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7260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8-7-19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3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3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
[sell=2,money]记“金陵铁嘴”张晓陵和他的爱车
当代大侠不会开车
他,和共和国同年同日出生,安徽滁州人,如今是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江苏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江苏省律师协会刑事辩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府政策咨询专家组成员、新华报业集团首席法律顾问的张晓陵。1997 年就被新加坡《 联合早报》 誉为“金陵铁嘴”,其业绩得到国内外多家著名媒体的赞颂,德国、《 世界报》 称其为长征途中的法学家-----“南京乃至全国最成功的刑辩律师”,《南方周末》 冠其名为“当代大侠”,《 中华儿女》 称其为“护法斗士”,著有《 过失犯罪导论》 《 律师与公证》 等多篇著作;承办过号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大案”帅无锡新兴公司〔邓斌」非法集资案• 轰动海内外的梅花奖舞弊案[袁成兰案」以及匡雪民谋杀女友案「无罪辩护成功」… … 从网络上查他的名,可看到一篇篇很多有关他的光辉业绩。
不久前,作为他的老同学老同乡,我和本报记者曾应邀访问过因脚部骨折在家休息的他。那天骄阳如火,烈日下他的新住宅所在地― 南京市开发区某著名小区的一幢幢法兰西风格的别墅庄重肃静优雅,停泊在门前的一辆辆高级轿车,更显现出主人身份的尊贵。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有车者之一,更是一位特殊意义上的车友。因为他不会开车,每次出差皆由司机代劳,他对车有着非常深的感情;他爱车有时胜过爱他的那个在美国留过学现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小女儿,更有如爱和他相敬如宾几十年如一日的夫人-----也是安徽滁州人的退休在家的戴老师,看到我来,他兴奋地对他夫人说老朋友现在是报社审稿的总编了,并笑着[向在座的他的家人与我同去的记者]说起当年在中学读书时是文革时期,常与我两个人在当时学校唯一的办公楼上,一起学唱革命歌曲到天亮的有趣往事;我怕误了采访的初衷,忙请他说说他和爱车的故事.他才停住对往事的追述,开始说起他与他的爱车.
20 多年大江南北的“律师”生涯,爱车对他而言己不是普通的代步工具,正如他本人说的那样:如果说刑事辩护律师头上的桂冠是由荆棘编织而成的,那么他的爱车就是伴随着他披荆斩棘、驰骋沙场的良驹。爱车陪着他赴广东、下海南,到东北、过沈阳;爱车陪着他赴法庭、到法场;爱车多少次聆听过他法庭内外慷慨激昂的演讲;爱车见证了他一次又一次不同寻常的法庭战斗;爱车无数次见过他为维护法律而无私无畏地奋斗不息;随着那一声声判决,多少人的命运因此被改变、被扭转,真可谓“铁肩担道义,热血著华章”。一提起爱车,出口成章的他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地为我们讲起了他和他的爱车的轶事奇遇及难忘的惊险的一幕幕陈年往事.
第一辆车奔驰富康
\" ‘奔驰牌’,就是取其一路飞驰的意思。记忆最深的是有次去上海浦东机场赶飞机。我中午还在泰州兴化开庭呢,司机开着富康,上宁通高速、转京沪高速、穿江阴大桥、过护宁高速、经虹桥,最终赶到了浦东国际机场:当时距起飞时间只有十分钟,直到上了飞机,悬了整整半天的心才算真正放了下来。”随着讲述的暂告段落,晓陵脸上的表情才随之放松。“又比如有一次从徐州赶到苏州开庭,一天之内跑了五个城市,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不过这对富康车来讲已是家常便饭了。它从来不闹脾气,不像以前租车出差,总是熄火,大半夜地和司机一起下来推车,一推几公里的事都是有的。所以啊,也不枉我为它做过广告哦!\" 提起广告,晓陵来了兴致,提高了说话的声音;“那还是97 年的时候,这辆白色富康,作为展览车被我一眼看中,因为开着天窗啊,从上面看特别精致,后面还特别装了个大包围,配了行李架,据说整个江苏就这一辆,于是分期付款把它领回了家。没几天,我正要飞台湾,突然代理商打电话给我,说愿不愿意以我的名义说一句赞赏富康的话,让他登在报纸上,可以免去5000 元的按揭款。哈哈,事后还真有人打电话向我询问呢!”望着他的不知疲倦的面容,我们不由想到当年战场上前赴后继奋不顾身的革命战士了。
难忘的惊险奇遇
如果说奔驰牌富康是一匹立下汗马功劳的“白龙马”,那这公爵王就是匹多次助他化险为夷的“汉血宝马”,稳重的黑色,透着一股王者气派。晓陵教授只给我们讲了一件事:“那是2002 年,从徐州办完案子回来,途经安徽的张滩,普通公路,车少、路宽,因为急着赶路,司机就把车开到了140 公里/小时的速度,当时幸好没睡觉,就看到前面40 米的地方横插出一辆车,定睛一看,竟是一辆农用拖拉机,当时唯一的反应就是双手死死地抱住前排的椅背,: 双膝顶在座椅上,大喝了一声― 当时无论刹车还是不刹车都可能会出人命,而且我们这辆车没有安全气囊啊,还好司机头脑灵活,就那一瞬,他打着方向盘,擦着拖拉机打出一个大大的‘S ’形,随后反方向,再打一个‘S ' ,最后控制不住,弯进了旁边的沟里。回过神来一看,我的膝盖两处蹭破,司机头部受轻伤,而公爵王呢,感觉还能发动,于是心有余戚地开回南京。检查车,内部好得很呢,只是花了8000 元的整容费!”我们心里想说,万一出了事,八百万元也买不到这个中国著名律师的宝贵生命啊,均不禁为他多次死里逃生而庆幸。
铁骨生春 故事太多
晓陵教授关于车的故事还有很多没有说完,据其夫人戴老师讲,他与车曾经数次遇险,去海口调查,迫降三亚,巨大的广告牌砸在他坐的出租车上,玻璃砸得粉碎,整个车都报废了,万幸是人安然无恙;坐伏尔加从徐州去明光,凌晨两点,大杠断在路上,只好步行两个多小时到火车站,不巧赶上民工潮,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庭审,硬是从窗户里挤了进去… … 每个车的故事里,都包含着一个舍身工作、为真相而辩、为正义而战的斗士的身影。我们了解到,公爵王因为机油烧得太厉害,光荣下岗了;富康变为张夫人的御座;而一辆崭新的天籁则成了他的新座骑,关于这位“仁兄”,晓陵教授他没多介绍。但我们相信,正如某名人为他题词的那样-------“铁骨生春”,只要这信念还在,只要多少次大难不死的他还健在人间,天籁必将和他的前几位爱车一样,陪伴他在漫长的征程中为匡扶正义再立汗马功劳… … 因为他下午很忙又有客人要来拜访,又听说明后天他将带着伤腿、拄着拐杖上省高等法院出席法庭答辩,同行记者不禁肃然起敬,依依不舍说下次还要再来访问,张晓陵夫妇异口同声欣然答应好的,,晓陵还特地招呼他夫人去楼上找照片给我看,并在我们临告别时,专门送了我两张他们在美国夏威夷看读大学的女儿时在海边的照片.[征得他们的同意一并发表在此报仅供欣赏]
[此文及照片曾发表于江苏科技报社<车友生活>周报,在此已有修改更正,本文仅供父老乡亲茶余饭后欣赏,欢迎多提宝贵意见]][l][/sell]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