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雄伟险峻的大桥横跨在高山峡谷之间,如果没有战争,谁到此都会陶醉于这道美丽的风景中。然而,为了一场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却由大桥的设计者在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掩护下亲手炸毁。设计工程师在炸桥前内心斗争的痛苦,党卫军上校霍夫曼在桥被炸后的绝望,游击队员在取得胜利后的喜悦,还有敌对双方带有遗憾的共同感叹:“可惜,真是一座好桥!”都永远的定格在那个极度缺乏精神食粮年代人们的记忆深处。是的,放映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在一代中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象,而这首《啊,朋友再见》随着波澜起伏的情节则成为整个电影中最闪亮的一个瞬间。这首歌为2/4拍,歌曲的节奏感鲜明,轻快而富有动感,主要伴奏乐器有吉他、口琴等,而结尾时的口哨伴奏更是显得轻灵活泼和别具一格,带有些伤感的旋律和曲调非常简单,很易于上口,表现出游击队员视死如归,乐观坚强的形象。这首歌曲虽然简单,但是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能深深印刻在人们的心中:“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你一定把我来埋葬,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再插上一朵美丽的花...每当人们从这里走过,都说这是多么美丽的花。”... 年轻的小伙子们用轻松和微笑诠释了战争的悲壮和生命的意义,当游击队员穿行在群山中,这首音乐以口哨的形式演奏出来,坚定中流露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更彰显出歌曲的无限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