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从远古走向现代,它既代表过去,也代表未来,既是一个民族的节日,也是世界的。它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典型象征。今天,我们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就是为了传承和弘扬屈原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和弘扬屈原“忧天下之所忧,痛人民之所痛”的忧国忧民情怀,让民族文化代代传承。 屈原,他一生爱国、忠君、忧民,他曾在楚国做过左徒和三闾大夫,后因造排挤而被流放,当楚都被秦兵攻破的时候,他力图报国无果,愤怒之下投江而死,以身殉国。据说“端午节”就是他的祭日。为了纪念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人们在端午节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缅怀他,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传承至今,成为重要的民俗文化。 端午节习俗蕴含丰富的内涵,传统的内容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插艾草、佩香囊等。其中,包粽子包含着人们对屈原的纪念以及它所表达的爱国情怀,赛龙舟则体现团结互助、勇于进取,挂艾叶香蒲、佩香囊、五彩线等体现了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理念等等。不管形式如何多样,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是永恒的,毫不夸张地说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华民族历来具有爱国的光荣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曾几何时,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他们要么只过泊来的“洋节”不过传统的“土节”,要么把“洋节”过的很嗨、很有“情调”,把“土节”过成“饮食节”、“购物节”、“狂欢节”,淡忘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日蕴藏的民族精神,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 · 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诞生。屈原被人们所敬仰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怀,因此,爱国应当成为端午节的精神财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才是纪念屈原,过好端午节的应有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