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转《来安县经济社会发展拙见》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8-25 19: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大建设氛围不足
  虽然来安现在的各种工作布置、规化、构想都是大建设,各项工作都应该是大规模的推进,工作应该是一遍繁忙景象,但实际的氛围却不是,外在的给人的感觉还是不急不慢。比如安置房的建设,比如某些难点工作的推进,一天是一个样,一个月还是一个样,半年还是一个样。比如汊河安置房的建设,与应该有的速度有很大差距,比如来安县城的小、乱给人的感觉是一年一个样,五年还是一个样,比如说某个公路桥的建设,一个月的工程,修了半年;某个安置房的建设,许诺半年,却两年都还没动工。这样的速度如何让百姓信服,让领导信服,让投资商信服,怎样能看到速度。
  大建设的氛围形成不仅是表面的成绩,也会内在的推动工作的进度,比如南京湾的工作进度,不仅快,而且让老百姓信服,心里已经有对新房期待,这一方面让老百姓看到政府的效率,树立了政府效率形象,另一方面对的招商引资的环境打造也有好处,另外对推进拆迁工作也有一定的促进,试想,一边拆迁安置房一天一个样的拔地而起,看到未来的新房子的架构的欣喜,这边是旧房子的拆迁,这样的氛围对签订协议的住户也有一定的触动作用。
  对比黄牌拆迁推进的难度,本人认为很大的原因是政府诚信度的丧失,百姓不愿签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现房改期房,而是从2008年开始就正式的谈拆迁到现在的四年时间,中间经历了三次签协议,但到现在还是没有看到房子,百姓是看不到政府的存在的难处的,他只看到结果。换个角度如果是政府干部个人家的房子出现这种情况,政府干部会相信政府吗?
  (二)城市建设形象差
  到过来安县城的人对来安的评价都小、乱、路窄等,从而影响整个来安的形象,这就象一个人首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衣着打扮,然后才是内涵,如果第一印象差了,就很难有好的印象。当然大的基础环境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南京市到目前也有小房子,也有棚户区,但对城市来讲在面子环境上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一个的衣着。来安县城给人小、环境差的主要原因是面子环境差,如进入来安县城的路口是低矮的旧房子和杂树、杂草、杂物,县城主要干道的狭窄。
  其次是汊河新城的良好环境的打造。汊河的形象不仅是来安的,也是滁州和安徽的,汊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它的建设比来城重要,因为一方面省、市在城市及园区建设上汊河关注度更高,另一方面汊河的潜力更大于来城,且汊河的建设难度也小于来城,容易打造。
  目前汊河的形象与他的名声是不相称的,一是环境上的乱,如从104国道进入汊河后环境是乱、差,路两边杂草丛生,特别是宁北汽车工业园前那么大的空地;还那么多杂草,两边无人行道,但金太阳前面却留着完全可以利用的水沟。且汊河没有一个散步休闲的场所,居住在汊河的人到休息的时候没有地方好去,只有在车辆相对少的路上转,还没有使用规范的路。二是建设上的乱,如汊河新街道境内的104国道两边的建设是杂乱无章,想到一出是一出,无非机动车道,无人行道,但忽然又从华尔美纺织厂处突然有一段非机动车道,让人摸不着头脑,街道的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也是虚设。三是汊河新城的路网没有形成,虽然汊河目前有园区、碧桂园、未来的南京湾,但从新城打造的角度及形象来看,园区不是新城范围,碧桂园、南京湾也就是沿104国道沿线的建设,只有纵而没有深。除了104国道没有形成新城的架构路网,而一个城市的建设首先是路网的形成,就是一个104国道的主干线还是杂乱无章,给来汊河的人感觉就是一个小集镇,没有一个新城的气势和深度。四是汊河的基础配套差,汊河的外来人口及非农人口越来越多,已经具备一个小城的人口条件,但配套却没有跟上,没有一个供百姓休闲的公共场所,没有自来水,没有规范的商业街道等。
  (三)矛盾化解机制不健全
  1、民间纠纷与信访案件不分
  现在在来安存在着在办理信访案件时作凭经验凭感情来接访处理信访案件,不管它是不是信访类案件,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民间纠纷与信访案件不分,增加了信访案件的量,长时间也给老百姓造成混淆。
  2、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现有制度流于形式
  现在有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排查不到位,调处不及时等。
  3、矛盾纠纷解决方法存在问题
