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收起左侧

来安县历史大事记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09-8-30 2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对了解我们是哪里来的,要往哪里去,有很大的帮助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77 天

连续签到: 23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8-31 06: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历史上还出过不少名人名事呢。现在来安也有不少名人,50年后也可以说是历史上的名人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8-31 08: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月?日
来安县历史大事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45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09-8-31 16: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绕头脑子,不是很懂~~

听说来安四个井的故事,谁知道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09-8-31 18: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到来安县志里才能看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9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09-8-31 18: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建国后的大事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19: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1950年
  春,流脑、天花流行,县人民政府组织力量抢救患者,并开展全面防治,使疫情得到了控制。
  同期,春荒,县人民政府拨出救济粮334.69万斤,贷粮7万斤,贷种25万斤。
  5月,开展《婚姻法》宣传月活动。
  9月,地、县派出工作队,在全县农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是月,本县第一个农场——县示范农场建立;1972年改为棉花原种场。
  是月,水稻稻苞虫大发生。
  11月,发动全县群众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至1951年10月结束,一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被镇压或被判刑。
  冬,开展抗美援朝运动,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是年,在自治、自养、自传三自方针指导下,施官基督教徒傅定臣、许有庆在常庄设立家庭聚会处,恢复传教活动。1966年“文化革命”开始后,活动停止。
  1951年
  春,全县土地改革工作结束。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共没收和征收地主、富农土地52.42万亩,没收地主房屋66765间、耕牛1206头、农具7323件、粮食77.35万斤。全县的贫雇农分到了土地和财产,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春,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号召,本县人民捐款15万元购买飞机大炮。
  5月1日,本县8万人参加游行,声讨美国侵略朝鲜人民共和国的罪行。
  8月2日,在县城北门外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对137名反革命分子进行宣判,其中26人被处决。
  是月,首次引进小麦良种。
  是月,创办来安县卫生院。该院1956年改称来安县人民医院。
  9月,来安电厂建成投产,县党政机关和县城部分居民开始用电照明。
  秋,开展土地改革复查工作,该项工作于1952年春天结束。
  10月29日,来安县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会上宣布成立来安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是月,在县城举办来安县第一届运动会。
  12月12日,县人民政府对冬季治螟工作做出部署,全县掀起治螟高潮。
  是年,中苏友好协会来安县分会、来安县抗美援朝分会先后成立。
  1952年
  1月至3月,在机关、企业中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有33名干部、职工因贪污受到行政处分。此后,又在私营工商企业中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2月,县老残孤儿教养院开办,院址设在严家圩子。
