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980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9-6-16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楼主 |
发表于 2009-8-31 1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
1月,中共来安县委创设《来安报》社。4月1日,《来安报》发刊。7月5日,国家主席刘少奇为《来安报》题写报名。
3月20日至23日,中共来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春,来安县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半塔水电站在半塔龙潭河西岸建成;由于水力不足,电压较低,不久停办。
5月26日下午4时许,全县有8个乡遭受冰雹、暴雨袭击,农田受灾76660亩,重灾地区房屋倒塌642间,59人被砸致伤。
5月29日至6月3日,来安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夏,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来本县视察工作。
8月,来安县气象站建成。
9月,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县98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合并成立为14个人民公社,原22个行政乡(镇)撤销,实行政社合一。
是月,来安县初级中学改为安徽省来安中学,并增设高中班。
是月,供销合作社系统并入国营商业,变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
10月,为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全县98%适龄公民加入民兵组织。
10月,开始续建半塔烈士纪念塔;1960年,该塔建成。原新四军军长陈毅为纪念塔亲笔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64年5月1日,原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为半塔烈士纪念碑撰写了碑文。
是月,本县组织2万多名民工参加津浦铁路复线建设工程。
是月,屯仓水库、练山水库相继兴建,数万名劳力投入施工。
是月,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开始对疟疾、头癣、丝虫、钩虫等4种地方病进行普查普治。
是月,全县集中几千名劳力在县城南门外用土高炉炼铁,动员数万名民工从天长县冶山挑运矿石,为时数月,结果一无所获。
冬,全县选派300多名有水稻生产经验的干部和农民赴淮北灵璧县帮助种植水稻。
是年,全县掀起大办工业高潮,各部门先后办厂百余个,产品多数质次价高。
是年,在兴修水利中大搞“车子化”,全县大批树木被无偿砍伐。
是年,因农业劳力参加大炼钢铁和兴修水利,秋季粮食未能及时收割,丰产而未获丰收。
是年,浮夸风盛行,汊河公社虚报温楼大队楼西生产队水稻丰产田产量为亩产11534.5斤,登上安徽日报头版头条。因受浮夸风影响,当年全县统购了过头粮。
是年,本县掀起学科学、学哲学热潮。同年3月,中国科协在来安召开南方11个省科普现场会,来安县荣获“科普之乡”称号。
是年,商业部门对地方工业产品实行统购包销,1959年继续实行。因不适销和质次价高,损失数百万元。
是年,县人民委员会拨款2万元,在张山公社孙家港建立烈属敬老院。
是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在全县1960个生产队建立集体食堂,实行以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起伙制度。
是年,本县八种反动道会违法恢复活动,发展道徒1421人,经过政策教育,纷纷退道。广大公社大刀会主动交出大刀20把。
是年,来安县第一支社办电影放映队——半塔电影队成立。
是年,县机械厂以自制蒸气机代替锅炉使用,因无压力表,发生爆炸,1人被炸死,3人被炸伤。
1959年
1月,由本县220名民兵组成基干民兵营赴嘉山县三界参加解放军○九七○部队举行的军事演习。
春,在全国农业会议上,来安县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农业千斤县”奖状(实际上,1958年来安县粮食平均亩产只有244斤)。
同期,大面积引进种植马尾松。
6月,雨水稀少。至8月,全县受旱农田347100亩。
夏,来安县种子站成立。1979年该站改为种子公司。
9月,开展第一次全县土壤普查。
秋,在全县党内外干部中开展“反右倾”斗争,一部分干部受到不应有的处理。在此影响下,浮夸风继续盛行,再次购了过头粮,农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同期,机关、社队种小麦丰产田,挖地2尺深,施肥千担,每亩下种60—100斤,结果失败。
10月1日,本县举办国庆10周年成就展览。
是年,本县抽调民工2万多人,投资21万元,参加滁(县)天(长)铁路兴建工程。1960年该工程停工。
1960年
2月4日,屯仓水库工地雷官公社黄桥大队工棚因民工烤火引起火灾,20人被烧死,5人被烧伤。 2月27日至29日,中共来安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2月,《红旗》杂志第三期刊登题为《来安县是怎样组织和坚持工农群众学理论的》文章,署名刘万邦(其时为中共来安县委第一书记)。
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28名下放干部来本县参加基层工作和劳动锻炼。
