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其他] 北京交通大学实验室发生起火爆炸,实验室安全值得大家关注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9-9-5 10: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常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来”2018年12月26日9时34分,119指挥中心接到海淀区北京交通大学东校区2号楼的起火报警,经核实为2号楼实验室内学生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试验时发生爆炸,目前消防部门正在全力处置。
71a860eefde640e5a2c4a1674c67458e.jpg
那么实验室意外事故应当如何处理又如何在科研实验同时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止损?
一、预防火灾的操作规程
1.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
2.在有明火的实验台面上不允许放置开口的有机溶剂或倾倒有机溶剂。
3.严禁在开口容器和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只能使用加热套或水浴加热。
4.废有机溶剂不得倒入废物桶,只能倒入回收瓶,以后再集中处理。量少时用水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5.灭火方法,实验室中一旦发生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要保持镇静,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灭火或立即报火警(火警电话119)。
① 容器中的易燃物着火时,用玻璃纤维布灭火毯盖灭。
② 导线、电器和仪器着火时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用1211灭火器灭火。
③ 个人衣服着火时,切勿慌张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应迅速脱衣,用水龙头浇水灭火,火势过大时可就地卧倒打滚压灭火焰。
④ 乙醇、丙酮等可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着火时可以用水灭火。汽油、**、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时不能用水,只能用灭火毯和砂土盖灭。
二、着火
生化实验室经常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氯仿等,而实验室又经常使用电炉等火源,因此极易发生着火事故。
自燃点:液体蒸汽在空气中自燃时的温度。
闪点:液体表面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在遇明火或火花时着火的**温度;
由上可以看出,二硫化碳、**、丙酮、和苯的闪点都很低,因此不得存于可能会产生电火花的普通冰箱内。低闪点液体的蒸汽只需接触红热物体的表面便会着火,其中二硫化碳尤其危险。
b769a314bc9187266014dfaf1e30e1bc.jpg
三、中毒
生化实验室常见的化学致癌物有:石棉、砷化物、铬酸盐、溴乙锭等。剧毒物有:**、砷化物、乙腈、甲醇、氯化氢、汞及其化合物等。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慎吸入、误食或由皮肤渗入。
1.中毒的预防:
① 取用毒品时必须配戴橡皮手套;
② 保护好眼睛最重要,使用有毒或有刺激性气体时,必须配戴防护眼镜,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③ 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洒在皮肤上的药品;
④ 严禁用嘴吸移液管,严禁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吸烟,禁止赤膊和穿拖鞋。
2.中毒急救的方法主要有:
① 砷和汞中毒者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② 吸入了毒气,立即转移室外,解开衣领,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
③ 误食了酸或碱,不要催吐,可先立即大量饮水,误食碱者再喝些牛奶,误食酸者,饮水后再服Mg(OH)2乳剂,最后饮些牛奶。
四、外伤
1.化学灼伤:
① 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十五分钟,不可用稀酸或稀碱冲洗。若有玻璃碎片进入眼内则十分危险,必须十分小心谨慎,不可自取,不可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若碎片不出,则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急送医院处理。若有木屑、尘粒等异物进入,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几滴鱼肝油。
② 皮肤灼伤:
a. 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醋酸浸洗,最后再用水洗。
b. 酸灼伤:先用大量水洗,再用稀NaHCO3或稀氨水浸洗,最后再用水洗。
c. 溴灼伤:这很危险,伤口不易愈合,一旦灼伤,立即用20%硫代硫酸钠冲洗,再用大量水冲洗,包上消毒纱布后就医。
2.割伤:
这是生物化学实验室常见的伤害,要特别注意预防,尤其是在向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璃管时一定要用水或甘油润滑,用布包住玻璃管轻轻旋入,切不可用力过猛,若发生严重割伤时要立即包扎止血,就医时务必检查伤部神经是否被切断。
实验室应准备一个完备的小药箱,专供急救时使用。药箱内备有:医用酒精、红药水、紫药水、止血粉、创口贴、烫伤油膏(或万花油)、鱼肝油、1%硼酸溶液或2%醋酸溶液、1%碳酸氢钠溶液、20%硫代硫酸钠溶液、医用镊子和剪刀、纱布、药棉、棉签、绷带等。
3.烫伤:使用火焰、蒸汽、红热的玻璃和金属时易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和浸泡,若起水泡不可挑破,包上纱布后就医,轻度烫伤可涂抹鱼肝油和烫伤膏等。
5b77ed005cb90db6ec9097d3690260c9.jpg
五、爆炸
生物化学实验室防止爆炸事故是极为重要的,因为一旦爆炸其毁坏力极大,后果将十分严重。生物化学实验室常用的易燃物蒸汽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见表1—2。加热时会发生爆炸的混合物有:有机化合物~氧化铜、浓硫酸~高锰酸钾、 **~丙酮等。
常见的引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有:
① 易燃易爆气体大量逸入室内;
② 高压气瓶减压阀摔坏或失灵;
③ 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
④ 随意混合化学药品,并使其受热、受摩擦和撞击;
⑤ 在加压或减压实验中使用了不耐压的玻璃仪器,或反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
六、触电
生物化学实验室要使用大量的仪器、烘箱和电炉等,因此每位实验人员都必须能熟练地安全用电,避免发生一切用电事故,当50HZ 的电流通过人体25mA 电流时呼吸会发生困难,通过了100mA 以上电流时则会致死。
1.防止电器着火:
① 保险丝、电源线的截面积、插头和插座都要与使用的额定电流相匹配;
② 三条相线要平均用电;
③ 生锈的电器、接触不良的导线接头要及时处理;
④ 电炉、烘箱等电热设备不可过夜使用;
⑤ 仪器长时间不用要拔下插头,并及时拉闸;
⑥ 电器、电线着火不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防止触电:
① 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
② 电源裸露部分都应绝缘;
③ 坏的接头、插头、插座和不良导线应及时更换;
④ 先接好线路再插接电源,反之先关电源再拆线路;
⑤ 仪器使用前要先检查外壳是否带电;
⑥ 如遇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9-9-5 14:58:21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56 天

连续签到: 15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9-9-5 18: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44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9-9-6 06:04:43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