  春,在全县开展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至年底,全县共组织起,临时互助组1634个、常年互助组397个,参加农户15783户、6340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34%。同年又示范成立大余郢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5月,因雨水过多,气候时冷时热,小麦赤霉
病普遍发生,发生地区平均每亩减收24%。
  6月8日,本县城区、施官、大英等地遭受龙卷风袭击。
  是月,开展第二次肃毒活动,鸦片烟害至此禁绝。
  是月,本县部份地区出现蝗虫,经组织捕杀,未酿成重大灾害。
  是月,全县105所私立、民办小学转为公办小学,138名私立、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9月,来安初级师范开办。
  是月,新安小学开办附属幼儿园。1955年该园独立设置,称新安幼儿园;1980年改称来安县示范幼儿园。
  是月,来安县收音站成立;1956年该站改建为来安县广播站。
  是月,来安县第一次物资交流大会召开。
  冬,本县派民工5000人到嘉山县泊岗参加治理淮河工程。1953年冬,派出第二批民工。
  1953年
  3月,来安县汽车站建立。
  4月,滁(县)——来(安)公路开始通行客车。
  是月,在全县推广合式秧田,小株密植,落谷稀水稻种植法。
  5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在小麦收获时,利用穗选,块选、场选等方法开展选种工作。
  夏,来安县邮电局开办有线电报业务。
  9月,来安县工商界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来安县工商联合会。
  11月,开始实行粮、油计划收购和供应。
  12月,中共来安县委组织干部学习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2月,一架人民解放军军用飞机,在县境今磁山乡境内坠毁,驾驶员钟殿喜为保护高冲小学来不及跳伞而牺牲。
  是年,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试点工作在水口集展开。
  是年,来安县第一次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召开。
  是年,本县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211386人。
  是年,开始在全县推广使用化肥,当年销售化肥16吨。
  是年,雨水失调,大面积发生水稻螟虫,稻苞虫。
  是年.实行生猪派购。
  是年,在新河、清水、广佛、王来、汊河等5乡建立第一批信用合作社。
  1954年
  1月,县委制定《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规划》,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全县发展初级农业合作社。至年底,全县共组织初级农业合作社64个,入社1231户,占全县农业户2.4%。
  春,首次引进棉花良种。
  4月,来安县第一座机械排灌站——千里松抽水机站建成。
  6月17日,合肥至六安一带发生5.25级地震时,本县房屋门窗有震动。
  6月30日至7月4日,来安县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国家规定,来安县人民政府改称来安县人民委员会。
  7月1日,连降暴雨672毫米,县委抽调大批干部投入抗洪斗争。这次洪水,破沉圩口120座,19.7万亩农作物受损(其中15.8万亩绝收),1755间房屋倒塌,47900人受灾。水灾后,政府组织灾民以各种形式进行生产自救,并发放救济粮2544万斤,救济款90万元,棉衣2347套。
  9月,开始对棉布实行计划供应。
  是年,贯彻《选举法》,全县开展普选工作。
  是年,在回民居住较集中的施官贾龙开办伊斯兰小学。
  是年,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工资改革,由包干制改为工资制,1955年工资改革结束。  1955年
  3月1日,国家发行新人民币,新币1元兑换老人民币1万元。
  5月29日,施官粮治保管员徐国柱,误将一桶桐油当作麻油发至门市部销售,造成100多人食后沤吐腹泻;责任者徐国柱被逮捕判刑。
  8月,在全县农村中开始批判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所谓“小脚女人走路”的右倾保守思想。
  秋,在全县职工中开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1957年底,运动结束。
  12月,开始贯彻国家颁布的《兵役法》。
  是年,本县开始试种双季稻,实行水稻一年两熟制。
  是年,省电影放映大队第四十四小队进驻来安县,开始在县城放映电影。
  1956年
  1月,中共滁县地委、滁县专署撤消,中共来安县委、来安县政府划归中共蚌埠地委、蚌埠专员公署领导。
  2月14日,县人民委员会召开群众大会,庆祝新安镇私营工商业全面实现公私合营和合作化。
  3月15日至20日,第一届工人代表大会召开。
  是月,首次开展全民“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活动。
