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来安文化] ~~~火烧来安城~~~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3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以坛为家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2-2 13: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月的皖东,酷热难忍。新四军第五支队指战员,在司令员罗炳辉的率领下,不顾炎热,如同一支离弦的箭,飞也似地向津浦路东射去。
  罗炳辉有"神行太保"之称。
  "神行太保"乃中国古代对神奇人物的美称,可这名字却不是中国人送给罗炳辉的,而是美国的著名记者尼姆·韦尔斯给罗炳辉起的。
  罗炳辉,身高六尺,体格魁梧,膀粗腰圆,大鼻大眼,但却一点也不笨拙。他有一个智慧而敏锐的大脑,不仅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善谋善断,而且能在吵闹的环境中,合上双眼睡几分钟,只要一有动静,立即就清醒过来,随之抓住左轮手枪,准备迎击,一旦判明异常,瞬间便能一枪击中目标。他那双脚板,经过几十年的战斗生涯,锻炼得行走如飞。称他"神行太保",一点也不过誉。
  他,1897年出生于云南省彝良县一户汉族家庭,七岁人私塾,读书三年。十岁因土霸敲诈,家境艰难辍学务农。一次,土霸上门勒索,罗炳辉挺身抗争。土霸说:"老子在这片地方,比谁都要高跳三尺!"罗炳辉说:"三尺算什么?老子长大要飞起来!"土霸告到官府,罗炳辉跟到官府,对簿公堂,历数土霸罪恶。官吏们见是一个十二岁的娃娃,个个惊骇。辛亥革命发生,罗炳辉剪掉一条辫子人滇军。他不爱钱,不惧死,升任朱培德部交通组的上尉组长。陈炯明叛变,滇军危急,罗炳辉在十多小时内,三闯敌区,飞奔二百华里,将敌情报告给朱培德,使朱培德战败了叛军。朱培德流着泪说:
  "是罗炳辉一双飞毛腿,救了滇军!"
  讨陈胜利后,罗炳辉升任第三军二十五团二营营长,在攻南昌牛行车站战斗中,他率二营血战三昼夜,全营四百人只剩下七十人,攻入南昌。但身为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却顶不住美国传教士的恫吓,下令撤了"南昌之围"。三军将士付出重大伤亡才换来的胜利,成了蒋介石向帝国主义分子献媚的礼品,罗炳辉非常气愤。由此,有人又诬告罗炳辉为"共产党嫌疑"。这本是莫须有的指控,但却唤醒了罗炳辉对共产党的好感。朱培德怕事情闹大,将罗炳辉遣出军队,到江西省吉安靖卫大队任大队长。在吉安,罗炳辉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10月率部起义,上了井岗山,与朱德、毛泽东会师于东因山,任红十二军军长。在蒋介石发动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时,罗炳辉率红十二军,在三天内,飞越武夷山,攻广昌,克建宁,歼敌三个团,被群众呼为"罗炳飞"。
  长征开始,罗炳辉任红九军团军团长,在抢渡乌江时,中央电令红九军团掩护主力红军渡江,但在完成掩护主力红军渡江后,因渡口浮桥冲毁,红九军团被困乌江北岸,掉了队,开始了单独万里长征。这一意外掉队,造成了蒋介石判断上的失误,误认为红九军团是红军主力,跟踪追击,从而有效地掩护了中央红军北上,取得了长征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伟大胜利。然而,罗炳辉率红九军团,却多穿越了黔滇川三省十七个县,数度往返于雪山、草地间,他们的长征走了四万多华里。罗炳辉和他的部队,又被称为"双脚骑兵"。
  今天,在东进抗日的征途上,"神行太保"要锻炼他的部队成为新的"双脚骑兵"。
  天上的太阳像火一样,大地上热浪滚滚。地里禾杆上的谷粒晒干了,热风一吹,就抖落下来。小溪、池塘,全干涸了。牲口在被太阳烤焦了的草地上找不到饲料,饿得啤咋叫。
  第五支队指战员们,天一亮就开始行军,路上积存了一层细沙一样的尘土,一举步,脚就被埋了进去,滚烫滚烫。千余双脚,在尘土里行进着,搅拌着,搅得全飞土扬,形成一条滚滚的尘埃,钻进指战员们的眼睛里,鼻孔里,嘴里和肺里。太阳升得越高,尘埃就飞卷得越高,太阳被尘埃遮挡住了,对着它看都不刺眼。
  一点风也没有,指战员们在这滚滚的热浪中,透不过气来,像窒息了一样,只有在休息的时候,找一口井,湿一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才能喘口气。
  沿途群众,见新四军不顾烈日和尘埃煎熬,深入敌后,无不受感动,将一碗碗清凉的井水送到战士手中。
  一位老者感慨地说:"昔日诸葛亮,率领孤军五月渡沪水南征,安邦定国;今日新四军,冒着酷暑,东进抗日,可与诸葛武侯媲美,何等忠贞!"
