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收起左侧
楼主:正德 - 

[诗词歌赋] 临江仙·贺安徽省炳烛诗书画六届一次理事会成功召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18:20:39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2-7-13 18: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2-7-14 08: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律:贺炳烛诗书画换届
长山正德/李德新
贺共海潮浪,
炳辉天地光。
烛明心不昧,
诗老意悠长。
书法前贤嗣,
画风神韵藏。
换充新血液,
届候更昭彰。
注:2022年7月10日,安徽炳烛诗书画联谊会第六届理事会换届成功,在第六届安徽炳烛诗书画联谊第一届理事会上,邹志高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王杰顺、周棣、姚东红、袁永群当选为副会长。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09: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1、曹操与许攸 许攸少时曾与曹操为友,后为袁绍谋士,中向袁绍献奇计,未被采纳,又受审配迫害,投往曹操,曹操对袁绍谋士许攸的态度就有所不同,对之倒履相迎,许攸向曹操献计先断袁绍乌巢之粮,致使袁绍败绩。许攸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立下了绝大功劳。
2、曹操与关羽 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兵败投奔袁绍,曹操在下邳俘虏了关羽和刘备的夫人。曹操先拜关羽为偏将军,后封为汉寿亭侯。上马金,下马银。应该没有人做得比这更好了,可惜,关羽还是千里走单骑,走了。
3、曹操与陈琳 陈琳曾替袁绍起草檄文笔伐曹操,辱及曹操祖先。操攻破冀州后俘获陈琳,身边人劝操杀之,操怜其文才,赦其不死,命为从事。
4、曹操与董昭 与董昭相见一席话,就拉着他的手说:“凡操有所图,惟公教之”(第十四回)。 夺取冀州,就让人遍访当地贤士。总之,曹操爱才,礼贤下士,是他领导观的一大特点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2-7-15 1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贤录:

       1、渭水访贤:渭水访贤是一个典故: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
宋元·佚名《武王伐纣平话》原文: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2、齐桓公礼贤下士: 一天,桓公与管仲在宫内商讨要征伐莒国的事,还没行动,已在外面传开。桓公气愤地对管仲说:"我与仲父闭门谋划伐莒,没有行动就传闻于外,这是什么原因?"管仲说:"宫中必有圣人。"桓公寻思了一下,说:"是的,白天雇来干事的人中,有一个拿拓杵春米,眼睛向上看的,一定是他吧?"那人叫东郭邮,等他来到齐桓公跟前,桓公把他请到上位坐下,询问他说:"你是说出我要伐莒的吗?"东郭邮果敢地说:"是的,是我。"桓公说:"我密谋欲伐莒,而您却言伐莒,是何原因?"东郭邮回答:"我听说过,君子善于谋划,而小人善于推测。这是我推测出来的。"桓公又问:"你是如何推测出的?"东郭邮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表情,悠悠欣喜是庆典的表情,忧郁清冷是服丧的表情,红光满面是打仗的表情。白天我看见君主在台上坐着红光满面,精神焕发,是打仗的表示,君王唏吁长出气却没有声,看口型应是言莒国,君主举起手远旨,也是指向着莒国的方向,我私下认为小诸侯国中不服君主的只有莒国,因此,我断定你是在谋划伐莒。"桓公听言欣喜他说:"好!你从细微的表情和动作上断定大事,了不起!我要同你共谋事。"不久,齐桓公就提拔了东郭邮,委以重任。总上所述,正是齐桓公礼贤下士,选贤任能,才为其霸业蓄备了大量的有用人才。

        3、羊皮换相:羊皮换相是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换回一代名相百里奚的历史传奇故事。百里奚是春秋时秦大夫,百里奚之子(一说即百里奚本人),后成为秦国名将。孟明视幼年时,他的父亲百里奚外出谋官,他靠母亲的辛勤劳动在虞国过日子。长大后,他不喜欢干活,整天和一些年轻人在一起使枪弄棒,仍然靠着母亲养活。后来随母亲流落到秦国,找见了失散四十多年的已经当了秦国相国的父亲百里奚。秦穆公见武艺高强,拜他做了大夫。

      4、千金买骨 :成语“千金买骨”形容迫切招聘天下贤人。战国时,燕国昭王继承王位。他打算招纳贤士兴振邦。他问郭隗:“你看如何才能找到有才能的人?”郭隗说:“让我给您讲个故事。”从前,有个国君愿用千金买一匹良马。可是三年过去,无人入宫献马。 后来一位侍臣带了千金去寻求良马。他花了千金买回来的竟是一副良马骨头。侍臣说:“这样,才表明国君寻求良马的诚意!” 接着,郭隗说:“大王招贤纳士,不妨从我开始。” 燕昭王当即重用郭隗。果然,天下贤士云集燕京。

