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11069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0-11-11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7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324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0-10 16: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潘攀
9月22日,《中国财富》记者前往荆州市卫生局,见到了负责处理此次水“中毒”事件的刘姓科长。他告诉记者,这份检测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到现在为止,法律规定的15天内,康师傅厂方并没有对此报告提出疑义,因而就视为同意检测结果。但康师傅矿物质水的厂房不在荆州的属地,故而他们无权处理此事,消费者只能依靠这个报告提起法律诉讼。
荆楚人家大酒店则表示,确定了水是康师傅厂方生产的产品而不是假货后,向建华的事情就与酒店没有关系了。实际上,酒店亦是受害者,现在酒店已经不敢再卖康师傅矿物质水了。
记者联系了负责此次事件的武汉顶津食品公司品质服务专员辛伟鹏。辛伟鹏强调他现在正在外地出差,什么事情电话里可以聊聊。
记者问,贵公司的水样检测是否与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一致?水中的氯为什么会超标如此严重?是哪个生产环节上的纰漏?如果是厂家生产线上出了问题,又有多少瓶水存在此类现象?
而辛伟鹏的答复是,现在媒体还是再对康师傅矿物质水水源问题进行炒作,而荆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报告的样品已经被开封了,不能确定该瓶水是武汉顶津食品公司襄樊分公司生产的。
当记者追问当初为什么承认水是厂方生产的,而且在送检样品采样记录上签字确认时?辛伟鹏没有回答,挂断了电话。
实际上,新疆消费者与湖北向建华的遭遇并不是孤立的巧合,此类事件以前就时有发生。
比如, 2006年6月15日的《法制晚报》报道,北京黄先生向苹果园地铁站附近的流动商贩处购买了一瓶冰镇的“康师傅矿泉水”,“打开后刚喝一口嘴里就热辣辣的,虽然只咽了一小口,但胃里有些恶心”。
最后这瓶“喝一口嘴里就热辣辣的”康师傅矿物质水被确认为天津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产品,确定瓶内液体是工业酒精。但北京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应说:“瓶盖已经打开,我们不排除有人故意敲诈。
接连“撞门”
“多一点,生活更健康!”是康师傅矿物质水名满天下的广告词。
但《中国财富》接到对康师傅矿物质水质量投诉的信息,也在不断地“多一点”。
就在记者调查荆州矿物质水“中毒”事件时,襄樊市谷城县的康师傅矿物质水经销商王然,也在不断状告武汉顶津食品公司襄樊分公司生产的康师傅矿物质水。碰巧的是,荆州矿物质水“中毒”事件中,涉案矿
物质水塑料瓶上标注的生产厂家也正好是武汉顶津食品公司襄樊分公司。
9月25日,记者前往襄樊市谷城县见到了王然。
王然是襄樊市谷城县的个体户 ,做康师傅的批发。 2008年8月22日,王然在武汉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襄樊分公司拿了 1500多件康师傅矿物质水 ,可是这批水每件都有几瓶没有生产日期。
9月17日,谷城县新浪网吧的消费者在喝了康师傅矿物质水后,不断地拉肚子,然后向王然索赔。
于是,王然向武汉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襄樊生产公司要求赔偿,武汉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襄樊生产公司只答应“一瓶换一瓶”。但顾客不同意厂方提出的赔偿条件,天天有顾客来要求赔偿。“武汉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襄樊生产公司把我的声誉搞坏了,还让我赔了钱。”王然有些愤然。
王然开始通过互联网不断发布“武汉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襄樊生产公司生产的矿泉水没有生产日期”的帖子。此帖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更得到了康师傅方面的回复:“你在敲诈、诽谤,我们要到当地的公安机关告发你。”
据王然说,听到这种答复后,“自己也有些害怕”,就到一位在县城某局做局长的亲属家里求教。亲属告诉他,厂家不给处理,你就不算诽谤,也不违法。
于是,王然继续发帖子。
最后,襄樊生产公司派人来给消费者赔偿了800元。对王然,则用三瓶换一瓶的方式,换走了那些没有生产日期的水,但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据王然说,他遇到的质量问题不是第一次了。就在今年5月中旬,他卖出的康师傅绿茶,被消费者从瓶中喝出了霉块,结果花钱请消费者吃饭才了事。
投诉者并非王然一个,康师傅矿物质水的质量问题亦是五花八门。
10月11日,苏州市吴中区的赖先生投诉“康师傅矿物质水可能是用回收的瓶子罐装的”。赖先生称,他
9月买的两瓶杭州生产的康师傅矿物质水有问题,在未开封的一个瓶子里有很大的污点,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而另一个瓶子上有很多的杂质,就像是回收的瓶子没有刷干净一样。
但康师傅代表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愿意一瓶换一瓶:“有问题的拿回来,我们给你换好的不就行了吗?”