  罗炳辉率领五支队指战员,经过数天艰苦行军,迅速通过了日军严密封锁的津浦铁路,跨进路东,行军速度之快,又展"神行太保"雄风。不仅如此,途中,罗炳辉还派出一支支小分队,寻找战机,歼灭日军,锻炼部队。五支队警卫营两个连,在营长张翼翔的率领下,夜袭了明光车站,以突然的动作,打掉日军一个据点,歼灭日伪军一个中队,缴获步枪四十多支,轻机枪一挺,子弹近万发,而警卫营却无一人伤亡,为东进增添了一支欢乐的插曲。
  八月下旬,罗炳辉率第八、十五两团,到达来安县东北的半塔集。接着,第十团也到达半塔,预期到达了目的地。从此,半塔这个名字,便在华中版图上闪耀起来。


  罗炳辉到达半塔后,立即同支队政治委员郭述申,副司令员周骏鸣,参谋长赵启明,政治部主任方毅一起,分析皖东形势,研究部队如何展开,如何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方毅是率侦察连和民运组组成的先遣队先期到达路东的,他对皖东的形势、敌情已作了一些了解,由他首先介绍路东的形势。
  方毅说:"津浦铁路以东,是皖、苏两省交界的地区,南到长江边,北到洪泽湖,东到高邮湖,西到津浦铁路,其间包括安徽的来安、嘉山、天长、盱眙四个县,江苏的扬州、六合、仪征三州县。这些地区,虽然大部属于安徽管辖,但却在国民党苏鲁战区副司令兼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势力范围之内,情况十分复杂。韩德勤,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从有利于抗战来说,要积极争取他,促他抗日,但此人骨头比较软,有点欺软怕硬,正同日伪暗中勾结,我们东进,会打破他投日的美梦,这将是一场复杂的斗争。韩德勤所控制的各县保安团,矛盾重重,但都害怕新四军东进,怕暴露了他们假抗日、真投敌、欺压百姓的面目。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游击军'、'救国军'、'三番子'、'小刀会',他们对共产党、新四军所抱态度,各不相同,我们争取得好,可以成为抗日的力量,否则也是地方上的祸水。"
  方毅汇报后,支队领导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罗炳辉说:"根据路东的情况,部队必须迅速展开,第八团第一、第三营分布到来安县一带,第二营开进到天长、扬州一带去;第十团开进到盱眙、嘉山地区去;第十五团开进到六合县去,一刻也不能停留,给日军狠狠地打击一下,打破韩德勤投日的美梦,斩断那些保安团队勾结日军的黑手,把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的大旗树起,鼓舞起群众的抗日斗志。"
  政委郭述申接着说:"部队开进之后,由我们的干部和战地服务团组成的民运队,要很快跟进去,深入乡村,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建立工抗会,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建立游击队,扩大我们的部队。"
  任务很快布置下去。
  各部队枪不离肩,马不卸鞍地向前开进。
