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会刺绣
前几天在朋友的画廊看到一幅手工刺绣“富贵牡丹图”,想起了妈妈也会刺绣的。
小时候看到家里有一本奇怪的“书”,层层叠叠大的套小的套装起来,做的结实考究。“书”的外表是花布装裱的,内层是牛皮纸叠成的精巧小格格,大格套小格,一层一层都可以展开或折叠,绝不会乱。这本“书”是不识字的妈妈的专用,它是用来盛刺绣、布鞋的图样的。真的要佩服制作者手工精湛、构思奇妙,这样的物件儿也只有我们心思缜密技艺超群的中国古人能够做得出来。光看着它,就知道能绣出多么精致华美的作品了。 我们小孩子可不知道这本“书”是做什么的,只是妈妈不允许我们乱碰。我很弟弟忍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壮了胆子从很高橱顶上偷偷拿下来翻看。爸爸告诉我们它的用途后,我才知道家里还藏着这么一位会绣花的“能工巧匠”。我当时不信,认为只有电视里的千金小姐才会伸出嫩葱般的纤纤玉指绣出朵朵娇艳的花儿和翩翩欲飞的彩蝶。记得妈妈当时很自豪的手一划:“不信你妈妈也会?我们家的这些枕头帐沿屏风哪一件不是你妈妈亲手绣的?只是因为你们俩孩子我没时间安心坐下来绣了。” 妈妈不是大家闺秀,不是小家碧玉,她学刺绣不是像中国古代出身名门的女子那般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与情趣,这可能是当年她这样的农村女孩一种消闲娱乐方式吧。妈妈也不似他们通晓“琴棋书画”各类才艺,没有她们懂得“诗词歌赋”的良好家教,也没有她们“优雅从容”的华美气质。妈妈只是一个普通穷苦人家的长女,没读过一天书,但是也心思细腻,思维敏捷。
妈妈同龄的姑娘们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网吧,下了工,就在一起绣绣花、做做鞋、聊聊女儿家的心事。大家在一起做着全家人穿的布鞋,绣些枕头套、蚊帐沿儿、屏风沿儿。绣的图案大多是蝶恋牡丹、杨柳燕儿、松鹤延年、金鱼嬉戏、松梅竹菊、鸳鸯戏水之类。姑娘们一起探讨绣的不好地方,颜色配的好不好看,再跟着手巧的姐妹学学。这可不是卖钱的,这是姑娘们自己准备的陪嫁,留着送给好姐妹或带到婆家自己用的。所以每一件绣品都是尽心尽力,包含着姑娘们浓浓的感情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相信妈妈当时绣的时候必定也是心里装满了甜蜜。 妈妈说的没错,因为我们,她再也没有时间和心思安心坐下来绣出什么东西来了。为了我们,她付出了她所有的青春和精力。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妈妈的双鬓,时间的痕迹磨砺出妈妈眼角的皱纹,当我能说:“妈妈,我们都长大了,不用你操心了,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妈妈说:“眼睛看不见了。” 原来,除了记忆,我们什么也挽不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