赖先生没有同意:“我想知道瓶子里那么大的污点是什么,另一个瓶子上为什么杂质这么多,是不是用回收的旧瓶子灌装的,没刷干净就出厂了。”同样,赖先生没有得到康师傅代表的答复。
10月10日,赖先生给记者发来手机短信称,康师傅的业务员提出用6箱水换取赖先生那两瓶有问题的水样,被他拒绝了。
然后,记者又通过百度搜索“康师傅索赔”字样,结果发现大量的投诉信息,其中不乏“冰红茶内惊现苍蝇,消费者向‘康师傅’索赔”、“冰红茶喝出电池导致中毒,‘康师傅’被索赔 10万”等惊人的新闻,然而却没有搜到有关康师傅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任何信息。
记者还发现,揭露康师傅存在问题的不仅仅来自民间。2007年10月12日,卫生部发布的《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查处不合格冷冻饮品和非碳酸饮料的通知》(卫办监督发[2007]179号)中,顶新国际集团重庆顶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康师傅茉莉清茶、茉莉花茶茶饮品因菌落总数超标、大肠菌群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等问题,位列不合格产品黑名单的榜首!
康师傅“水源门”成了揭发康师傅各种报料的开始,感觉到被“优质水源”欺骗的消费者开始更加理性地关注康师傅产品的质量了。不少消费者认为,“优质水源”原来是自来水,既然是自来水,人们买瓶装水干什么?饮用瓶装水,等于大量消费了多余的塑料瓶子。换言之,瓶装水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商家刻意制造的商业阴谋。这一阴谋,包含着愚弄顾客,操纵市场。
知名企业的无名生产厂
虽然面对出事消费者的一再追问,康师傅始终采取了不作答复的鸵鸟策略。但是按照涉案矿物质水瓶装上提供的厂家地址,《中国财富》记者找到了涉案矿物质水的生产地——湖北的历史名城襄樊。记者对康师傅矿物质水襄樊生产厂家取水环境的考察,或许能为康师傅为什么总是被指“不干净”提供部分答案。
襄樊被人们誉为汉江上的一颗明珠,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从陕西省宁强县发源,穿过崇山峻岭,流入湖北,从丹江口以下流经襄樊境内195公里,变成了一条能承载300吨级船只的黄金水道,养育着这座“南船北
马”、“七省通衢”的历史名城。
美丽的汉江从襄樊古城众多三国遗迹的历史烟云中穿过,但这个守着黄金水道的一方乐土,却是一个缺水且水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
襄樊所属的谷城、保康、老河口和樊城区等地共有十几家黄姜加工水解物及提取皂素的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建在汉江襄樊段和汉江主要支流南河上游,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木质纤维废渣(含水溶性皂甙、黄姜色素、姜黄油、单宁等废物)及高浓度、高色度的有机酸性废液和洗涤水等污染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汉江,给当地水环境和汉江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汉江襄樊段共有五条支流,支流是襄樊段的主要血液。但这些支流水质污染都较严重,唐白河、滚河水质亦被列入劣五类,沿岸村庄多为疾病高发区。曾被国内为媒体广为报道的“癌症村”——翟湾村,就地处唐白河的岸边。
这就襄樊真实的水资源环境——守着一江春水,却没有多少可饮之水。
但靠水掘金,专门生产矿物质饮用水、冰茶等系列水产品的武汉顶津食品有限公司,却在2007年悄然落户襄樊,成立了武汉顶津食品有限公司襄樊分公司(以下简称襄樊分公司)。
