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175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6-7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
要一分为二地哀悼琼瑶
两天来,台湾言情小说家琼瑶用自杀方式结束生命的消息,铺天盖地,哀赞声纷纷扬扬。对此事,我认为要一分为二:缅怀、纪念琼瑶先生在世时的影响力和文艺贡献,是有必要,但赞赏她的“翩然”逝去之激昂之潇洒,是有失偏颇的。琼瑶此为虽属自愿的选择,但她的脆弱裹挟着不恰当的认识,有形无形地产生了扩散、推广的负面影响。某种程度上说,她自觉不自觉地帶了个坏头。有资料表明,近几年,平均我国(内地)每年有28.7万人自杀,其中绝大多数是青中少年,而恰恰是这几个年龄段的人,受琼瑶小说的影响最大。琼瑶视“翩然”逝去为潇洒,无形中对自杀现象起到催化作用。尽管琼瑶声明年轻人不要学她,但实则相反一一却无形中给他们予反向的心理暗示。
再者,琼瑶认为到了将老死的年龄,为不受死前开刀、插管抢救的痛苦,应该很明智的自我了断。殊不知,我国残疾人是个庞大的群体,国家专设了残联机构(兼残联主席者,还是副国级干部),十分人道地关助呵护残迹人。世界各国(地区)也都有类似的慈善机构。而按照琼瑶的见解,那些无手无足甚至手足全无的高残人,就没有必要坚強自信,有乐有趣,有尊严地活着。而现状却是反其态而勃勃然。
琼瑶此为究其源,这是她情感理念方面的短缺,情质脆弱,情啇较低所致。有回忆她的文章提到:琼瑶在读高中时,因情感问题,曾搞过自杀。有这种薄弱意志、狭隘人生倾向的人,其最终的自我了断做法,也就不足为怪,无可厚非了。有道是,人的认识有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谬得理直气壮!因为,如此最容易产生实得其反的效果也。
(周元桂/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