  各级部门处理矛盾纠纷的人员对本部门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甚至没有上访人懂得多,这就给矛盾的处理带来难度;有的部门在处理矛盾纠纷时只是考虑眼前利益,考虑自己的政绩,一味的无原则的让步,不考虑它的结果的带动性,为新的更大的矛盾埋下隐患;还有的把违法与解决问题相混淆,即使当事人采取违法方法维护权益,只要能解决纠纷,违法行为就不追究,让老百姓形成只要诉求正当维权方法无所谓的观念,其实长时间会形成诉求正当,方法违法的怪圈,给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都是一个损害。
  (四)机关效能
  政风涣散、各项制度没有得到执行,流于形式,各种在利益前沿的工作人员容易心理失衡,从而容易掺入利益挣得之中,纠纷于利益之中,因而在工作中考虑角色的转变,这些导致各项工作开展进度和质量受到影响。还有就是该干的事,能干的事不及时干,等到不干不可的时候才去干,已经没有了它应有的效果。疏导民意不够,高压态势不够,也就是该硬的不硬,该软的不软,且两者不能形成很好的配合机制。
  (五)某些工作布置、规化缺少超前性
  工作缺少长远规划,导致后来的工作难度加大。比如违建的不及时查处造成破窗效应,也就是更多的违建形成,从而造成最终是没法治理,违建就象是韭菜割了又发。
  二、本人从自己所观察的角度和位置提出一些愚见
  (一)机关效能可整合纪检、县委办、政府办等部门的效能督查职能,组合一支相对集权集中的效能办公室,督查各项工作,包括工程建设进度,工作人员工作情况、计划生育、各项重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和落实情况等各方面工作,并在督查上应注重,一方面对不直接面对百姓的部门督查重点是效率、进度、质量、创新等,而对直接面对百姓的窗口部门重点是态度、程序、工作时间、效率等。另外对一些工程中的利益团体的形成可通过严格督查合同签订、合同履行、法律、法规、制度的严格执行等方式来防范利益团体对工作进度的影响。
  (二)提高利用新闻媒体对各种工作的推进作用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效果,推进各项工作,利用网络和电视台设立各项栏目,可有引导性的来推动某些需要争取舆论支持的工作,也可利用电视台对效能督查中的好与不好面进行曝光来推动工作。如可利用的工作:
  1、计划生育工作如上环、节育数量的进度及考评结果的公布;
  2、各项重点工作的进度情况;
  3、督查办进行工作督查的跟踪报道;
  4、违章建筑的拆除现场报道;
  5、各种百姓无理要求的群体性事件报道;
  6、合理合法处理的上访案件的全程报道;
  7、政府信用度的打造工程;
  8、舆论对政府不利的一些事件的有引导性的报道等。
  9、来安的发展势头的介绍。
  (三)来安县基础设施形象的形成
  按来安县城总体规化及汊河新城拉开大建设框架,确定重点建设区域进行打造,不能普遍散花,让百姓看不到效率,让领导看不到成绩,让投资商看不到商机。
  来城个人认为急需要解决的有,一新修的外环路的与滁来路完全打通,二是从滁来路进入县城入口处的良好环境尽快打造形成(从外环路十字路口至地税局两侧),拆除旧建筑设置绿化带,新的建设都不是最要紧的,三是有可能的情况下县城老主干道(从广电局楼处到大马处)的路面拓宽一点(起码为双向四车道),增加几个停车场,可考虑门面房前的人行道宽度缩小一点,适当增加路面宽度(行外话,不知可行性)。
  打造汊河的形象也是迫在眉睫的,一是汊河街道境内104国道环境的打造,可考虑拓宽道路,如不具备经济条件,起码在不改变路面宽度的基础上设立正规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对汊河的形象是大的提升。二是汊河目前首要是按汊河新城规划把城市路网打造出来,然后再进行建设,要让领导、百姓、开发商看到汊河新城的构架。三是在建设上可考虑引进客商在汊河新街打造一个集会所、娱乐、购物与一体的商业步行街或专业性的商业街,让外来的人口能在汊河即来之则安之,不能人在汊河消费却到南京。四是在软环境上,要把汊河新街道打造成环境干净、管理规范的街道,设立公共场所,让人在空闲时间有地方去,让人在汊河感到心情舒畅,要让汊河的城市管理及时的跟的上,不要等到所有的条件具备了,再去搞软环境,那里印象差了再去打造付出的成本就更大了。五是尽力争取上面的资金拓宽汊河大桥。六是汊河的自来水问题,这是几辈汊河人的梦想,也是外来人对汊河印象排名之首。
  (四)是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形成
  1、宣传法律法规的重视,其实很多的矛盾纠纷的形成和扩大是百姓不懂法所造成,如果百姓懂得更多的法律知识,或形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习惯,会避免很多矛盾的形成。
  2、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的严格执行。
  3、切实重视贯彻已经实行的村镇法律顾问制度,这个制度如果能得到发挥,应该能发挥不小的作用,很多的矛盾形成是镇、村不懂法不依法所造成,也有一些是镇、村在处理矛盾纠纷时不懂法而导致矛盾的升级。因此说这个制度的切实落实将对矛盾纠纷的有序化解和减少都有好处。
