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元桂 于 2021-7-8 08:47 编辑
审 视 负 能 量 周 元 桂 正能量与负能量原是物理学名词,现在被人们赋予了感情色彩,正能量乃人的正面情绪的谐共之果,负能量则是人负面情绪的互抑之集。如今,人们之所以倡导和呼唤正能量,就因为社会上有些角落里游荡着负能量之形形**的表现,最常见的如:贪心恶作、说谎骗人、造谣污蔑、挑拨离间、愚昧惹事,还有嫉妒、算计、恼恨、赌气,以及伤风败俗、不守公德、虚假经营、迷恋网游等,不一而足。还有一些似正实负的能量表现,如家长斥责孩子:“人家孩子考了100分,你怎么才得90分?笨蛋,没出息!”再如说“我辛辛苦苦奉献几十年,至今功不成名不就,唉!命运不公呀。”这类言行心声,同样在负能量之列。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是有利于人们各尽所能的,但这个“能“指的是正能量。然而,有些人窄胸短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看不到事物发展的有利前景,或消极自私、锱铢必较个人得失,全然不顾他人利益和感受,或经不起磨砺和蹉跎,一遇挫折就垂头丧气,一蹶不振。如此,必然会釆取负能量的思维方式。负能量是消极心态、消极情绪、消极思想的集中展露,其本质说到底,是消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导致的心灵缺失之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此乃唯物辩证之道。物理学上的热能转移有传导、辐射、对流三种方式,人与人之间的能量传递,似乎也是这三种方式,如察言观色地心领神会(“辐射”),耳濡目染地比照接受(“传导”),心照不宣地无声交流(“对流”)。一个人如果处于“四面楚歌”的氛围里,消极之声不绝于耳,想不受影响都很难,很容易被“楚歌”唱衰而走向负面。陈世美不认前妻秦香莲的故事(非史实,但这种事情是比比然存在的),就表明陈世美原有的纯正心灵〈正能量),被高官、厚禄、娇妻所“污染”而转化为负能量。常言道“浪子回头金不换”,则是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可见,人的心灵之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古有典型一例,1400年前的裴炬,先后为官于隋、唐,史书载其在隋时是著名奸臣,入唐后,却成了刚正不阿的忠臣。何故?是因为隋末皇帝杨广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喜欢奉承,裴炬在隋炀帝所营造的负能量环境中,很容易投帝所好为己利而趋奸。反之,唐太宗是位开明君主,勇于纳谏,他强调“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在这位明君所营造的浓厚正能量的氛围里,裴炬必然又会正正然趋忠! 当年,“孟母三迁”,就是要远离影响幼年孟轲专心学习的负能量环境,终使孟轲成长为有高尚智慧之盛名的孟子(被后世称为亚圣)。一位著名学者曾深有感悟地说:“我的经验是,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赶快往前走,不要欣赏让你摔倒的那个坑。”他所强调的,就是要尽快远离负能量的环境或氛围,以免受到消极影响。对负能量悟而避趋之,乃明智之悟,若能主动以正能量抵御负能量对心灵的无声锈蚀,则属难能可贵的高明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