据了解,襄樊分公司是在2006年12月15日与襄城区营盘工业园区签订投资协议,独资生产康师傅饮用水、康师傅冰红茶的。 2007年1月18日,公司开始投入批量生产,年生产能力为500万箱 6000万瓶,可创产值
6000多万元人民币。
但与康师傅响亮的名头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襄樊分公司在襄樊颇为低调,很多当地人都不知道充斥街头店面、各种酒店中的康师傅矿物质水就产在自己的家门口。记者乘坐的出租车在营盘村辗转了四个来回也没有找到襄樊分公司,很多当地人也说没听说过这里有襄樊分公司。最后几经周折,记者才在一条胡同里找到襄樊分公司。
当地人不知道襄樊分公司的确很正常,因为就算记者到了分公司所在胡同的入口,亦只看到胡同深处有一排厂房,看不到企业的任何标识,就连走街串巷的出租车司机也颇感惊讶:“原来在这儿,这里是南渠,专门排放污水的,以后不能喝这里生产的水了。”
襄樊分公司收发室的女职员向记者确认了公司的真实性,告诉记者公司的经理等领导在二楼。当记者走进厂区刚要进入厂房的门口时被一领导模样的人拦住了。核实了记者的身份后,领导模样的人说自己就是襄樊分公司的李经理,但又申明,襄樊分公司只负责生产,接待媒体、质量投诉等都由武汉总公司品质部负责。
李姓经理当时就给武汉总公司品质部专员辛伟鹏通了电话,让辛伟鹏与记者交涉。电话里,辛伟鹏声称,不经过武汉总公司一把手同意,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厂房,而关于荆州的水“中毒”事件正在处理中。
市场优先的建厂方针
记者终于没有真正进入襄樊分公司的生产区。
记者走出厂区的过程中问李姓经理:“这里不是南渠,专门排放污水的地方吗?”
李姓经理说:“我们用的是市政供水,和城市排放的污水没关系。而襄樊的汉江水是南水北调的水源,所以,消费者不用担心。”
事实果真如此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襄樊市政协常委告诉《中国财富》记者,南水北调是指在襄樊100多公里外的丹江水库调水,而非丹江水库下游汉江襄樊段的水。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丹江的水质很好,但襄樊的水污染
就很严重。目前襄樊水污染问题很突出,汉江干流虽然达到规定的水质类别,但支流中的蛮河、滚河、唐白河水质仍为劣五类,属重度污染;小清河出口断面为五类,为中度污染。群众反映,襄阳夫人城附近、米公、鱼梁洲大桥排污口排出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汉江,臭气熏天,污染严重。护城河、大李沟、南渠等地方的污染,到2008年底才有可能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初步恢复生态。
既然水源污染如此严重,襄樊分公司为什么会选择落户这里?这位市政协常委说,襄樊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的大城市和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一条汉江、两座机场、三条铁路、四通八达公路”是襄樊水、陆、空立体交通的写照,尤其是高速公路呈“十”字形与周边城市相联,可与1000公里左右的大城市朝发夕至,是鄂西北及鄂豫陕渝毗邻地区的物流中心,居全国最佳商业城市第54位。
此外,襄樊的人力资源丰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金融机构、涉外服务、医疗单位等比较完善,在鄂西北及毗邻地区堪称一流。所以,任何企业选择在这里设立分支机构,从商业角度出发是完全可以的。
该政协常委无不担忧地说,作为企业在这里发展无可厚非,但作为襄樊的百姓,是不欢迎以水为主要商业资源的企业来这里落户的。原因很简单,大量廉价的汉江水变成企业产品销售各地,变相成为让更多人喝本属于襄樊人的城市供水,这对缺水的襄樊来说,是雪上加霜!