       5、三顾茅庐: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6、曹操礼贤:许攸少时曾与曹操为友,后为袁绍谋士,中向袁绍献奇计,未被采纳,又受审配迫害,投往曹操,曹操对袁绍谋士许攸的态度就有所不同,对之倒履相迎,许攸向曹操献计先断袁绍乌巢之粮,致使袁绍败绩。许攸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立下了绝大功劳。 曹操东征刘备,刘备兵败投奔袁绍,曹操在下邳俘虏了关羽和刘备的夫人。曹操先拜关羽为偏将军,后封为汉寿亭侯。上马金,下马银。应该没有人做得比这更好了,可惜,关羽还是千里走单骑,走了。 陈琳曾替袁绍起草檄文笔伐曹操,辱及曹操祖先。操攻破冀州后俘获陈琳,身边人劝操杀之,操怜其文才,赦其不死,命为从事。 曹操与董昭相见一席话,就拉着他的手说:“凡操有所图,惟公教之”(第十四回)。 夺取冀州,就让人遍访当地贤士。总之,曹操爱才,礼贤下士,是他领导观的一大特点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朝末年,刘邦起义灭秦,萧何器重韩信之才,三荐于刘邦,刘邦不肯重用。韩信愤而出走,萧何闻听韩信离去,深恐失去人才,不顾道路艰难,戴月追赶,劝韩信回转,再向刘邦推荐,韩信才得登台拜帅。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成就汉室基业。

     7、倒履相迎:蔡邕是汉朝的大学者,文史、音乐、天文样样精通,可谓学识渊博,名重一时。但他和人交往从不摆架子,还特别喜爱结交有真才实学的人。一天,蔡邕正在房中休息,家人向蔡邕报告说,门外来了一位自称王粲的客人。蔡邕一听,急忙跳下床来,穿上鞋子就往门外跑。由于太慌忙,把右脚的鞋子穿到了左脚上,把左脚的鞋子穿到了右脚上,而且两只鞋都倒穿着。站在门外的王粲一看闻名天下的蔡先生是这个模样,便抿着嘴笑起来。家人看到王粲,不禁惊呆了:"没想到这个王粲只是一个长得又瘦又小的少年!像蔡邕这样德高望重的学者,却对一个孩子这样尊重,难道不怕有失身份吗?"蔡邕看出了家人的疑惑,就说:"这位王粲,才华出众,我蔡邕都不如他呀!我家的全部书籍和文章都应该赠送给他。"王粲的确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出身名门,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曾位列三公;父亲王谦为大将军何进的长史;他自己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建安七子"之一,年少时就相当有才名,曾写下了《登楼赋》和《七哀诗》这样千古传诵的名篇。王粲记忆超群,过目不忘。有一次,他与朋友一起走路,见路旁有座石碑,两个人站在那里把碑文看了一遍。朋友开玩笑问他:"你能把碑文背下来吗?"王粲竟然转过身去,一字不差地背了下来。还有一次,王粲看别人下棋,忽然棋盘上的棋子不小心被人碰乱了,无法再下。正当下棋的人相互埋怨时,王粲不声不响上前去将棋子摆好,结果与散乱之前一模一样,围观的人都佩服得不得了。看来,王粲这个人确实才华出众,智力超群,值得人景仰。难怪连蔡邕这么有名的学者都那样敬重他。在古代,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地位、尊卑是分得非常清楚的。蔡邕能够放下大学者的身份,唯才是重,对年轻的王粲倒履相迎,不能不令人敬佩。

     8、徐孺下陈蕃之榻: 陈蕃是指东汉名士陈蕃,陈蕃在京城洛阳犯言直谏得罪了权贵,从而被贬到豫章任太守。豫章住有一名名士--徐穉,字孺子,徐孺子"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有"南州高士"之誉。但对朝廷的屡次起用,他都予以推辞,如拜其为太原太守,"不就";朝廷"以安车、元鲡、备礼征之",仍"不至"。理由是他认为东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陈蕃对这样的名士非常敬重,一到豫章,连官衙都没进,就率领僚属直奔徐孺子家,"欲先看之"而后快。陈蕃仍不死心,想聘请他到府衙任功曹,徐孺子还是坚辞不就。但由于出于对陈蕃的敬重,徐孺子答应经常造访太守府。陈蕃也出于对徐孺子的敬重,专门为徐孺子做了一个床榻,平时挂在墙上。徐孺子来访的时候,就把床榻放下来,两个人惺惺相惜,秉烛夜谈;徐孺子走了,就把榻悬于梁上。这就是"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的由来。

      9、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成就汉室基业。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发表于 2022-7-21 08: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江仙·贺安徽省炳烛诗书画六届一次理事会成功召开
         长山正德/李德新
那日庐阳一聚,结欢千里豪雄。诗词书画见高峰。莫言西夕晚,却照满天红。
炳烛光辉如月,驰心快意乘龙。便将鸿志写长空。风来文气重,味有墨香浓。
注:2022年7月10日,安徽炳烛诗书画联谊会第六届理事会换届成功,在第六届安徽炳烛诗书画联谊第一届理事会上,邹志高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会长,王杰顺、周棣、姚东红、袁永群当选为副会长。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