  在部队、民运队一支支撒向城镇、乡村后,罗炳辉也风尘仆仆地跟到各地巡视,了解部队展开情况,访问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宣传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抗日救国的纲领,争取团结了一批进步人士,消除了中间派的一些疑虑。国民党嘉山县县长周少藩,比较开明,罗炳辉到嘉山县时,两次登门看望,长时间交谈,使周少藩了解了新四军东进的目的,也激起了他的民族大义,对新四军深入敌后,欣然支持,为第十团在嘉山一带展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在六合县的竹沟镇,罗炳辉召开了有开明士绅、工商人士、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罗炳辉针对国民党顽固派说新四军东进,是抢占地盘,是来打土豪的欺骗宣传,进行了驳斥和解释。他说:
  "列位都是通情达理、耳目灵通的人士。我新四军自进驻以来,所作所为,有目共睹,可有谁见到我军打过几个土豪、占过多少地盘?请诸位不要听信顽固派的谣言,谁在真正抗战,谁在搞磨擦,凡有良心的中国人都能看得清楚!抗日救国,匹夫有责。在这民族危亡之际,我党我军的一贯政策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人出人,一切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
  罗炳辉开诚布公的一番话,说得大家频频点头,消除了疑惑,对新四军更加信赖。当场就有人捐出二十担粮,二千块钱,支援新四军抗战。竹沟镇上,回民很多,在十五团的帮助下,很快建立起一支游击队,成员多是回民,号称回民游击队。
  第五支队的抗日帷幕,在坚如磐石的群众基础上,哗哗拉开了。


  新四军第五支队进入皖东敌后,宣传发动群众抗日,搞得轰轰烈烈,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引起了日军的恐惧。皖东与南京隔江相望,日军中国派遣军的总司令部就设在南京。日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大将闻报,立即命令第十一师团长岩松派兵"扫荡"。岩松接令,不敢怠慢,于当日电令驻滁县日军向来安一带新四军大举"扫荡"。
  来安,紧依滁县东北,古为新安镇,是滁县东北的第一门户。来安城四面环山,屯仓河穿城而过,一水中流。兵家言:"来安、滁州、六合,以及远之庐州,均为直接掩护大江之军事重镇,此等地点一旦丧失,大江便完全暴露于敌人攻击之下,所谓大江之险,已失其半矣!"
  日军欲夺取来安,新四军必然攻打来安,一场争夺来安要塞的恶战,就此展开。
  罗炳辉作战,是非常注重耳目的。
  9月2日上午,日军刚从滁县、张八岭出动,罗炳辉就已知道日军派来的兵力、袭击的方向和目的。他决定狠狠"教训"一下来犯的敌人。
  当时正是多雨的秋天,细雨蒙蒙。罗炳辉亲率第十团和警卫营,冒着斜风细雨,到达来安城南的梁庄。这里是滁县和张八岭两地至来安的必经之路,公路在这里有一段山凹,是伏击的好地方。罗炳辉让十团和警卫营,进入东西山地两侧,占领着有利地形,以伏击战的打法,歼灭敌人。令第八团隐蔽于东南侧的八仙山,准备打敌援。
  部队进入阵地之后,罗炳辉将指挥所移在梁庄侧背的一个山岗上。他看到山岗的前面有一片开阔的远景,时而被细雨迷雾的帷幕遮掩着,时而展现开来,阳光下的景物好像历历在目,离得老远也看得清清楚楚。
  下午3时许,从张八岭出动的日伪军八百余人,在一名日军指挥官的指挥下,气势汹汹地开来了。罗炳辉从这名指挥官身上判断,日军最少有一个大队,其余大部是伪军。后来了解到的情况证实,那名指挥官是日军大队长昌次中住,他率领的日军有一个大队,伪军两个大队,和开始侦察员的报告大体相符,于是战斗决心更大。
  罗炳辉怕部队过早出击,达不到狠狠打击的效果,一再告诫伏击部队,让敌人靠近再打,直到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他才一声高喊:"打!"
