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31日获悉,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四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全省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指导意见》,提出九条主要措施,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安徽日报农村版)。 党员干部是群众的领路人,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也是弘扬时代新风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党员干部须走在前,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 引领文明乡风走在前。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干部”,在群众心里,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干部就是一面镜子,他们的言行举止流传度广、关注度高、示范应强,容易为群众所效仿。党员干部热衷于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敛财,就会助长社会上的攀比奢靡之风。反之,党员干部积极摒弃陋习旧俗、践行新风礼仪,就会引领文明时尚新风。 抵制陈规陋习走在前。农村的陈规陋习既是一种俗成,也是常年的积存,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加重了农民负担,也败坏了社会风气。改变陋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党员干部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破旧俗”,勇于“立新风”。党员干部带头抵制,群众就能找到标杆,就会自觉效仿,如此陋习才能最终失去其生存的土壤。 制定家风家训走在前。移风易俗既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久久为功的过程,需要有好家风家训去长久支撑。为此,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带头制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家风家训,用家风家训固化移风易俗成果,用好家风家训教育家人,影响带动身边的群众,弘扬文明新风尚。 总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自觉带头移风易俗,“广教化,美风俗”就变的容易得多。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之下,更多的乡村能够实现“旧貌换新颜”,成为令人向往、让人幸福的文明魅力新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