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教育咨询] 【罗老师教育智慧在线】——谈谈学习“开窍”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2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分享到:
发表于 2022-11-13 21: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谈学习“开窍”
关于孩子的学习问题,尤其是当孩子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很多人会常常说这样的一句话“等开窍就好了”。所以很多时候人们会对“开窍”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既然不少人坚持认为“开窍就好了”,那么“开窍”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开窍”后又有什么表现?最重要的是该如何让孩子早点“开窍”呢?
1.什么是“开窍”
根据百度百科的介绍:开窍是指思维通畅;意念直接控制眼耳口,思维敏捷。该词出自《红楼梦》第五七回:“彼时贾母又命将祛邪守灵丹及开窍通神散各样上方秘制诸药,按方饮服。”
放在学习上通常我们是指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就能够理解所学的内容,并且能都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虽达不到“无师自通”的神奇程度,但是绝对是在学习上可以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是一种在学习上很多人非常期盼早日获得的一种状态。有点“一通百通”的意思。
2.“开窍”有哪些表现?
有个成年人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涯时说,自己学习开窍是在初中的时候。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他的总成绩一直都不太好,属于排名从后找比从前找更容易找到他的那类学生。但是很奇怪的是,当他上了初中之后,成绩一下就非常优秀了,最好的时候考过班级第一、年级前几。当时身边包括长辈就曾说过他这是“开窍”了。那么他当时“开窍”后都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1)学习上更加主动
在小学的时候不能说他是讨厌学习的,但是肯定是以玩为主,在学习上主动性肯定是不够的,尽管不会特别的拖拉,但是绝对做不到,非常主动的把学习这件事情当成第一要务。但是开窍之后对于学习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具有很浓厚的兴趣,会把学习这件事情当成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每天上学是非常积极的,也非常愿意享受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
对于作业这种东西,往往会利用课间甚至于一些碎片化的时间就会提前去写,并且在晚上会主动的进行其他内容的练习或者是巩固。
总之就是在学习上一方面兴趣比较足,另外一方面就是不需要父母和老师去督促,自己就能够主动去完成,甚至于给自己增加点学习内容。
(2)学习效率更高
在学习效率上极大的提高,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听课的时候会一听就懂,而在做题的时候,极少会有不会做的情况,往往思路非常的活跃,像数学这种科目看到一道题脑子里可能会出现多种解法,回答问题也比较积极主动一些,在作业的完成质量上也明显提高,并且会思考如何更快更好的完成所学内容,或者说是如何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这种事情会主动的去想。
(3)成绩提高很快
最直观的体现其实就是成绩非常明显的在进步。而且这个成绩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各种考试上,在日常的各种测验测试上,也会有非常好的表现。总而言之就是“开窍”之后学习效率提高很大,有点怎么听怎么会的感觉,而且对于学习的本身很容易找到兴趣,经常能够非常轻易就给自己找到一个努力学习的“理由”。这种学习的状态既轻松又有成就感,很容易让一个人享受其中。
3.如何才能早点“开窍”?
