺再也不给你做饭了!说完水生就憋死过去了,等大伙七手八脚地把水生弄活过来,水生已经呆了,只知道痴痴的笑,也不吃不喝。几天后,水生走了,【待续】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17: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沙快雪 发表于 2017-5-16 17:32
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环境,经济条件,职业遂心,家庭美满,健康状况等,对人的精神起重要调节作用。

【山东移民文化】
                                     水    生
    文/长山正德
      水生都去世快三十年了,至今人们在茶余饭后还拿他说笑。
      人们拿水生说笑的大多是他得了花痴以后的事,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水生犯病之前的的身世,甚至人们都不知道水生姓啥了。
      水生的爹姓李,是费县苑上的,当年为了躲匪,水生爹带着怀着身孕的媳妇一路讨饭下了南湖,走到骆马湖的时候水生他娘在湖边的一条破船上生下了他,望着一望无际的骆马湖湖水,老李给水生娘说:就叫娃儿水生吧。在破船上暂住了几天后,水生一家继续南下,在洪泽湖边上,水生爹遇到了几个从长山回老家的朋友,他们都是大刀会的人,领头的是心庄的老石家,老石有一身的好功夫,在长山大刀会里是个小头目。老石跟水生爹说:咱得回家,听说小日本祸害咱家唻,咱得回去啊。水生爹放心不下老家的爹娘和弟妹们,掉头跟老石回了山东,临别嘱咐水生娘:去长山找机匠(织布匠)老李家,我回头接了咱爹娘就回来。水生娘掂着个小脚抱着还不满月的水生,又走了二十多天才寻到萝卜顶机匠老李家,机匠在自家屋头搭了个草披子安置下了水生娘俩,跟水生娘说:大刀会的人都回来了,只老石和水生爹投了52军去了。
      水生娘带着水生天天在长山周边靠讨饭过日子,希望有一天水生爹能回来和她娘俩团圆,可日本鬼子都打没了,全国也都解放了,水生爹和老石的消息还是没有。水生娘白天黑夜地只要没人就哭,没几年眼睛就哭瞎了。这时的水生也长成十七八岁的帅小伙了,而且水生和老石家的小女儿巧儿也好上了。巧云娘对同龄两个孩子们的交往没啥意见,可水生娘恨老石,恨他把水生爹带回老家一去就没了个音讯,让她没了丈夫水生没了爹,所以水生娘死活不同意水生和巧儿的身世,几次以死相逼水生,要水生断了和巧儿的来往。水生是个孝子,知道他娘把他带大是多么的不容易,从此也就不再明着和巧儿来往了。巧儿娘不想自己的女儿耽误了终身,就托个媒人把巧儿说给了当庄的富户陈三德的半傻老儿子,出嫁那天,巧儿不见了,人们直到天黑才在港沟子小树林里找到吊挂在树上的巧儿。那一年巧儿才18岁,机匠家里的从老石家回来叹息道:可怜哦,一尸两命呢。
        水生得知巧儿死了,回到家里和他娘吵了大半夜,把家里的锅碗都砸了,发誓说:娘,俺再也不给你做饭了!说完水生就憋死过去了,等大伙七手八脚地把水生弄活过来,水生已经呆了,只知道痴痴的笑,也不吃不喝。几天后,水生走了,【待续】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