  春,通过贯彻中共中央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全县629个初级农业社和所有互助组合并成立起97个(后改为98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5月10日至15日,中国共产党来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是月,小麦杆锈病大面积发生,受害面积11.54万亩,普遍减产6~8成。
  是月,来安县第一座水库——石塘罗水库建成。
  是月,全县私营工商业全面实现合作化。
  6月20日至23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来安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9月,殿发乡指导员骆腾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赴京参加会议。
  11月,来安县首次初等学校优秀教师代表大会召开。
  是年,在全县开展第一次烈士普查。
  是年,县劳动模范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
  是年,县防疫站和县妇幼保健站建立。
  1957年
  1月24日至26日,来安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5月1日,来安县第一个正规演出场所——来安剧场建成。
  6月中旬,县境北部有8个乡138个生产队遭受雹灾。
  是月,开展干部整风运动,继而开展“反击资产阶级右派”的斗争。1958年春运动结束,全县共划定右派分子219人。
  7月下旬,一架民用飞机飞临水口乡上空时,遭遇暴风,坠毁在该乡河西圩内,机上13人全部罹难。
  秋,来安县第一个林场——国营长山林牧场在半塔西北山区建立。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1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
  1月,中共来安县委创设《来安报》社。4月1日,《来安报》发刊。7月5日,国家主席刘少奇为《来安报》题写报名。
  3月20日至23日,中共来安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春,来安县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半塔水电站在半塔龙潭河西岸建成;由于水力不足,电压较低,不久停办。
  5月26日下午4时许,全县有8个乡遭受冰雹、暴雨袭击,农田受灾76660亩,重灾地区房屋倒塌642间,59人被砸致伤。
  5月29日至6月3日,来安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夏,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来本县视察工作。
  8月,来安县气象站建成。
  9月,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全县98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合并成立为14个人民公社,原22个行政乡(镇)撤销,实行政社合一。
  是月,来安县初级中学改为安徽省来安中学,并增设高中班。
  是月,供销合作社系统并入国营商业,变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
  10月,为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的号召,全县98%适龄公民加入民兵组织。
  10月,开始续建半塔烈士纪念塔;1960年,该塔建成。原新四军军长陈毅为纪念塔亲笔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64年5月1日,原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为半塔烈士纪念碑撰写了碑文。
  是月,本县组织2万多名民工参加津浦铁路复线建设工程。
  是月,屯仓水库、练山水库相继兴建,数万名劳力投入施工。
  是月,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立,开始对疟疾、头癣、丝虫、钩虫等4种地方病进行普查普治。
  是月,全县集中几千名劳力在县城南门外用土高炉炼铁,动员数万名民工从天长县冶山挑运矿石,为时数月,结果一无所获。
  冬,全县选派300多名有水稻生产经验的干部和农民赴淮北灵璧县帮助种植水稻。
  是年,全县掀起大办工业高潮,各部门先后办厂百余个,产品多数质次价高。
  是年,在兴修水利中大搞“车子化”,全县大批树木被无偿砍伐。
  是年,因农业劳力参加大炼钢铁和兴修水利,秋季粮食未能及时收割,丰产而未获丰收。
  是年,浮夸风盛行,汊河公社虚报温楼大队楼西生产队水稻丰产田产量为亩产11534.5斤,登上安徽日报头版头条。因受浮夸风影响,当年全县统购了过头粮。
  是年,本县掀起学科学、学哲学热潮。同年3月,中国科协在来安召开南方11个省科普现场会,来安县荣获“科普之乡”称号。
  是年,商业部门对地方工业产品实行统购包销,1959年继续实行。因不适销和质次价高,损失数百万元。
  是年,县人民委员会拨款2万元,在张山公社孙家港建立烈属敬老院。
  是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在全县1960个生产队建立集体食堂,实行以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起伙制度。
  是年,本县八种反动道会违法恢复活动,发展道徒1421人,经过政策教育,纷纷退道。广大公社大刀会主动交出大刀20把。
