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9301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7-5-20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0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本帖最后由 陪你听风 于 2010-12-22 20:38 编辑
关于申请直辖市
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了,城市申直似乎比倭奴、阿三入常还要费劲,近日笔者发现有人提及这个问题,不妨再简单说一说吧。
国家设立直辖市的目的,在于协调加快区域发展,区别对待那些经济实力雄厚,经济辐射面广,带动人口多的城市,使税收直接流入中央。照此说来,目前,有一批城市具有这样的实力,而比较可能成为下一个直辖市的是15个副省级城市(其中包括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和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而申请成为直辖市闹得比较凶的有:沈阳、大连、青岛、南京、广州、武汉、西安、深圳、苏州。
笔者认为,除了上述提及直辖市所具备条件外,还应考虑:
1.不是省会城市。
省会城市拥有大量的省属公司、省属高校、还是全省的电力、电信中枢。如果直辖,影响面太大。无法协调。尤其是那些处于全省中心位置的省会,如果直辖,至少把原省分成两块,麻烦多多。还有一些省会在本省的规模鹤立鸡群,如武汉、西安等,如果直辖,原省就成了一盘散沙。
2.在人口大省之中。
通过设立直辖市有利于分流过多的人口,便于管理。应当在人口超过6000万的8个省中产生——河南、山东、广东、四川、江苏、河北、湖南、湖北。
3.在经济大省之中。
经济总量小的省份不具备分出直辖市的经济实力。因此原省的经济总量必须大。应当在全国排前几位——如广东、江苏、山东、浙江……
4.与省会和其他直辖市能拉开一定的距离。
与省会和其他直辖市的距离至少200公里以上,否则容易产生扎堆,小范围内产生过多的行政界限。
5.带动人口多。
300公里半径内的人口至少应超过3000万。
目前,中国现在四个直辖市所在区域为:两个华北(北京、天津),一个华东(上海),一个西南(重庆),而下一个直辖市应该是东北、西北、中部、华南的某个城市,而深圳满足上述所有条件,然而深圳面积太小,1997年,深圳政府就向中央申请直辖市,申请中附列了把东莞、惠阳等城市划归深圳的方案。青岛也是很有力的竞争者,青岛一直保持山东经济龙头的位置,城市化建设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市年GDP相当于5个青海省。
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大连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如今大连已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贸易和旅游城市。5个对外开放先导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保税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大连花园口经济区。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国家级对外开放先导区。
苏州也是比较看好的城市,苏州紧靠上海,地理优势相当明显,其经济实力长年来居于江苏首位,然而,影响其直辖的因素恰恰是她离上海实在太近了,没有理由在长江入海口聚集两个直辖市。(区别于北京和天津,因为北京是首都,应该单独考虑)
当然,无论上述哪个城市实现直辖与我没多大关系,我所关心的是南京(虽然可能性比较小),如果南京实现直辖,那么,苏皖豫界限就要重新划分,是做大手术了:
01、设立南京直辖市。南京直辖市管辖江苏省南京市(地级)、句容市、仪征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滁州市区、来安县、全椒县。撤消地级南京市、滁州市和马鞍山市。
02、南京直辖市设立玄武区、鼓楼区、建邺区、白下区、秦淮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浦口区、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马鞍山区、滁州区,下辖仪征市、句容市,溧水县、高淳县、来安县、全椒县和当涂县。
03、南京直辖市人民政府驻北京东路。
04、江苏省人民政府驻地迁往润扬市(或扬州市)。在过渡期内暂住南京市北京西路。
05、将安徽省天长市、泗县和山东省郯城县划归江苏省管辖。
06、设立地级润扬市(或扬州市),撤消地级扬州市和镇江市,将原属扬州市和镇江市的部分行政区划划归润扬市(扬州市)管辖。地级润扬市设立广陵区、维扬区、邗江区、瓜洲区、江都区、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代管丹阳市、天长市、扬中市和高邮市。润扬市人民政府驻广陵区。江苏省人民政府驻润州区。
07、将仪征市的朴席镇划归润扬市瓜洲区管辖。将原江都市的塘头镇划归泰州市海陵区管辖,浦头镇划归泰州市高港区管辖。
08、设立地级新沂市,撤消新沂市(县级)。新沂市管辖郯城县、沭阳县,代管邳州市。设立新沂市新安区,以原县级新沂市的行政区划为新安区的行政区划。
09、将江苏省昆山市和太仓市划归上海市管辖。设立上海市昆山区和太仓区。以原昆山市和太仓市的行政区划为昆山区和太仓区的行政区划。
10、泗县划归宿迁市管辖。
11、将安徽省定远县、凤阳县划归蚌埠市管辖,明光市由蚌埠市代管。蚌埠市更名为凤阳市。凤阳县更名为凤阳市钟离区。凤阳市中市区更名为珠山区,东市区更名为龙湖区,西市区更名为张公山区,郊区更名为蚌埠区。
12、将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13、将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固始县、淮滨县、商城县划归安徽省管辖。永城市由淮北市代管,夏邑县由淮北市管辖,固始县、商城县由六安市管辖。淮滨县由阜阳市管辖。
14、撤消地级巢湖市,将巢湖市居巢区、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巢湖市居巢区更名为合肥市巢湖区。
15、将舒城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将长丰县划归淮南市管辖,将长丰县双墩镇、岗集镇、吴山镇、土山乡、三十头乡、罗集乡和夏店乡划归合肥市包河区管辖。
16、撤消铜陵市和池州市,设立地级九华山市。九华山市管辖枞阳县、青阳县、石台县、铜陵县。设立九华山市铜陵区,以原铜陵市区为铜陵区行政区划,铜陵县更名为九华山市陵阳区。池州市贵池区更名为贵池市(县级)。
17、将东至县划归安庆市管辖。
18、设立符离县,县人民政府驻符离集镇。以原宿州市涌桥区部分行政区划为符离县的行政区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