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6607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9-3-30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7 06: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
2月1日,半塔公社小山大队饲养人员在牛房烤火引起火灾,烧死耕牛9条,烧毁房屋3间。
3月21日,中共来安县委、来安县革命委员会在半塔烈士陵园召开纪念“半塔保卫战”胜利40周年大会。来安县各界代表和当地群众1000多人参加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长张劲夫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岩为祝贺大会召开分别发来贺电。
春,全县84%的生产队实行分田到户承包经营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当年全县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4亿斤,总产48235万斤。
同期,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总结1955年以来双季稻的种植情况,决定停止栽培。
同期,民政局在邵集公社开展扶持贫困户试点工作。
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到滁县视察工作时为来安半塔烈士陵园题词:“为创建淮南革命根据地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2月24日至28日,中共来安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
是年,新安镇城东大队赵坝生产队社员唐立基承包生产队豆腐坊,并利用豆腐渣发展养猪业,当年加上农业收入净得5000多元,1983年增至万元,成为全县劳动致富的典型。
是年,开展可养水面普查工作,并开始推行渔业生产责任制。
是年,县下放居民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负责1968年以后下放的城镇居民回城事宜。
是年,本县农村农民普通开始建造瓦房,至1985年统计,6年内55517户新建瓦房174448间,占总农户69.9%。
1981年
2月,来安县扶贫委员会成立后,县委组织县、区、乡干部承包扶持贫困户,受到上级肯定和表彰。同年10月,县委书记王业美应国家民政部邀请,赴北京政法干校为民政班介绍本县扶贫情况。
是月,首次开展以“五讲、四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文明礼貌月活动。
是月,县电影公司应邀派代表出席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座谈会。
春,开始推广小麦叶面喷肥新技术。
4月1日,来安县对台(台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
4月2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安县首届委员会举行会议,选举成立了来安县政协委员会。
是月23日至27日,来安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宪法规定,自本届大会起,设立来安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大会决定来安县革命委员会改称来安县人民政府。
5月1日傍晚,本县12个公社遭受龙卷风袭击,施官公社仙山大队江老郢和独山公社青龙大队受灾严重,树被剥皮并刮倒、高压电杆折断。这次风灾,共造成6759间房屋倒塌,172人受伤,4人死亡。是日,县委、县政府即组织车辆前往抢救。灾后,县政府发放救济款32.35万元、救济粮30万斤、棉布2.9万多米以及大批建房物资。次年底,受灾户全部建砌新瓦房。
同日,部分地区遭受雹灾。
是月,县政府召开庆祝老教师30教龄大会。
7月9日下午3时,兴隆公社遭冰雹、暴风袭击,400多间房屋倒塌,2人被砸死,13人受伤。
是月,中共安徽省委转发中共来县委书记王业美在滁县地区三干会上“关于扶贫情况汇报”的发言材料。10月,国家农业委员会、民政部联合转发来安县扶贫情况汇报。
8月,开展“核定山林权限、划定自留山、推行林业生产责任制”的林业“三定”工作。1983年“三定”工作结束时,共颁发林权证76041份。
9月,中共来安县委编史修志领导小组和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
12月,来安县扬剧团应邀派代表出席全国农村文艺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会。
是年,农业生产责任制由开始实行的包产到户办法全部过渡为包干到户的生产经营责任制。为稳定农民生产情况,县委向全县农民宣布:此项办法,一定15年不变。 是年,本县建国后第一次开展为科技人员评定技术职称工作。
1982年
1月,本县与上海市川沙县结成“姐妹县”,开展经济技术交流活动。
2月6日,为庆贺农业丰收,在县城举行会灯表演。
3月13日,中共来安县委成立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是月,安徽省政府首次在本县召开扶贫工作现场会。
是月,开展法制宣传月活动。
7月1日,开展第三次人口普查,普查结果,全县总人口为406433人。
8月,来安一中因校办工业成绩显著,获得教育部授予的“全国勤工俭学先进集体”称号。
10月1日,来安县出土文物展览在县文化馆举办。
11月,县人民政府颁布《来安县村镇建房管理实施办法》。
12月下旬,中共来安县委召开科普红旗手表彰大会。同期,省科协在本县召开科普工作现场会。
是年,开始推广化学除草剂。
是年,开展落实台(湾)属政策工作。
是年,县油箱厂生产的醉草牌S195系列油箱首次被评为省优产品。
1983年
1月,供销商业系统进行体制改革,县供销社更名为来安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恢复集体所有制性质。
3月,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恢复行政乡建制,在乡政府内,设置公社管理委员会;大队改为行政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生产队作为生产单位依然保留。