  是年,来安县第一支社办电影放映队——半塔电影队成立。
  是年,县机械厂以自制蒸气机代替锅炉使用,因无压力表,发生爆炸,1人被炸死,3人被炸伤。
  1959年
  1月,由本县220名民兵组成基干民兵营赴嘉山县三界参加解放军○九七○部队举行的军事演习。
  春,在全国农业会议上,来安县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农业千斤县”奖状(实际上,1958年来安县粮食平均亩产只有244斤)。
  同期,大面积引进种植马尾松。
  6月,雨水稀少。至8月,全县受旱农田347100亩。
  夏,来安县种子站成立。1979年该站改为种子公司。
  9月,开展第一次全县土壤普查。
  秋,在全县党内外干部中开展“反右倾”斗争,一部分干部受到不应有的处理。在此影响下,浮夸风继续盛行,再次购了过头粮,农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同期,机关、社队种小麦丰产田,挖地2尺深,施肥千担,每亩下种60—100斤,结果失败。
  10月1日,本县举办国庆10周年成就展览。
  是年,本县抽调民工2万多人,投资21万元,参加滁(县)天(长)铁路兴建工程。1960年该工程停工。
  1960年
  2月4日,屯仓水库工地雷官公社黄桥大队工棚因民工烤火引起火灾,20人被烧死,5人被烧伤。  2月27日至29日,中共来安县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
  2月,《红旗》杂志第三期刊登题为《来安县是怎样组织和坚持工农群众学理论的》文章,署名刘万邦(其时为中共来安县委第一书记)。
  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28名下放干部来本县参加基层工作和劳动锻炼。
  春,本县农村部份地区群众因为过度饥饿患发浮肿病和子宫脱垂病,饿死人的现象也有发生。4、5月间,县委采取紧急措施,除尽可能地发放部份救济粮外,另抽调109名医务人员赴农村免费救治因饥饿而造成的万余名危重病人。
  5月1日,本县民兵先进单位代表赴京出席第一次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国防部的奖励。
  是月,施官公社因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得好,应邀选派代表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
  是月,县人民银行施官营业所会计黄振声因犯贪污罪被依法处决。
  8月,为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干部队伍,县精简下放干部155人到基层任职。
  秋,在机关、企业中开展第二次“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运动,时称“新三反运动”。
  10月14日,县委“摘掉右派分子帽子领导小组”成立,开始纠正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误。至1964年,83人平反,9人“摘帽”。1965年此项工作停止。
  冬,县委组织各级干部揭发批判“五风”(共产风、强迫命令风、浮夸风、生活特殊化风和瞎指挥风),并开展经济退赔活动,次年农忙前此项工作结束。
  同期,全县各生产队的集体食堂除烟陈公社姜渡大队蔬菜生产队的自愿保留外,其余全部解散。
  是年,储茂农业中学因办学成绩显著,应邀派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
  1961年
  1月15日,中共来安县委召开五级干部扩大会议,公开检查自1958年以来县委所犯“五风”错误。
  是月,《来安报》停刊。
  3月,中共蚌埠地委、蚌埠专署撤销。中共来安县委、来安县政府仍划归中共滁县地委、滁县专署领导。
  3月,为贯彻省委《包工包产责任制试行办法》,县委在全县推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按人承包,超产归己”(俗称“责任田”)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办法。
  8月25日至27日,来安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是年,在1958年“大跃进”,中兴办的工业企业90%以上调整停办。
  是年,为减少城镇商品粮供应量,开始精简城镇人口;至1964年,全县共下放城镇户口13000多人。
  是年,对农村生产队里的无依靠的老、弱、孤、残者由生产队负责实行“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
  1962年
  1月,县农业拖拉机站成立。  7月,体委、文教局、妇联和团委联合举办全县游泳比赛。
  10月,南京军区后勤部来县开垦汪波荡荒滩,建立汪波荡军垦农场。
  11月6日,县手工业管理局火药厂工人违章吸烟引起火药爆炸,1人受伤,9人死亡,房屋财产全毁。
  是年,县委精简职工领导小组成立。至1963年,先后精简下放干部293人,精简1958年以来吸收的新职工1274人。
  1963年
  2月,本县在施官、大余郢两公社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试点。次年1月,此项运动在全县开展,3月底结束。
  3月,在全县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
  4月7日,屯仓、大余郢、半塔、玉明、兴隆等公社部分地区遭受雹灾。
