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 受 清 夜 周 元 桂 早年,我在山乡古镇工作多年。当时的小镇没有高楼大厦,但却得天独厚地拥有青山绿水、茂林修竹、古塔园林、河湖沃田。西北望,丘峦参差、壑渠纵横,山区小道崎岖蜿蜒。翻越古塔与园林所坐落的山岗,山道像蛇一样游入林谷深处。路入稠绿尽,“鸟鸣山更幽”,半封闭式的风景,气象万千,让人心旷神怡。不过,这一切只宜在白天享受,因为夜间囿于光线过暗,难能尽展幽深峦谷的风貌。而古塔南侧广袤畴野,却是享受清夜的好去处。 其时,我因贪恋深夜清幽静谧,利于静思养性,晚上办公很迟,以便赶上清夜,养成了“熬夜”的习惯。常于深夜人静时,到附近的空旷处缓行静思。人置身于清夜中,即兴感受特别多情,触景飞思,浮想联翩。所谓“清夜”,是指天高气爽、万籁俱寂之夜。夜氛下的景物有着朦胧美和神秘感,每每夺人心魄,发人深思。只见龙河溢流水下滩,烈湖水平如镜,连星月的倒影也没有丝毫颤动。它们虽谈不上烟波浩渺,却颇让人有水天一色之感。旷野的空气散发着花草香,原生态的植被,始终热情地陪伴我徜徉,景我双方都很闲适,知己得几欲发声对话。其时,我意识宁静得呈半眠状态,,仿佛自己被镶嵌在寂静的夜色中。有哲人说,“安静的姿态是最美的气质”。如若是,则我的感受是——只有清夜才会如此无私地馈赠、灵塑。 月光下的颜色只有黑白,月光是白的,其他物体是黑的,但不是墨一样的黑,而像影子那种黑。隐隐的山峦,在青白色的薄霭中沉沉浮浮。那是地之气,云之絮,在轻盈地浮动。恍若神话故事中的一群仙子,在舞动着长袖,若浮云在戏月,似柔纱在摇曳。妙不可言,宛若梦境。高高低低的树木都在漫不经心地婆娑,与掉在地上的影子相互缠绕不休。这些奇氛幻景,都非夜色在恶作剧,而是温馨多情的清夜,带给人们的实实在在的感受。 走向开阔处,空气显得更加澄澈,天空呈一片悠然而深沉的蓝,妙不可测。雅美的月,皓魄莲步,姗行款款,似乎露出“高处不胜寒”的羞怯和歉意。灵台如洗,一片空明,四顾清旷,大地寂寥,让人恍感身入空灵禅境。此时,夜谧心宁,能听到自己清晰的心跳,冥冥然享受着清夜的多情馈赠。忽然觉得耳边响起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面对眼前景境,窃以为感同身受。如此清夜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未来,只属于忘怀一切的当下。 月出之前,是星辉在主宰天宇,星晶夜清,别有情趣。仰望星空——浩瀚、寥廓、深邃,又是那么尊严圣洁、自由空灵、科幻谐美。遐思邈邈之际,突然在猝不及防的刹那,一颗橘黄色流星骤然坠下,竟毫无声息,只留下划过夜空的优美弧线,拖出长长的神秘。流星是星中的智者,它为瞬间的生命,从容地准备了一个辉煌绚丽的空间。它来时的刹那,恣意倾泻,狂放挥洒,与繁星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它倾宇宙之力于灿美的一瞬间,不浪费一点一滴。真正做到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也! 彼时彼刻,我惬惬然感到,体内外都被清夜洗个通透。悟出:天地万物是无限包容的,彼此互不拒绝,相互依存。一花一木,一草一石,都不挑肥拣瘦,不论高低贵贱地谐处,正如我因爱恋而投入清夜,清夜也包容了我,且助我思接千载、视通细微、心有灵犀。这是因为清夜能冷却欲望,无欲的意念才是安静的,安静的心声才能“随风潜入夜”,夜清才吸引我。可见,世间谐共的万物,既然同时存在,就是天意使其然。故而它们各自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存在、生长、旺盛、老去! 如今能形成真正清夜氛围的域境,非远乡僻壤莫属。近城之域,即便是深夜,也难能涵养出一个“清”字。至于昼不见山、不见水,夜不见星月霄云的城里,因只有浓得化不开的浮躁、浅薄、空虚和车水马龙,欲寻一方净土以享受清夜,无疑乃缘木求鱼之痴愿也! 作者住址:安徽省来安县三中 电话:13093321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