  4、建立矛盾纠纷的分类化解机制,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可将矛盾纠纷分为民间纠纷和信访纠纷,对民间纠纷可利用各种调解机制来主持调解,但一定要摆正调解机关的位置,不能混淆自己的位置,从而影响政府形象和把自己纠缠进去,反而不利矛盾纠纷的解决。对信访纠纷也要进行分类处理,对涉法类信访纠纷可引导走诉讼途径解决,必要时可为其协调为诉讼提供方便,但对不属于信访类纠纷的信访案件要坚决不作信访案件处理,混淆了信访概念的结果是,大量的信访的案件的形成,又没法去解决。
  5、落实政府机关不依法行政的责任追究机制的形成,减少信访类案件的发生。
  6、建立大调解机制,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合力,及时有效化解纠纷,并可考虑加强调解机构的力量,设立矛盾纠纷接待处,对矛盾纠纷进行引导分流处理。
  7、各级政府领导依法处理问题观念的形成,其实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前提。同时也要防止领导以依法行政的理由推卸自己责任。
  (五)政府信用度的提高
  其实一级政府也就象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信用,那他将寸步难行,现在很多政府工作的难推进,也就是政府在百姓中失去了信任,没有了公信力,用现在的流行语叫信用危机,因此政府的信用建立也是至关重要的。政府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的执行上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并且在一些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中更要注重信用。政府信用度的培养对各项工作的推动是不可缺少的。下面是我认为急需解决的信用问题:
  1、在招商引资中,除加强引资企业的软硬件服务外,还应排除一切困难兑现在招商引资宣传中的承诺,否则极大的影响招商引资工作及政府引资形象。
  2、各种政策的严格执行,特别是现在的拆迁及百姓特别关注的政策,要严格按照当时的承诺和协议履行,不能朝令夕改,既使有困难也一定要克服,这是重树信用的绝好机会,也是推进工作的助力器。否则为后来的工作带来的难度可想而知,更不能搞朝令夕改的政策和摇摆不定的政策,那将是失信的绝好机会。
  3、工作中要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特别是直接面对百姓的工作,如民生工程、拆迁工作等。
  4、提高政府为民办事的效率,其实这也是政府树立信用形象的最好工程,特别政府已经决定,并有能力办的事要尽快的实施,让百姓看到效果,把好事办的更好,不能拖延,不能把好事办成坏事,甚至是办成百姓上访的事。再比如汊河的自来水,到现在都没有兑现。为什么条件具备了还不搞,现在已有老百姓在骂了,到有一天上访了,再去搞时,已经没有民生工程应有的效果了,为什么要事情干了,却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可,还让百姓认为是自己上访的原因,造成的错觉就是只有上访才能解决,而这本身却是一个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很好机会。如果政府的诚信度没有,好的形象没有,百姓平时是无声的,但心里却是怨恨的,当出现一些群体性事件或形成整体阻碍工作效应时,他们就会把平时的怨气发泄出来。如何让百姓相信政府的效率,让百姓满意是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的考验。
  (六)工作的布置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民众参与
  工作的布置及规范性的文件的制定没有超前性,或与实际工作脱钩都是政策制定环节与实际执行环节的脱节,让工作的布置及规范性文件的可操作性不强,阻力大。因此在工作的布置及文件的制定中应充分考虑民众及实际执行者的参与。并且在工作的布置及文件的执行中要有专门工作执行信息的收集机制,对政策的执行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好的方面,分析原因为下一步制定更科学的政策提供依据。
  另外在拆迁及一些重大工作中可充分考虑民意,要善于倾听民意,或者说是疏导民意,让百姓有说话的机会,有表达声音的机会和途径,不能强迫民意,强迫民意的结果就是工作受到重重阻碍,有时是一时推进了工作,但却为后来的工作埋下隐患。如在拆迁工作中的安置房的招投标中,可考虑组织百姓代表参与招标过程,也可组织百姓参观安置房的进度。还可在评估公司的选聘上、及安置地的选择上组织百姓参与。其实这些都不影响工作的推进,却又疏导了民意。而这些民众参与的实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搞形式,找几个村干部了事。
  (七)来安速度的形成
  来安速度的形成就是各项工作的推进和各项工程的进展是一天一个样,一个月一个样,让百姓和领导及投资商感觉到这种速度。