春,本县农村部份地区群众因为过度饥饿患发浮肿病和子宫脱垂病,饿死人的现象也有发生。4、5月间,县委采取紧急措施,除尽可能地发放部份救济粮外,另抽调109名医务人员赴农村免费救治因饥饿而造成的万余名危重病人。
5月1日,本县民兵先进单位代表赴京出席第一次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国防部的奖励。
是月,施官公社因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应邀选派代表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
是月,县人民银行施官营业所会计黄振声因犯贪污罪被依法处决。
8月,为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干部队伍,县精简下放干部155人到基层任职。
秋,在机关、企业中开展第二次“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运动,时称“新三反运动”。
10月14日,县委“摘掉右派分子帽子领导小组”成立,开始纠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误。至1964年,83人平反,9人“摘帽”。1965年此项工作停止。
冬,县委组织各级干部揭发批判“五风”(共产风、强迫命令风、浮夸风、生活特殊化风和瞎指挥风),并开展经济退赔活动,次年农忙前此项工作结束。
同期,全县各生产队的集体食堂除烟陈公社姜渡大队蔬菜生产队的自愿保留外,其余全部解散。
是年,储茂农业中学因办学成绩显著,应邀派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
1961年
1月15日,中共来安县委召开五级干部扩大会议,公开检查自1958年以来县委所犯“五风”错误。
是月,《来安报》停刊。
3月,中共蚌埠地委、蚌埠专署撤销。中共来安县委、来安县政府仍划归中共滁县地委、滁县专署领导。
3月,为贯彻省委《包工包产责任制试行办法》,县委在全县推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按人承包,超产归己”(俗称“责任田”)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办法。
8月25日至27日,来安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是年,在1958年“大跃进”,中兴办的工业企业90%以上调整停办。
是年,为减少城镇商品粮供应量,开始精简城镇人口;至1964年,全县共下放城镇户口13000多人。
是年,对农村生产队里的无依靠的老、弱、孤、残者由生产队负责实行“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
1962年
1月,县农业拖拉机站成立。 7月,体委、文教局、妇联和团委联合举办全县游泳比赛。
10月,南京军区后勤部来县开垦汪波荡荒滩,建立汪波荡军垦农场。
11月6日,县手工业管理局火药厂工人违章吸烟引起火药爆炸,1人受伤,9人死亡,房屋财产全毁。
是年,县委精简职工领导小组成立。至1963年,先后精简下放干部293人,精简1958年以来吸收的新职工1274人。
1963年
2月,本县在施官、大余郢两公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试点。次年1月,此项运动在全县开展,3月底结束。
3月,在全县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
4月7日,屯仓、大余郢、半塔、玉明、兴隆等公社部分地区遭受雹灾。
6月1日,来安县邮电局开始办理无线电报业务。
夏,在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厉行增产节约,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
9月,全县疟疾流行,县卫生部门在大余郢、雷官两地最早检出恶性疟疾原虫。
10月5日至10日,来安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是月,来安县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站成立。
是年,1961年推行的责任田办法受到批判,全县所有生产队重新恢复集体生产,按工分计酬。
是年,来安县鱼苗场人工繁殖鳙鱼、鲢鱼鱼苗试验成功。
1964年
春,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县委组织大批社、队干部数次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
7月1日零时,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269654人。
是月,本县第一条高压线,南京热电厂至张堡线路建成,命名为“热张线”。自此,本县南部圩区农田开始用上电力。 秋,来安县电犁站在张堡建立。
冬,本县100多名干部赴全椒县参加“四清”试点工作;这批干部又于1965年秋转赴定远县。
1965年
是月,国营三城电力排灌站开始兴建。10月又开始兴建国营九连圩电力排灌站。两电站分别于1966年12月和6月竣工。
4月,县委组织基层干部200多人赴安庆参观学习红花草等绿肥种植技术。
是月29日,实验小学教师曹宗舜在对河桥为抢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次年,曹被追认为烈士。
7月17日,供销合作社文山营业组营业员在晚间灌酒时,在坛口点火照明引起火灾,烧死2人,烧伤1人,损失财产数千元。
12月18日至21日,来安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是年,本县首次引进奶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