  6月1日,来安县邮电局开始办理无线电报业务。
  夏,在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厉行增产节约,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和反对官僚主义的“五反”运动。
  9月,全县疟疾流行,县卫生部门在大余郢、雷官两地最早检出恶性疟疾原虫。
  10月5日至10日,来安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是月,来安县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站成立。
  是年,1961年推行的责任田办法受到批判,全县所有生产队重新恢复集体生产,按工分计酬。
  是年,来安县鱼苗场人工繁殖鳙鱼、鲢鱼鱼苗试验成功。
  1964年
  春,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县委组织大批社、队干部数次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
  7月1日零时,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为269654人。
  是月,本县第一条高压线,南京热电厂至张堡线路建成,命名为“热张线”。自此,本县南部圩区农田开始用上电力。  秋,来安县电犁站在张堡建立。
  冬,本县100多名干部赴全椒县参加“四清”试点工作;这批干部又于1965年秋转赴定远县。
  1965年
  是月,国营三城电力排灌站开始兴建。10月又开始兴建国营九连圩电力排灌站。两电站分别于1966年12月和6月竣工。
  4月,县委组织基层干部200多人赴安庆参观学习红花草等绿肥种植技术。
  是月29日,实验小学教师曹宗舜在对河桥为抢救落水儿童不幸牺牲。次年,曹被追认为烈士。
  7月17日,供销合作社文山营业组营业员在晚间灌酒时,在坛口点火照明引起火灾,烧死2人,烧伤1人,损失财产数千元。
  12月18日至21日,来安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是年,本县首次引进奶牛。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19: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1966年
  2月,开展“向焦裕禄学习,做一个好干部”活动。
  3月,《语录》首次在本县发行。
  6月7日上午,中共来安县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下午,县委在今青少年电影院和来安剧场召开2000人大会,宣读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有关文件。
  是月13日,县委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布置把干部划为“左、中、右”三种人,并对第三种人进行批判。与此同时,派出工作组20多个,进驻文教、卫生系统各单位。
  7月13日,根据县文化革命办公室部署,全县小学教师集训班在来安县城举办,学习班历时两个月。在参加集训的教师中,55.9%的人受到点名批判。
  8月27日,来安中学学生“红卫兵”组织成立,县文化革命办公室颁发了“红卫兵”证书。随后,县直机关及全县各中学相继成立了“红卫兵”组织。
  9月,全县所有中学“停课闹革命”。
  是月,城乡“红卫兵”大张旗鼓的开展所谓“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旧风尚)”活动,许多文化古迹和绘有龙凤花鸟图案的物品遭到破坏,县扬剧团价值万元的古戏装及道具被来安中学“红卫兵”焚毁。
  11月初,应上级通知,首批100多名红卫兵(学生)赴北京接受毛泽东主席检阅。
  是月下旬,本县“红卫兵”开始外出串联“闹革命”。几个月里,县委共发放串联经费11万多元,粮票数万斤。
  12月初,本县各种名称的造反派组织相继成立。来安中学一学生贴出第一张“炮轰来安县委”大字报,提出揪斗“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之后,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和所属各级机关、企业、学校的领导人开始被批斗,秩序一片混乱。
  是年,发生百年未有大旱,全年降雨561.8毫米,7~10月,月最高降雨量仅35毫米。县内36座水库和两万多口塘坝全部干涸,23个公社120个大队饮水发生困难,37万农田受灾:其中有23万亩作物干枯绝收。
  1967年
  1月5日,十多个造反派组织联合在县体育场召开万人大会,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是月14日,县委、县人委领导人被当作“走资派”第一次被造反派拉上街游斗。
  是月15日,县直机关13个造反派组织联合成立“来安县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联络委员会”,取代了县委文化革命办公室。
  3月1日,由县人民武装部牵头组建的县级领导机构“来安县革命生产委员会”成立。21日,该机构改称“来安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
  3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6551部队部分干部、战士进驻本县,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与县人民武装部联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安县支援无产阶级革命左派联络处”。