  随着这一声命令,伏击部队的步枪、手榴弹雨点般向敌群打去。第十团和警卫营,两面夹击,打得日伪军措手不及,死伤一大堆。
  敌人遭此突然打击,乱成一团,溃不成军,昌次怕新四军的枪弹落到他的头上,而且已完全无法收拢部队了,抢先夺路逃窜。日军、伪军见指挥官已逃,都跟着逃跑,一窝蜂似的向来安城逃去。
  昌次进了来安城,天色已晚。
  罗炳辉不让日军喘气,决定乘黑夜再袭击一下。他令十团派出一个侦察排,身穿便衣,携带短枪,于夜半进入来安城。侦察排三十名侦察队员,都是十分精干的小伙子,干这一手特别起劲,他们摸进来安城后,探知日伪军分驻两地,便从中间向两地打起来。日伪军白天遭袭击,吓昏了头脑,不敢轻易出动,只是向射击的方向打枪,放炮。待日伪军听到夹袭"新四军",不但有枪,而且有炮弹射来,打得更凶,互打一夜,天亮一看,连新四军的影子也没见着,看到的尽是自己队伍里倒下的一具具尸体。昌次更惊,不敢久留,气极败坏地放了几把大火,弃城向滁县方向逃窜。
  昌次一路胆颤心惊地逃着,气喘着,走到八仙山,想坐下来喘喘气,又碰上埋伏在这里打敌援的新四军八团。八团已在这里等待一夜,没等到滁县城出援的日军,却等到了败退逃回滁县城的昌次,也没算白等,便给昌次来个迎头痛击。昌次未敢还击,只顾逃命,丢下多少尸体他都不管,一口气逃进滁县城。
  昌次跑进据点,检查人马,已伤亡了一半。而后,才惊讶地回顾新四军这一连串的奇袭,惊恐地问部下:
  "新四军的,搞的什么战术/
  "游击战!"昌次的部下回答。
  昌次这才省悟地说:"游击战的,神奇的战术。新四军的,有神奇的指挥官!"
  昌次定了定神后,喃喃地说:"打这样一场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进攻这样的一个庞大的国家,要有最深思熟虑的计划和渊博的军事才能,在这方面新四军才是一个天才,但同时不能不承认,我们还没有把中国人民的力量估计进去。因此原来计划三个月灭亡中国,时间太匆忙了,简直是幼稚可笑!"
  这位日军小小指挥官,也算聪明绝顶,预计到了他们的失败和灭亡。


  罗炳辉一打来安城,一天一夜,三次奇袭敌人,打得昌次丢盔弃甲,逃回滁县城。罗炳辉乘胜收复了来安城。
  新四军进城后,立即投入灭火的战斗。火势熊熊,指战员们不顾一切,冲进火场,打灭城内大火。群众见新四军刚赶走日军,又来救火,消息传开,都纷纷涌上街头,热情慰问新四军。
  罗炳辉在县城巡视一周,没见着县政府的人员,将组织科科长朱云谦找来,说:
  "交给你一个任务,带上一个连,去把国民党的来安县长张北非找回来!"
  当时,来安县城还是国民党控制着,鉴于统一战线关系,罗炳辉在得知日军进攻来安的消息后,向来安县政府作了通报,谁知日军未到,县长张北非就带着县常备大队弃城逃跑了。打下来安县城后,罗炳辉考虑,来安是新区,建立民主政权的条件还不具备。同时,从群众中了解到,张北非还比较开明,民怨不大,团结他,能影响一大片。所以,让朱云谦将张北非找回来。
  朱云谦听司令交给他这么个任务,有点踌躇。
  罗炳辉见朱云谦对这个任务兴致不浓,即说:"搞统一战线嘛,这个县长暂时还得张北非来当!"
  朱云谦精明能干,一表人才,善于做统战中的上层人士工作,一点就破。听了罗炳辉这话,立即笑了,带上一个连,赶到城北三十里的屯仓,将国民党的这位县太爷找到。朱云谦不卑不亢地说:
  "张县长,我奉罗炳辉司令员的命令,前来找你回县城就任。"
  张北非已听说新四军将鬼子打跑了,收复了来安城,心想这下完了,这个县长干不成了。谁知新四军打跑了鬼子,收复了来安城,还请他进城当县长,大有受宠若惊之势,露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
  回到县城,张北非即刻拜见罗炳辉,连声道谢。说:
  "久闻罗公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贵军驱走日伪,又救县城大火,拯救斯民,张某感激不尽。日后还请罗将军多多吩咐,张某不才,愿为抗日效卑微之力。"
  "愿为抗日效力就好!"罗炳辉说:"张县长开明,我们已有所闻,因此我们支持张县长继任。"
  接着,罗炳辉向张北非讲述了抗战形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进一步感动和教育了张北非。
  张北非是日军进攻逃跑的,为了挽回他的面子,新四军召开了群众大会。罗炳辉司令员在会上讲了话,但会议是让张北非主持的。这在来安县的中上层人士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张北非继任县长后,做了不少有利于抗战的事,还为驻来安附近的新四军筹办了一些粮款。
  来安县收复安定之后,罗炳辉率部队转战他地去了。
  日军昌次,对来安之败,并不甘心。经过一番准备之后,探知罗炳辉已离开了来安城,于11月对日,率日伪军四百多人,再次占领了来安城。昌次接受上次连遭新四军伏击的教训,占领县城后,便亲率主力出城,隐蔽住进八仙山,一来免遭新四军夜袭,二来想打新四军的一个伏击。
  进了八仙山,昌次得意洋洋地对部下说:
  "新四军,会打游击战,我今天也来打个游击战,给新四军的看看!"