在那个时候,老师经常把他当成正面典型拿来教育其他同学,甚至也会让他分享一下学习经验、学习方法什么的。但是当时他的确找不到自己为什么“喜欢学习”的原因,也找不到是如何学好的办法。因为自己就是莫名其妙的想学,而且关键是一学就就会、一学就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些题目他一看就会做,但是你让他讲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些方法的,他根本不知道是如何想到的。因为他就是看完了之后这样的方法就随之想到了……
但是后来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的丰富尤其是当自己的孩子也上学之后,他渐渐对“开窍”这件事情有了不同的理解——认为“开窍”是可控的,是可以人为干预并且早日获得的一种学习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可以在学习上人为干预早点“开窍”的,但是想要达成这一目标,还需要做如下这些事情:
1.态度上的基础
如果一个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始终是不积极的不重视的,那么是很难实现开窍的。这就好比我们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兴趣爱好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即便是我们会带着某些人去体验我们的兴趣,也未必会让对方喜欢上是一个道理,因为每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自然它的兴趣点也是不同的。缺少一定的态度,或者说是缺少一定的兴趣,就会使得很多人究其一生,也对某些事情不会有任何的兴趣。
他小学成绩的确不算好,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只不过是当时的环境使然——小伙伴们都比较贪玩,所以使得自己也常常沉浸其中而影响了学习时间、精力的投入。但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是那个时代的大学生)他对学习这件事情本身的态度是非常认同的,而且当时一直也以“当工程师”、“当科学家”这样的比较侧重文化类的职业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2.学习上的积累
所谓开窍,不会凭空出现,如果你的基础都不够的,那么即便是突然之间你对学习有了兴趣,但是你还需要面对去花大量时间补充基础的现实问题,而很多人往往就在这个问题上倒下了。
在生活中这种事情非常常见。甚至于我们很多人可能都切身经历过,例如有学生突然之间就想好好学习了,但是当他去学的时候,又发现他需要做很多很多补基础的工作,而这个过程又非常的痛苦和漫长,甚至于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方法。所以就导致他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兴趣又很快的没了。而对于我们很多成年人,比如说减肥,比如说早点睡觉,比如说加强运动等等很多的事情,我们的想法刚有的时候可能会坚持一两天,但是很快大多数人又会回归原来的状态。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人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开窍的这一转变。
他算是比较幸运的,从初中就开始开窍了,而比较晚的人,可能在中考之前都没有办法开窍,导致他们错失了上高中的机会。而这还不是最晚的,还有人直到大学才彻底开窍,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例子。
图片
一位同学大一大二就开始非常努力刻苦学习,每天天不亮就会去上自习,晚上直到宿舍熄灯才会回到宿舍。但是即便这样的学成绩也一直不是很好。但是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成绩突然之间就处于前茅那种水平,而且要知道这是在重点大学里,所以非常非常难获得这么好的成绩的。而这位学生后面的表现包括工作之后的表现,一直都非常的优秀,你根本看不出来他属于开窍比较晚的那一类。
这个东西是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很多人可能没有足够的机会去让自己在学习上开窍就已经退出了竞争。
再回到第一个例子,小学时候他的成绩主要是被语文给拉低了的,但他的数学成绩非常好,满分是很常见的,而且非常喜欢做题。语文之所以差的原因主要就是懒,而且有一个非常不太好的表现就是总是不认同“标准答案”,比如最常见的“中心思想”,他的认识总是跟标准答案相差甚远,而且关键是即便是看到答案我都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
但是他喜欢阅读,在那个年代课外书是一个稀罕物,多数家庭可能一本课外书都没有,但是他读了很多,在那个连电视都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更别说是其他电子产品的时代,而且也是学校作业量不大的年代,他早早就近视了就已经说明问题了——真的是看课外书看近视的……
所以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某个孩子突然成绩就提高了,但是背后其实是一个孩子在某些方面经过了一个长期沉淀、夯实基础的漫长过程,最终达成了“量变引起质变”的一个转变。正是因为基于这样的认识,使得他在有孩子之后,尤其是在孩子上学之后,并没有过多的去指望孩子凭借“开窍”来提高他的成绩。更多的是侧重让孩子注重日常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希望孩子更能够从量变引起质变的,这样一个过程中,在自己的学习基础上打牢在兴趣培养上建立起比较积极主动的兴趣,在行为习惯上做好高效等等。
至于孩子到底何时能够开窍,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成绩已经达到了所谓的“开窍”之后才应该有的成绩。并且随着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不断完善,使得他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更是充满了信心。
只要我们能够坚持引导孩子去做正确的事情,那么孩子就一定会更早进入我们所谓的“开窍”学习状态,而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只是在期盼,那么这种事情最终只能寄希望于孩子自己合适能够觉悟了,如果早还不晚,但是最怕的是当他们有这样的觉悟的时候,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1-14 21:55:18 手机发帖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