  5月8日,对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实行军事管制。
  7月,县直机关各造反派组织由于在确认县委、县人委两位主要领导人是否都属“走资派”的问题上观点不一,因而分裂为两大派,先后成立“来安县革命造反派联络站”(简称“站”派)和“来安县革命造反派指挥部”(简称“部”派)。此后,两派组织经常分别揪斗县委、县人委两位领导人。
  8月10日,造反组织少数人从屯仓水库抢夺护库机枪1挺、步枪8支、子弹千余发准备武斗,被县人武部强行收回。
  是月22日夜,芜湖“联总”造反派多人,从滁县瑯琊山乘汽车窜至本县,闯入公安局、武警中队、人民武装部等处抢劫枪支末遂。
  9月26日,本县两派造反派组织为响应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大联合”的号召,联合成立了“来安县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大联合委员会”,(简称“大联委”),此后,派性活动并未终止。
  是年,连续干旱,受灾面积27.7万亩,其中14.3万亩损失八成,14.3万亩损失五成。
  1968年
  2月下旬,解放军6535部队,滁县军分区“支左”人员进驻来安接替“支左”工作,6551部队支“左”人员离县。
  6月,县“五·七”领导小组成立,主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
  7月,两派造反派组织之间的斗争处于尖锐化状态,双方各自准备武器,以备对方发动武斗。
  8月12日,“造反派大联合委员会”全部成员赴省参加“促红会”,酝酿成立来安县革命委员会。
  是月16日,来安县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由军队领导干部、地方领导干部、原两派造反派组织代表19人组成。
  是月下旬,机关、企业、学校开始“清理阶级队伍”,县革命委员会派出贫下中农宣传队、工人宣传队、军队宣传队到县区部分单位协助工作。在“清理阶级队伍”中,一批有一般历史问题并已作过结论的干部、职工被当作坏人进行错误批斗。
  是月,首批初、高中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至1977年,来安先后下放初、高中毕业生3372人,接收安置上海、马鞍山等地知青4806人。
  9月17日,县革命委员会群众专政指挥部成立。公社、大队和各单位均成立“群专队”或“群专组”,关押和批斗“清队”中被审查的干部、群众和原定的五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分子),并对其中一部分人进行打骂逼供。
  是月,本县首次繁殖玉米自交系,并配制单、双交玉米成功。
  是月,东寺港五·七干校和练子山五·七干校建立,100多名县直机关干部下放到两所干校劳动。
  是月,复兴公社何塘生产队老农夏德海试验“露天泥麦堆”储种法获得成功。
  11月11日,来安县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
  是月,蚌埠医学院、省立医院及滁县地区医院先后向本县派出9个医疗队。
  12月,根据河南省灵宝县机构改革的做法,县革命委员会撤销14个局级单位,连同财贸企业一起合并成立“十大站”。
  冬,本县3万多劳力赴江苏六合县参加皂河程桥切湾工程;次年3月,工程竣工。
  是年,第二次下放城镇户口,全县共下放5000多人。
  1969年
  1月8日,原两派造反派组织负责人及部份中层干部近百人赴省参加“万人学习班”,揭“阶级斗争盖子”、“斗私批修”。
  是月,全县农村开始推行合作医疗(1979年合作医疗制度相继停办)。
  4月,中共来安县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成立,党组织开始恢复工作。  7月1日起连续降雨22天,平均雨量531毫米,破圩69座,圩区10个公社81个大队受灾,13人被淹死,2612间房屋倒塌,13,1万亩农田遭灾。
  9月13日,新安花炮组工人违章操作引起火药爆炸,2人死亡,6人受伤,财产全毁。
  是月,曾被当作“走资派”批斗的县委、县人委领导人和中层干部大多数被宣布“解放”。
  是月,本县委参加开挖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的首批民工5万人抵达和县,至1971年冬,本县民工参加这一工程的共有四批、7万多人次,完成土方330多万立方米。
  11月初,解放军6535部队支“左”人员离县。
  年底,开始纠正灵宝县机构改革的办法,县革命委员会分期撤销所辖各“站”,至1976年全部恢复原行政体制。
  1970年
  春,“一打(打击现行反革命分子)三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运动和深挖“5·16”反革命阴谋集团的斗争在全县相继展开,至1972年结束。
  夏,国家废除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考试入学制度,实行免试推荐入学,本县遵照办理。
  7月16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全县青少年游泳表演在陈郢水库举行。
  12月26日,南京军区空军部队高炮十八师支“左”人员抵县,至1973年先后撤回。
  是年,3、4月雨少,入夏旱情加剧,11.55万亩农田受灾。
  是年,广大公社改冬沤水田种麦试验成功,第一年增收小麦40万斤。后此法在全县推广。
