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334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06-7-14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本帖最后由 杜永生 于 2011-6-22 08:13 编辑
夏夜看水
【文/杜永生】
上周回家,难得能与几位长辈在一起,凝神聆听着他们话叙当年。他们絮絮叨叨的事情很多,娓娓道来,神情自是,我自是聚精会神用心记载着。对他们所亲历的事情我也能从模糊的意识中挖掘出零星片影。突然对过去夏夜看水的场景有了亟亟的怀想。赶忙央求他们能够多回忆些细节。第一次随大人们看水时我也就六岁刚上学正在暑假期间,看水,在那个年代是很普遍的。尤其到了盛夏时节,如果连续数日无雨,那么,强烈而炽热的阳光很快就烤干了稻田里的水份,又急速地将几眼水塘熏蒸的即将干涸。不仅使旺生着的水稻迅急蔫遢下来、稻垄出现裂缝,就连那些水塘里的水草也坚持不了多久。乡亲们都知道“靠天”是靠不住的,他们会及时地联系引水灌溉。很快从上游的屯仓水库引领而下的水呈势不可挡之壮观,从那蜿蜒、曲折的河道里冲涌向前,河道很快涨满了水,浑浊的、翔涌的泅湍翻滚着。沿途的河堤上立即开启着闸口,水流湍急,很顺畅的流入干渴的农田,灌满了水塘。一些地势相对较高的农田,再用水车进行抽灌,这个时候使用水车是很轻松的,无须出大力流大汗了。
夜晚是需要看水的。看水人的职责就是负责巡视垄沟,防止垄沟跑水,引导水流顺序灌溉田畦。虽然责任不是重大,但也不可慵懒、敷衍。
落日的余晖在西山泛着一层昏黄的色调,缓慢地沉没下去,此刻的乡村进入了柔美的夜晚。从王来到姚楼段,整个河道长约三公里,按照队里的要求,每家每户都得派往一人去看水,每人负责一段。因为小,我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好奇心,父亲也乐意带着我这个小不点,他每次出去都要带上一个大手电筒,一个鱼笼,一把铁锹,一张窄仄的篾席。我也带着自己的装备---鱼叉!乡村夏日的夜晚是诱人的、壮美的。天空挂着粲然的星斗,月光或浅或深,不论怎样都有着或明晰或清幽的光影倾泻着。清莹的塘水泛溢着银辉;蛙鸣的鼓噪急迫而响亮,一阵阵、一遍遍地颂咏着自己的声情;河道两岸的树冠上传来的蝉的忽低忽烈的声音穿透了绵绵的、窎渺的穹苍,与对岸村庄里的蝉鸣遥相呼应着,濡染了热腾着的夜晚。看得见那凌空飞舞着又拖曳着微微光点的萤火虫在无序、散乱地飘荡、游离着;一条废弃的马路(原104国道)明晃晃、弯拗拗的宛如白绸铺展着,在淡然、幽幽的月光下显得深邃、悠远而夐若千里。因稻谷秀穗,莲藕结蓬氤氲出馥郁的清香扑面而至,沁人心脾;来往梭巡的人影、或沙亮或暗黄的手电光影使河道两岸住家的犬吠声急冲冲、狂迭迭。
河堤上、稻田埂上不时的有灯影晃亮着,看水的人碰面了总要认真的拉呱一阵子,还有那怀有心事的农人纵情地吟唱着只有自己能听得懂的歌诀,这声音有些幽婉,有些迷离,有些黯然,年纪大点的农人马上就会高声戏谑着:“大晚上的,你鬼叫街(俗语念gai)啊!”
实际上在看水的同时还可以拾些海虾,逮些杂鱼的。或涓涓或湍湍流淌着的水流总会招徕鱼虾的兴致。记得当时我们在一个由急水冲砸而成的水凼里逮了好几条乌(头)鱼和鲫鱼。我手中的鱼叉其实也没用上什么排场,只是在吓唬吓唬追撵着的狗而已。一看水就是一整夜,这也使我更多得接触了父亲。每晚我都会缠着他为我说上几个故事,实在太困乏了,就将席子就地一铺,很快便呼呼大睡。看水的那几夜父亲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他总会摘来几片荷叶当蒲扇为我驱赶蚊虫,或因为天气灼热无法入眠,就带着我到田野里的藕塘洗个澡,水温泠泠,极为畅快,顺便踩出几根细嫩的藕茎咀嚼着鲜甜。后来的好多年由于天气顺溜,雨水充沛,就很少再有看水的事情了。
往事总是在我们记忆的肺腑里执拗的留存着一点滋味,给我们予甜美的忆念,它牵挂着我们一生的时光。于是,夜幕降临时,当再次翻阅往事,曾经被淡忘的、忽视的生活场景又被我再次刷新、再次鲜活……
|
-
本帖评分记录 | 活跃度 |
收起
理由
|
夏不为利
| + 4 |
勾起童年的回忆....甜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