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了,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开学综合征”? 转眼间,暑假即将结束,开学进入倒计时阶段。孩子们即将从悠闲的假期生活切换到规律有序的校园学习生活,不少孩子因此也出现了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或者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和生理上的一些不良反应,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调侃的“开学综合征”。 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们以积极的状态迎接新学期呢? 1.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开学前,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过渡缓冲的时间,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循序渐进的减少其娱乐和玩耍等日常活动,不能因为孩子抗拒开学就一味的严厉责骂,忽视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要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并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更好的适应开学。 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个人的情绪、心理和行为都有很好的调节效果。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尝试使用“自我暗示法”,每天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有更好的心理体验,从而活力满满的去迎接新学期。比如,“太好啦,我又能见到我亲爱的老师和好朋友了,新的学期一定有许多有趣和新鲜的事情在等待着我呢!” 同时,家长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和孩子聊聊同学、老师、学校和新学期等相关话题,多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给孩子以信心,重拾孩子对新学期校园生活的美好期待。 2.带领孩子进行暑期复盘,提升孩子开学仪式感。 暑假即将结束时,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总结这个假期有什么收获或发生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孩子对假期进行评分。同时还可以参照暑假刚开始前制定的计划,对已完成和未完成的目标进行总结,分享感受,总结经验,以新面貌和新思考迎接新学期。 新学期,新气象,开学的仪式感必不可少!有仪式感的开学准备可以让孩子明显地感觉到这是新的开始,珍惜一切如新的开学时光。比如,开学前与孩子一起准备文具和其他有关的学习用品、开学后调整家里的菜单、制定新的娱乐休闲计划、新的奖励方式等,这些不仅能适当转移孩子的开学焦虑,同时也能让孩子对新学期产生期待,让孩子拥有积极的开学体验。 3.帮助孩子调整生活作息,共同制定学期新计划。 在开学前一周,家长要协助孩子调整生活作息,与孩子一起重建合理生物钟,每天早睡早起,按时用餐、运动,营造开学氛围,帮助其慢慢地调整心理状态,收回假期生活中过于放松的心,保证孩子开学后有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 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新学期计划,比如在学习上需要重点提高哪一学科的成绩?要读多少课外书?时间管理上要如何做?如何克服自己的拖延?在生活上每周要运动多长时间?如何更好的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等等…… 4.加强与老师、学校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在开学前,家长要积极配合老师做好开学准备,支持班主任工作,根据学校实际参与到学生体检、心理调查、家长会等工作中。 在开学后,家长也需要主动联系老师了解孩子的新学期适应情况,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家校共育,共同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