  昌次的行动,早已被新四军的侦察员探明。
  罗炳辉接到报告,暗暗一笑,说:"昌次小儿真会玩耍,这次要把小命玩掉了。"
  罗炳辉根据敌人的兵力和部署,决定只派第八团一个团参战。派八团一营一部,于夜间潜入来安城,悄悄将城内日军歼灭;以八团二营一部,扮作出援攻打来安之势;八团主力,则秘密隐蔽于八仙山北侧的新河堤埂,伏击昌次。同时,通知地方游击队和各抗日团体,封锁一切消息,切断城内日军和昌次的一切联系。
  入夜,雾瘴迷漫,月光神秘地穿过雾霭,时隐时现。八团一营的新四军战士,犹如一条看不见的暗河,从来安城墙的暗道进入城内,摸到日军的住处,给日军一个中间开花,将城内日军全部歼灭,攻克了来安城。
  22日早晨,新四军八团二营,越过新河,向来安疾驰,摆出出援来安县城的样子。二营的队列散得很开,拉了长长一条线。
  昌次不知来安城已被新四军攻克,完全蒙在鼓里,见一大队新四军浩浩荡荡向来安县城奔去,以为是攻城部队,心中暗喜,想创个奇迹来,给驻南京的司令长官们看看。于是,他命令出击。八团二营早知这里有日军的伏兵,还击了一阵,便向后撤退,打打停停,将昌次引人伏击圈来。
  昌次追到新河,新四军主力全埋伏在河堤上,居高临下,迎头而击。河堤上充满了硝烟,新四军指战员的脸都被烟雾遮住,透过烟雾,可以看出他们脸上露出的兴奋的神情,他们都为他们的司令恰如神机妙算般的艺术指挥而兴奋。而昌次却慌了手脚,连逃命也来不及了,身上连中数弹,一命呜呼。
  罗炳辉指挥二打来安城,再一次显示了游击战的神威。中国人在中国土地上打游击战,人熟地熟,占天时,占地利,占正义,敌来则有耳目,隐蔽则隔断消息,想在哪打就在哪打,想打哪里就打中哪里。昌次东施效颦,梦想在中国土地上打游击战,他两眼一抹黑,连东南西北都摸不着,简直是玩瞎子捉迷藏的游戏,自己蒙上自己的眼睛,任新四军宰割了。


  日军向来安进攻,连连失败,损兵折将,第十五师团师团长岩松恼羞成怒,来到滁县城,调动重兵达二千余人,于1940年5月下旬,由南京、滁县、张八岭出动,大举向津浦路东地区"扫荡",5月27日再次占领了来安县城。
  罗炳辉闻报,立即召开作战会议,分析敌情,研究作战方案。
  根据侦察员报告,来犯的敌人。有一个联队的兵力,有重炮,有几十挺轻重机枪,还带来三十多辆大汽车和其它运输工具。从各方面得来的情况判断,日军此次"扫荡",有两个目的:一是进行报复,因为前两次"扫荡"都失败了,而且是在侵华日军总司令部鼻子底下失败的,震动了大本营,决心报复一下;二是皖东一带地区麦子都成熟了,乘收割之际,下乡"扫荡",抢劫粮食。但这股来犯的日军,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虽有一个联队,但是拼凑来的,且有一半伪军,宜于各个歼灭;同时,敌人重兵,集结城内,强大炮火,不易展开,而利于新四军接敌,将其各个击破。
  罗炳辉根据敌情和大家的意见,决定乘敌立足未稳,打它个措手不及。他说:
  "这股敌人来势凶狠,但它来到来安城,就钻进瓮里去了,我们就来个瓮中捉鳖。要尽快下手,把鳖捉住,绝不能让它跑了。跑到乡下去,现在乡下农民正在收割小麦,粮食是宝中之宝,没有粮食,我们不能抗战,群众也无法活下去。所以,这一仗一定要打好!"