4月,省政府在本县召开第二次扶贫工作现场会。同月,县长王德颂作为第八次全国民政会议代表赴京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介绍了本县扶贫工作情况。
是月,县政府在舜山乡建立面积为1000亩的杂交稻制种基地。
5月,全县小麦赤霉病普遍发生,造成减产二至三成。
是月,取消针织品凭布票供应的办法。
7月下旬,水口、新河一带遭受雹灾。
8月,本县和天长县联合组建的预备役团成立。
是月,县委召开政法工作会议,对在全县开展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斗争作了部署。23日夜突击逮捕了一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次年1月在县城召开万人大会,处决了流氓犯张林虎等3人。
9月20日,《北京周报》用英、德,日三国文字报道了本县扶贫工作情况。
11月20日,来安县专业户协会成立。
是月23日,来安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至1985年底,全县建立起5个基督教活动点,教徒增至1438人。
12月,本县蔬菜脱水厂生产的脱水蒜片获外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同期应外贸部通知该产品被送至全国出口商品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出。
是月,取消棉布计划供应。
是年,全县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5亿斤,总产56280万斤。
是年,来安县供销社第三次获全国“鲜蛋经营先进单位”称号。
是年,滁县地区行署在本县召开林业责任制现场会。
是年,双塘、舜山、半塔、兴隆等乡各办起一个敬老院,共计收养农村孤寡老人60人。
是年,县政府向全县281名满25年以上教龄的教育工作者颁发园丁纪念章
1984年
3月22日,国家民政部主办的《情况反映》介绍了本县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带头扶贫情况。
4月23日至28日,来安县第二届政协会议召开,选举成立了来安县政协第二届常务委员会。
是月24日至27日,来安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5月,全县小麦发生赤霉病,造成减产2~3成。
是月,雷官乡光明大队养牛专业户杨如金捐助1200元,为雷官小学打井一眼。
7月至8月,无雨,北部地区大旱。
8月27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来安县第六次代表大会召开。
是月,县中药材普查领导小组成立,第一次开展中药材资源普查,次年10月普查结束。
10月13日,中共来安县委布置全县的整党工作。
是月30日,邵集乡刘郢村后郢生产队刘学兰等8人酒后乘小渔船渡河时,翻船落水,其中6人被淹死。
是月,省政府、省军区在本县召开“民兵带头劳动致富,尽好保家卫国义务”经验交流会,本县代表在会上介绍了经验。
11月12日,预备役团1002人举行快速机动演练,12月5日演练结束。
是月18日,中共来安县委、来安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宣布了《关于保护专业户合法权益的决定》。
是年,全县农业专业户、重点户表彰大会在县城召开。
是年,来安县粮食产量第一次突破6亿斤,总产量60442万斤。
是年,全县恢复成立城区、水口、大英,施官和半塔5个区公所。
是年,县阀门厂生产的A42Y—16C、A48Y—16C型号的安全阀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是年,全县共有93所小学办起93个学前班,另有幼儿园18所,入学幼儿共5171人。
是年,乡办敬老院增至16个,总计共有房屋189间,收养老人143人。为安排老人生活,这一年,县民政部门拨款4.7万元补助各敬老院,并向每个院赠送一台黑白电视机。
是年,长山国营林场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名列全省林场第一名,获省劳动竞赛委员会银质奖杯。
是年,在全省第一届伤残人运动会上,来安聋哑学校8名运动员获9块金牌,2块银牌、5块铜牌。同年该校学生朱梅在全国第一届伤残人运动会上获女子标枪第三名、铁饼第四名。
是年,全县各乡实现晴雨通车。
1985年
1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到本县视察工作。
是月,来安县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立,开展第一次文物普查。
4月,取消粮、油、棉统购和生猪派购,实行合同订购。
8月1日,为拓宽县城南大街,县城粮站1983年违章建筑的造价为16万元的三层楼房被拆除。
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和悼念在皖东为国捐躯的烈士,中共来安县委、来安县人民政府在半塔举行纪念大会。中共滁县地委、地区行署、军分区领导、部份老战士和当地群众300多人参加大会。此间,本县机关干部、职工和学校师生有数千人先后至半塔烈士陵园瞻仰和举行纪念活动。
12月4日,中共来安县、来安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举行追悼会,悼念在对越(越南)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本县刘强烈士。
是月,来安县去台(湾)同胞家属联谊会成立。
是年,来安县图书馆楼开工建造,次年2月竣工使用。
是年,长山林场被林业部评为全国林业系统企业整顿先进单位。
是年,拓宽县城北大街,最后完成来安县城街道拓宽工程。
是年,本县邮路实现区、乡(镇)、行政村通逐日班。
是年,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本县对职工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实行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和工龄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企业单位职工实行等级工资制。全县有11677名职工参加了工资改革,每人月增资12~28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