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关于八毛门事件你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1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9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0-31 1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八毛门”患儿在武汉同济医院康复出院。患儿家长陈刚公开发表书面道歉信,承认深圳儿童医院此前诊断正确,对自己错怪医生和护士、给医院带来很大的压力表示道歉。

  9月初,有媒体报道,一名新生儿在深圳儿童医院看病,被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需做手术治疗。但患儿家长因为自身是学医的,不相信这一结论,遂转至广州某医院复诊,结果只吃了八毛钱的药就治好了。“八毛钱治好了十万元的病”,这一耸人听闻的消息被披露之后,引起了舆论大哗,许多网友借此抨击医院诚信缺失和医德滑坡,当事医生也因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就是“八毛门”的由来。

  该事件其后的转变颇富戏剧性。八毛钱的药虽然让患儿症状暂时有所好转,但病情实则不断加重,患儿家长只好“悄悄地”带孩子到同济医院再次治疗,并同样被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一场手术过后,孩子的病好了,深圳儿童医院蒙受的“不白之冤”也得以洗清。

  以往人们所见闻的医患矛盾,往往都是不了了之或了犹未了。“八毛门”的社会关注度如此之高,其了结却如此干脆,并且是以患者一方的道歉做尾声,这样的过程实在耐人回味。“八毛门”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热度?因为它符合公众对医患矛盾的观念“预设”,即患者多半是弱势而正确的,医院则是强势而理亏的。人们在“八毛门”事件上倾注了个体对医患现状的不满情绪。但事实终归是不可以“预设”的,深圳儿童医院一再坚持的诊断结论,最终被事实所证实。患儿家长的道歉则告诉人们,用习惯性观念判断具体的事件并不总是可靠的,在特殊的情形下,医院也有可能因坚持正确的诊断而成为弱势一方;如果不以理性思维对热门事件加以分析,而是一股脑儿倾泻“义愤”,就很有可能错怪好人。

  患儿家长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公开向深圳儿童医院道歉,这样的做法值得称道。道歉虽然折了面子,却还了医院以公道。道歉虽然可能“闪”了众人的情绪,却给了医生坚持正确诊断的底气。在明知理亏后选择道歉,是有良知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患儿家长的道歉能够弥合医患之间存在已久的情感鸿沟,能纠正人们日益固化的矛盾判断。这对于医院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职责,对于医生更负责地履行救死扶伤的义务,是有着正面价值的。

  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信任感始终都是重要的,而医患之间的信任尤其重要。在信任感稀薄的情绪下,医生因动辄得咎而消极保守,病人因患得患失而拒绝配合,结果不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也极大影响了医疗机构的效率。重建医患信任感的过程无疑是漫长的,既需要制度的良好设计,也需要个体释放善意。“八毛门”事件中,患儿家长曾经“得理不饶人”,但最后还是公开道歉,这就是释放善意的表现。医卫部门没有因为曾被错怪而气急败坏,反而“向家长表示慰问”,这同样是释放善意。这样的“相逢一笑”,让人们看到了建设更和谐医患关系的可能性。

  值得深入反思的还有媒体。最耸人听闻的事件往往最能吸引眼球,但无视事实的炒作,不仅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反而会把各方都置于被动的局面下。“八毛门”患儿家长的道歉,对媒体同样不无教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