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8621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4-1-2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
发表于 2018-2-27 14: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5月27日,郭庆祥在《文汇报 》鉴藏版"争鸣"专栏发表文章
流水线作画1
流水线作画1
《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文章不点名地提到了范曾的"流水线作画":"当年,有朋友找到我,希望我收购200张他的作品。那时候,这个画家境遇不顺,希望卖掉些画渡过难关。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尺4000元,不那么离谱。我随即打了200多万过去。很快拿到了第一批画,展开一看,题材与技法严重雷同,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人物是任伯年的,花鸟是李苦禅的,七拼八凑当作自己的了。第二次交货前,我跑到他的画室去看个究竟,出乎意料的是,他将十来张宣纸挂在墙上,以流水操作的方法作画。你猜怎么着?每张纸上先画人头,再添衣服,最后草草收拾一番写款,由他的学生盖章。这哪是画画?分明是在画人民币嘛。"郭庆祥找的"朋友",是时任荣宝斋画店副总经理的米景阳;"当年"是1995年;所谓"境遇不顺",指范曾在法国购置了一处房产,资金上有些困难。跑到画室后,郭"原本以为是在一个很小的画室,很精致地制作一件珍贵的东西,却像进入了一个大生产车间"。郭庆祥认为"流水线作画",失去了画家基本的道德水准,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