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948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9-6-24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7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解“三农”难题,这中间,关键的是减少农民,跳出“三农”看“三农”,使更多农民走入城市、走入非农产业,然后,农村人口少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化学化、生物化、标准化就可推行了,农民的整个收入状况、生活质量就提升了,城乡就趋于一体化了。
这中间,在政策引导下,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城市或就近转化为非农业生产者,也就是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群体。
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对国家长远发展有利,对农民工及其家属眼界的开阔、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中央和地方进入新世纪以来有很多的政策措施都是为着保障“农民工”群体的利益、引导其合理流动、积极创业就业的。在调整社会结构方面成效显著。
这中间,各级党委都要着眼于为农民工做实事。农民工最关心的实事是:工作的稳定性、工资的及时支付;享受到所在城市市民的各种待遇尤其是子女就近入学。
围绕这两大方面,河北省政府今年以来,做了几件实实在在、深得民心的事情:引导各地各级相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农民工就业,通过接洽用工需求、把返乡农民工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去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返乡农民工中的90%已重新外出就业;通过出台支持性的市场准入、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政策,全省创业农民工已达18.3万人,创办企业13.2万家,吸纳就业100万人;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放宽了农民工进城落户条件,近两万名农民工及其亲属成为“城里人”;通过出台城市中小学就近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政策,使19.18万名农民工的孩子得以在县镇以上城市的中小学就读,其中在设区市城区内就读的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达到9.41万人。
此外在农民工的医保方面也有妥善的由农民工自主选择的保障措施(加入新农合还是加入城市的医保?)。这些实事,受到农民工欢迎,也得到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督察组的充分肯定。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促进作用。
期待这种导向进一步深化及在更大范围内不断拓展,使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