襄樊不远处的丹江口市,坐落着另一个中国水行业的巨头——农夫山泉丹江口有限公司。农夫山泉丹江口基地2004年5月正式投产,生产“农夫山泉”、“农夫果园”、“农夫汽茶”、“农夫尖叫”和“维生素水”五大系列共 19个品项的饮品,年产量达5亿瓶,产值达3亿余元。
或许正是有了这样的市场诱惑,康师傅矿物质水才落户毗邻农夫山泉的襄樊,不为襄樊水而来,而是为了争夺华中这片市场。
纵观康师傅控股集团,其布局全国的水厂,只有长白山一家有天然矿泉水的水资源,其他都建在城市里,对水源要求很简单——有自来水就行,因此,靠近都市的它可以节约大量的物流费用,将成本降到最低的水平。
“而另一个专家称,其实,康师傅在全国共有52家水生产点,其中一部分亦是不为人知的代工生产点。比如媒体报道的成都、上海小作坊加工的水却在标签上写重庆、杭州生产的事情就是例子。这样是很节约成本,但其产品质量亦难以保证不出纰漏。”
中国矿业联合会矿泉水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廖雷说,国家只对天然矿泉水的水源地有严格的要求,但对天然水、矿物质水尚无国家标准。矿物质水只需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矿化液或人工矿粉即成,但提炼纯净水很浪费水资源,生产工艺高的公司的提炼比例是2:1,但一般企业的提炼比例都在3:1左右。从理论上讲,别说是自来水或者污水,就是尿液也能提炼出纯净水来。
“往纯净水中加一点食盐,纯净水就变成矿物质水了。”廖雷笑着说。
标题:揭开矿物质水真相
作者:文/本刊记者姚卜成
风行中国大陆市场的康师傅矿物质水,按照现行的法律框架,恐难以回避违法的尴尬局面,一则因为产品不符合《软饮料分类》中瓶装饮用水的规定,却一直以“水”的形式生产,有违法生产之嫌;二则因为产品符合《软饮料分类》中“其他小饮料” A款的定义,却一直以水的名称上市销售,违反了《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当食品符合名称有关规定时,必须按规定命名”的规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康师傅矿物质水只有在中国大陆生产
2002年,农夫山泉挑起的“水种概念”之争,曾引爆了行业的口水大战,亦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前几年畅销的纯净水因为缺少矿物质以及水质呈酸性等缺陷,不断受到人们的诟病,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为了迎合人们的饮水健康需求,康师傅矿物质水抓住时机,凭借水中添加矿物质、“更健康”的产品定位和广告诉求,一下子挤占了纯净水的大片江山,开始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但从开始,康师傅矿物质水的命名就引起了诸多矿泉水厂家的强烈不满。矿泉水自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引入我国市场以来,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了比较高的品质定位。作为饮用水,矿泉水其品类价值远远超过自来水和后来出现的纯净水。因此,矿泉水厂家认为,矿物质水的命名,有偷换概念、窃取矿泉水多年来树立的健康、天然形象之嫌。
矿泉水企业的不满和抱怨,当然包含了它们的“私心”,因为矿物质水抢占了矿泉水的市场份额。但现实中,它们的抱怨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实际效用,康师傅矿物质水厂家利用渠道和资本方面的巨大优势,仍在全国整体市场份额上一步步地上升,稳如磐石。
但另一方面,矿泉水商家的不满又不无道理。在鱼龙混杂的中国瓶装水市场上,消费者对矿物质水知之甚少,更没有人知道矿物质水到底属于哪一类产品?有什么样的行业标准?
矿物质水生产方式涉嫌违法
矿物质水最终没能逃脱身份被质疑的命运。
2008年9月举行的“中国.国际包装饮用水峰会”上,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睒睒对矿物质水进行了公开抨击。钟睒睒认为,矿物质水先将水中的矿物质完全去除,制成纯净水后,再添加两三种矿物质。这两三种矿物质与人体所需的21种矿物质相差甚远,同时,还可能引起“过贫营养化”,即造成人体个别矿物质元素富集或部分矿物质元素的缺失。
钟睒睒说,现在还在执行的《软饮料分类》明确规定了“瓶装饮用水是密封于塑料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剂可直接饮用的水。”但早在几年前,一些有规模的跨国企业就已经开始在纯净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生产“矿物质水”。
农夫山泉参与了将于今年12月1日实施的《饮料通则》的制定,新规定中取消了瓶装饮用水中“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限制。但从去年3月1日开始
,农夫山泉已先后三次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反对意见,但均未获得采纳。
新法网法律事务总监、律师李家瑞认为,《软饮料分类》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0789——1996《软饮料分类》”,这本身就表明《软饮料分类》具有强制性,只要跨国公司在中国生产瓶装饮用水或饮料,就要遵守并执行《饮料分类》的实行标准,否则就是违法生产。
李家瑞进一步指出,只要产品被叫做“水”的,就要执行《软饮料分类》第3.6条“瓶装饮用水类”中3.6.1款“瓶装饮用水是密封于塑料瓶、玻璃瓶或其他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剂可直接饮用的水”的定义。
由于矿物质水中人工添加了矿物质,就不符合瓶装饮用水的定义,所以不能算是瓶装饮用水,但其产品属性却符合《软饮料分类》第3.10.2.3条中“其他小饮料”中的A款“由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经过纯化处理体”的定义,所以,矿物质水应该叫矿物质饮料,而非是矿物质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