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能请你帮个忙吗? 长山李艳 常常听到很多人慨叹:“这年头,人心险恶,人情淡薄,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都变坏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是不得而知的。因为我虽然已是年过半百的年纪,却是不得不困守在乡下一方小院,不得不尽职尽责相夫教子的一个农村家庭主妇。 孩子带大了,我也过傻了,为了陪读带孩子搬家到县城之后,才发现自己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几乎找不到融入世俗的圆滑方式了。总以为所有遇到的人,都还是我乡下那些朝夕相处了二十多年的左邻右舍们,质朴热情的可以口无遮拦,畅所欲言;遇到难处也可以互帮互助,不求回报。 乡下一方净土,虽然束缚了我半生的丰富多彩,却也同样滋养了我单纯,热情,善良,质朴的心性。为人处世,总是那么的直来直去,不会以君子之心去揣度小人之腹;更不会“犹抱琵琶半遮面”,说话做事吞吞吐吐的让人费尽心思去思量。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喜欢你我不会笑脸相迎;同样,若是喜欢你,我也不会对你冷若冰霜。 多年纯净简单的田园生活,铸就了这样爽直率真的性子,因着一直被左邻右舍们纵容和包容着,所以也就从来没觉得,这种欠缺的性格,真若直面社会,会不会举步维艰,难以立足。 今年春节过后,搬家到县城陪读,城里的高额消费,令生活很是捉襟见肘,不得不走出安逸了二十多年的家门,找个可以上班的地方,挣点工资补贴家用。 机缘凑巧,我去了一家超市上班,在蔬菜柜卖菜-。以前自己逛超市的时候,看着超市的员工上班状态,觉得活挺轻松的,不累人,是份消闲的好工作。自己真的身临其境了,才知道,这世上的每一分钱,果然都是靠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想要不劳而获,简直是痴人说梦啊! 我这人吧,虽然年过半百了,也一直生活在乡下,按理说应该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奈何事实恰恰相反。因为在娘家时体弱多病,一直被母亲提心吊胆地娇养着,差不多就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散生活。嫁给夫后,也一直是体弱多病,虽然很好地诠释了贤妻良母的优良品德,却是除了相夫教子,从来不曾干过任何重体力活。 这上班的第一天啊,我就差点累趴下,回到家里一屁股坐在饭桌前,我是一动也不想动了。夫把碗筷递到我手边,看着食欲不振的我说道:“吃不消明天就不要去干了,钱多多花,钱少少花,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 我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坚持一个星期试试吧。以前邻居小潘说过,不管什么活,你先干一个星期试试。一个星期你能顺过劲来,后面就能干下来了;反之,一个星期你若是还顺不过劲来,那就说明你后面干不下去。” 夫说:“随你吧!自从欠了房贷,你就变成财迷了。自己身体不好,记得量力而行,别硬撑着得不偿失。” 我还挺佩服我自己的,这一咬牙硬撑啊,也就硬撑过了一个星期。四五十斤重的一筐黄瓜我踉踉跄跄地搬得动了,四五十斤重的一筐西红柿我也趔趔趄趄地能搬到货柜上了,那二三十斤重的各类蔬菜拿起还是放下,也就更不在话下了。 我自己都沾沾自喜,以为坚持就是彻底的胜利。看我多能干,以前的不干活只是带着孩子没法干而已,可不是自己懒惰成性。现在,我轻活重活,是哪一样都拿得起放得下…… 我自己洋洋自得地为自己点着赞,却没想到,自己早已超负荷支出的身体,正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 一个下午班上下来九个小时,明明身体觉得疲惫不堪,夜里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以为是临界更年期的正常反应,也没把这些症状当回事,以至于有一天早晨,自己把自己吓了个半死。 那是一个要上早班的早晨,闹钟铃响,我该起床时,突然发现,自己那酸痛了一晚上的腰,居然丝毫没有减轻症状的迹象。 怎么办?班还是要上的,活该怎么干?一个佝偻着腰的人,还能发挥出正常的体能吗? 事实证明,肯定是不行。因为黄瓜我一个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搬不动了;西红柿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搬不动了。似乎随着腰肢不由自主的弯曲,减弱的不仅仅是身高,还有我颇为沾沾自喜的“力大如牛”。 一个组三个人,各有各的事情忙,谁能老是围绕在你前后左右伸出援助之手呢?一筐黄瓜倾尽全力试了两次仍是没能搬起来之后,我尴尬地笑着对站在旁边挑选西红柿的一位顾客说:“师傅,能请你帮个忙吗?” 那个中年师傅看了我一眼,淡淡地问道:“帮什么忙?” 我先指指竖起来的一个空筐,再指指旁边地上满满的一筐黄瓜,说道:“麻烦你帮我把这筐黄瓜抬到这个空筐上,我好方便上到台子上。” 一目了然的事情,师傅没有拒绝,而是弯下身躯:“来。你一个人搬,是有点重。” 两个人的力量,自然不在话下,师傅不费吹灰之力的,帮我把满满一筐黄瓜,抬到了竖立起来的空筐上,省下了我N次弯腰上架的步骤。 我一边把黄瓜往台子上摆放,一边真心实意地说道:“师傅,谢谢你啊!” 师傅笑笑:“不客气,举手之劳。” “这黄瓜才开筐的,新鲜,你要买点不?” 师傅看看我正在往台子上摆放的黄瓜,的确成色水嫩鲜亮,也就顺手挑选了几根带走了,还很客气地对我说了声:“谢谢你啊。” 很温暖的一句话,好像是因为我的推荐,让他买到了新鲜的蔬菜,他很是称心如意一般。 在那之后“勉为其难”的几天里,我“如法炮制”了N次:“师傅,能请你帮个忙吗?”,得到的答案,都是欣然同意,没有一个人说出拒绝的话语。凝神细思之下,我蓦然觉得,或许不是现在的人们变得薄情冷漠了,而是我们已经不习惯将自己的请求说出口了。因为我们没说,所以别人不知道我们需要帮助,而我们说出口了,他们接收到请求,从来不会拒绝。 人们常说:“求人不如求己。”或许是我们先关闭了自己的心门,禁止了别人释放善意,所以我们才会将“薄情,冷漠,市侩……”等等不文雅的词语,用在苛责别人的言行举止上。若我们与人为善,别人又何尝不会以心换心,等价回报? 这种屡次寻求帮助的方式,终归不是长此以往工作下去的办法,所以我不得不选择辞职,回家慢慢休养。而我在超市上班的故事,也都积攒在记忆里,我会抽出闲暇的时间,把他们都记录成文字,然后与君共享。 在此,再一次谢谢那些曾经对我无私伸出过“援助之手”的,善良热心的师傅们,谢谢你们,是你们的温暖举动,成就了此文的真——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