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两湖布衣 于 2018-1-5 09:44 编辑
孔庙在儒学中的地位 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但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座祭祀孔子的孔庙吗?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一共有两千多座孔庙,它们主要分布在中国(这是主要的)、日本、越南、朝鲜、美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近年来德国、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一股孔学热的高潮。就个数而言,国内有孔庙就达一千六百多座。 既然说到孔庙,就不得不说说山东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如此闻名,不言而喻是跟孔子有关,山东是孔子的故里,曲阜是孔子诞生地。因孔子儒学的缘故,孔庙又被称为“文庙”,它是祭祀孔子的祠庙。 创建于我国周朝时期的曲阜孔庙,无疑在世界两千多座孔庙中排行老大,也是各国各地孔庙建设的参考对象。据传,曲阜孔庙刚开始时只有“庙屋三间”,经过后人的不断扩建和修葺,才民展成为现在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中国素来就有“前人植树,后人乘凉”的说法,孔庙之所以变得如此富丽堂皇,全是劳动人民的功劳。 现在,我们从遍布世界的两千多座孔庙中不难看出,人们对孔子的敬仰,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了东方文化的代表。人们敬孔、祭孔,自然,孔庙也就应运而生了。孔庙既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它也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学术流派。 孔子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社会动荡,国家战乱,但此时的学术文化却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儒家作为百家争呜当中一个重要派系脱颖而出。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存活了几千年,它的历史文化根源深厚,倡导积极入世的实践精神,具有十分强烈的历史感、文化感、道德感。“礼义廉耻,仁爱忠孝”是儒家最主要的价值观,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一种行为准则,也促成了温良忠厚、礼貌友善、勤奋负责的民族性格。 说到儒家文化,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在元光元年提出来的,当时,汉武帝因为崇尚儒学,十分赞同。这一思想,已经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改得面目全非,掺杂有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学说,行成了一种新思想,这就是“礼义廉耻,仁爱忠孝”。 汉朝统治者之所以提倡儒学思想,正是基于这一点,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王权。这种行为和做法,也受到后世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强烈认同,所以,儒学、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封建王朝的政治舞台上,被统治者操控了两千多年,很多精髓、精华仍被人们遵守。 孔庙,是一个学派的象征,是一种文化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