  工作的推进一方面要政策的制定的合理,执行的可操作性强;另一方面是机关效监督的到位,另外就是领导考评机制的健全完善,让那些能干事、快干事、干成事,又能让百姓满意的领导得到表扬重用。
  各项工程的进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问题,这里包括工程发包方的履行和承包方的履行,而政府监督的合同的履行多数是政府工程的履行,比如安置房的建设,路网的建设等,因此在政府打算建设某项工程前首先是准备好资金,其次是承包方的问题了,而本人认为对承包方的监督就是监督合同的履行,在合同签订的完善后,重要就是严格合同的履行,对承包方的违约要通过诉讼方式严格责任,这也是防止工程腐败的一个方法。
  现在成立的重点项目办公室,我不知道他职责是什么,但我个人认为,他应该是参与项目合同的签订,工程质量的监督,工程进度的督促等,但重点是监管合同的签订、履行,严格按照合同的签订条款,督促对方履行。
  (八)想方设法推介来安
  一个地方就象一个企业一样,需要宣传推介自己,让人知道自己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审美观点人所知,才能借助外力把自己做大做强。本人认为:
  一方面可从各方面搜集来安的与众不同的历史、文化、人文特色制作成宣传片,考虑请高水平的媒体策化(比如中央电视台)运用媒体通过各种手段推进出去;

  另一方面挖掘出来安的旅游资源结合民俗通过举办各种旅游节的形势进行宣传推介;还要通过挖掘来安的历史来推介来安,比如举办高层次的半塔保卫战研究论坛等,所有这些活动都大力通过省内媒体、省外媒体宣传。
  另外还要把正常工作中的亮点、闪光点通过各种媒体报道,树立来安的良好形象。
  最后就是要擅于规避各种对来安不利的报道和影响,学会与媒体打交道,把不利的影响减少到最少,甚至变不利为有利。
  总之就三句话,会疏导民意,要整合资源,能形成合力。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57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8-25 19: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透彻!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22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8-25 20: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方针政策确定之后  人是决定因素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8-25 23: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操作起来需要一个很强势的敢担责任甚至不怕丢乌纱帽地方一把手推进才行。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7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8-26 07: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毛胡子一把抓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6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8-26 08: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8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8-26 1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有关领导  看完此贴   应“取之精华、去之糟粕”!建言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8-26 15: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帖精辟分析透彻,为领导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0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8-26 16: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马的作风能实现。{:soso_e133:}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8-26 16: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怎么样的真知灼见,也赶不上大领导那一拍脑瓜子,人治的社会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