  是年,来安县“五·七”大学在水口河西圩农场开办,学校分设农机、农技、卫生、兽医4个专业班。
  是年,全县职工田径运动会和民兵篮球赛在县城举行。
  是年,第一次在下放满两年的知识青年中招生、招工和征兵;此项工作至1979年结束。
  是年,本县造船厂制造的第一艘木质拖轮下水,滁县地区交通局将该船命名为“滁拖1号”。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09-8-31 19: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71年
  春,原两大造反派组织骨干成员及部分县直单位干部200余人在党训班参加整风学习,重点抓“5·16坏头头”。
  夏初,雨水过多,小麦粘虫大量发生。麦苗抽穗时,连日阴雨,小麦相继发生赤霉病。午收期间,又连续降雨20余日,麦烂成灾,全县小麦普遍减产。
  6月16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来安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了中共来安县第四届委员会。自此,从1967年起中断了的县委工作恢复正常。
  10月17日,县委在来安剧场召开行政18级以上党员干部会,传达中共中央9月18日发出的文件,通报林彪9.13叛国出逃事件的真相。会后,逐步向全体党员、干部和全县人民传达。
  冬,调集5万名劳力治理来河,共施工三个工期,1976年工程结束,新开挖人工河道38.6公里。同期,施河疏浚工程开始施工,1972年春竣工,治理中下游河道16公里。
  是年,一起重大反革命案——白党案被破获。1972年2月5日,该案首犯苏顺武在县城东门外对河桥旁被处决。
  是年,全县1300余名合同工转为正式工。
  是年,县砖瓦厂将旧式砖瓦窑改建为本县第一座(20门)轮窑。
  1972年
  2月,来安县水稻良种场在水口公社渡口大队附近建立。
  3月,本县第一座水泥厂——来安县水泥厂在八石山建成投产。
  6月至8月底,连降暴雨,1258个生产队受灾,积涝农田72200亩,倒塌房屋4748间,14人受伤,4人被洪水淹死。
  7月,相官公社胡圩大队出土玛瑙碗1只,经省有关部门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9月,县委在广大公社召开水田改沤种麦现场会,当年全县24万亩水田改沤种麦。至此,本县基本上不种绿肥。
  是月,全县2万亩松林发生松毛虫,虫口密度1000条/株,虫株率100%,采取农药喷洒救治。
  是年,县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
  是年,在“小学不出队,中学不出公社”的口号下,全县小学纷纷增设初中班,公社初级中学纷纷增设高中班。
  1973年
  春,平阳、红丰两座水库先后建成。
  7月至9月上旬,40多天降雨8.2毫米,6.78万秋作物受旱,减产严重。
  11月,来安县化肥厂兴工;1975年3月2日竣工投产。
  是月,来安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成立。
  是年,松毛虫再度发生,虫害面积2.1万亩,县革命委员会投资6.59万元,组织领导有关社队,林场投入人工13290个,施用农药8.82吨,终将虫害扑灭。
  1974年
  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批林批孔”斗争。
  6月,开展“评法批儒”活动。
  7月,月底大雨,全县受灾农田7.9万亩。屯仓、平阳、红丰水库溢洪,滁河最高水位11.31米。
  9月,来安县聋哑学校在水口开办。1976年该校迁至县城西南今校址。
  是年,本县国营林场和社队林场派员到湖北广济县、湖南林洲市学习杉木造林技术。回县后,在全县相继营造了大面积水杉、池杉和杉木林。
  是年,县委组织工作队在全县城乡分期分批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977年底,该项工作停止。
  是年,来安县民兵指挥部成立,1976年撤销。
  是年,全县27个公社,除广大公社外,社社通车,其中23个公社晴雨无阻。
  1975年
  1月,张山公社东风民兵排排长陈玉梅(女)作为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赴京参加会议。
  2月16日,水口轧花厂将刚出榨的棉饼堆码入库,造成自燃起火,烧毁财产近万元。
  5月30日,半塔、复兴、舜山、龙山4个公社遭受雹灾,冰雹大者3.1公斤,小的如樟脑丸。庄稼受损,半塔公社有40人被冰雹砸伤。
  6月3日,部份社队遭受龙卷风袭击,人畜均有损伤。
  7月14日,水口公社汪郢渡口一只渡船因违章超载27人而沉没,船上48人全部落水,9人死亡。
  8月,半塔革命纪念馆兴工,12月建成。
  是月15日至18日,因受四号台风影响,4天中,县城、杨郢、屯仓分别降雨678.2毫米、866.2毫米和540.6毫米,陈郢水库堤坝决口。大水发生后,南京舟桥部队连夜赶来抢险,中共安徽省委派飞机来灾区空投食品。这次洪水造成22个圩破沉,42304间房屋倒塌,22.3万人受灾,41人被洪水淹死,受灾农田277740亩,减产1.6亿斤。全县85000人投入抗洪。水灾后发放救济款41.26万元,救济粮3493万斤及其它大批物资。
  12月,县粮食局应邀派员在全国粮食科技情报会上介绍了本县“露天泥麦堆”储种法。
  是年,全县11.7万亩农田发生小麦线虫,减产117万斤。同年8月,水稻白叶枯病流行,成灾面积14.67万亩,减产1127万斤。
  是年,来安地震台建立。
  是年,来安县殡仪馆在县城北门外建成。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