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来安文化] “诗意回归”是时代的呼唤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12-26 11: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刷屏的除了蜡烛的表情符号,还有他的诗,“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诗人多了,诗刊多了,诗歌节多了,诗歌的新媒体也正燎原,在新诗迎来百年生日之际,诗歌热似乎又回来了。(12月19日 《中国青年报》)
  从曾经火爆文坛的余秀华组诗到最近成为热门话题的《孩子们的诗》,近年来,我们正迎来一股诗歌的热潮。《诗刊》杂志的发行量在逐年持续增长,诗歌网站的投稿量和访问量都在增加,近一个月见诸媒体的诗歌节就有20多个,喜爱读诗、喜欢谈论诗歌的人也在变多。曾经写诗似乎是属于“精英”们的特权,带有浓厚的“文化启蒙”色彩,而如今写诗则更像是一种大众化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诗歌的创作、分享中来。
  前些日子,诗人余光中去世,海峡两岸都为之沉痛悼念。他的诗歌,平实易懂,却又感人真挚。“一枚小小的邮票”,成为全世界华人心目中对于乡愁最为深刻的精神寄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诗歌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长期的文化浸润,随口吟诵两句古诗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天赋技能”。如今,随着物质需求逐渐得到满足,人们更多地开始追求精神的丰富。而教育的普及也带动了社会文化需求的水涨船高,诗歌热度重新回归理所当然,人们需要这样一种既沿袭文化传统,又极富时代特征的文艺形式,去抒发自我、记录时代、寄托心灵。
  比如最近十分流行的“佛系青年”概念,有人说这是一种不再费劲折腾、不再患得患失的平和心态;有人则批评这是一种缺乏理想和信念,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的精神妥协。而正面意义上的所谓“佛系”,应当是不为世俗所左右,不为物质欲望所动摇,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追寻生命的禅意。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一边在网上自嘲“佛系青年说的是我”,一边在工作生活中勤奋努力的广大青年群体最真实的写照。这样的观念,无疑与诗人的气质高度契合,也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群青年,才使得诗歌热度上扬、诗意回归人间成为可能。
  所以,诗歌热潮的到来让我们欢欣鼓舞,因为它所代表的意义是大众文化意识的觉醒,是社会文化风潮的复兴。当然,我们同时也要警惕那些搭顺风车的“不速之客”,反对诗歌活动的世俗化、闹剧化、泡沫化。摒弃虚妄的精神怠惰,保持对世界纯真的好奇,以诗意的回归,迎接与记录这个全新的时代。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110 天

连续签到: 20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7-12-26 19: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言志。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