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时代南丁格尔致敬 3月17日,湖北,武汉,曾经让全国人民揪心的新增病例数字,终于凝固为醒目的"1".标志着这场战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场战"疫",涌现出太多太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每天,我们总是眼含泪水,备受感动、鼓舞!终于我们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凯旋而归了! 在支援湖北40000多名医护人员中,女性占了三分之二。从20出头的小姑娘到70多岁的专家、学者。她们义无反顾扔下热呼呼的年夜饭,离开幼子、爱人和白发父母,踏上空寂的列车、只有几盏孤灯的机场,经过看不到人影的黄鹤楼与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她们何时才能归来,疫情的走向会是怎样;她们剪去飘逸的长发,舍去美美的化妆品和漂亮的衣服,穿起厚厚的防护服;当她们不得不数小时被“封”在珍贵的防护服中,汗水模糊双眼,面庞被勒得变形,她们没有退宿;面对病毒的凶悍、生命的煎熬、远离亲人的孤独,身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和伤害,她们没有回头;“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古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她们秉承赤胆仁心,尽付平生所学,挽疫情狂澜于既倒,扶生命大厦于将倾。她们写就了一曲“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男儿”的壮丽诗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这次抗疫阻击战中,医护人员有3000 多人被 感染,40 余人殉职。请愿书和红手印是她们的责任与使命,千里单骑回武汉彰显她们的勇气与担当,感染治愈重回岗位展示了她们坚持与信心;她们用生命拯救生命,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体现了新时代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高尚精神。 1854年至1856年,英国、法国、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由于没有护士且医疗条件恶劣,英国的参战士兵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主动申请担任战地护士,率领38名护士抵达前线服务于战地医院,为伤员解决必须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对他们进行认真的护理。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伤病员的死亡率就下降到2.2%。每个夜晚,她都手执风灯巡视,伤病员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回到英国,被人们推崇为民族英雄。 1907年12月,英王爱德华七世授予南丁格尔丰功勋章。人们称颂南丁格尔是:“她毫不谋私, 有着一颗纯正的心, 为了受难的战士, 她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 她为临终者祈祷, 她给勇敢的人以平静。 她知道战士们有着一个, 需要拯救的灵魂, 伤员们热爱她, 正如我们所见所闻。 她是我们的保卫者, 她是我们的守护神。 祈求上帝赐给她力量, 让她的心永跳不停。 南丁格尔小姐—— 上帝赐给我们的最大福恩。今天,她们真正践行了“南丁格尔”精神,就是我们的保护者和守护神,是“最大的功臣”,“党和人民要给你们记头功”。让我们向你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