  随后,罗炳辉下达了作战命令:
  命令第八团第一、二营、第十团第一营攻城。各攻城营,以第一连为攻城队,第二连为增援队,第三连为掩护队。
  命令第八团第三营、特务营,负责阻击滁县增援之敌。
  命令第十团第二、三营为总预备队。
  28日夜幕降临,攻城各部队,轻了装,出发了。
  他们步伐是轻快的,精神抖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不可遏制的感情。时为农历四月二十一日,下弦月初升,天上有几片游云,月儿在薄薄的云层里游动,淡淡的月光下,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希望,闪耀着赴汤蹈火的祖国优秀儿女的心灵。
  午夜1时,八团一营,率先到达县城边,侦察队侦知,城西北角没有岗哨,一连的指战员登云梯翻入城内,把驻在城内的伪军各个小院监视包围起来。接着,八团二营和十团一营,也从城墙东北和西南两角,翻越城墙,进入城内。八团二营入城后,将住在鼓楼和小学校两处的伪军包围起来。十团一营,摸到日军的住处,除将日军包围起来外,还从中间地带将日伪军隔离开。
  新四军登城技术娴熟,入城动作迅猛异常,但也足足用了半个小时。可是,日伪军还在呼呼大睡,直到攻城部队枪声打响,日伪军才从梦中惊醒。
  最初,只有三四处响起枪声,随后全城到处都响起了枪声,枪弹声震动全城,划破寂静的夜空,似有千军万马,顷刻间就能将城池荡平。
  这是罗炳辉布下的疑兵。
  日伪军被这攻城气势吓昏了头,在驻地的院于里,乱嚷乱叫,乱打枪,谁也不敢轻易出门。
  八团一营二连、二营一连,枪响后,将两处伪军的岗哨和警卫,像抓小鸡一样,毫不费力地解决掉。瞬间,冲进室内,一边枪弹齐射,一边高喊:"缴枪不杀!"在新四军猛烈火力和政治攻势威慑下,伪军纷纷缴械投降。
  八团、十团三个营,在解决伪军之后,轻重机枪、步枪火力,全都转向日军,形成一个巨大的火力网,将日军住的房屋、院子,全都死死封住。日军本来就对来安城内地形不熟悉,又在黑夜,外面情况不明,都龟缩在院子里。但他们自恃武器精良,向攻击的新四军猛烈射击,作顽强抵抗。
  这时,新四军的五支队还没有重炮,日军住的那些四合院的院墙,又高又厚,难以攻入。加上日军火网似的炮火阻击,新四军攻击部队遇到了拦阻,攻入一批,倒下一批,伤亡较重。八团一营的战士们,急中生智,将炸药包里装进硫磺,又在炸药包外包上破布,捆扎上稻草,浇灌煤油,燃着投入日军固守的大院内。装有硫磺的炸药包,爆发出一声声巨响,惊天动地。
  转眼间,敌人占据的四合院内,火光四起,烈焰腾空,火焰密集的地方成束成状,有的地方燃成了红云朵似的,房子上的瓦片也被火焰卷起,凌空飞舞,把整个来安城照映得通明。
  日军在火焰里踉跄奔命,乱叫乱跳,跑出门的被新四军机枪射死,出也出不来,一个个鬼哭狼嚎。当新四军高喊:"缴枪不杀!"冲进火海时,只有少数日军还活着,其余数百名日军,全都葬身火海。
  战斗结束。罗炳辉进入城内,看到这个情景,诙谐地说:"日本侵略军喜欢火葬,这次是真的'火葬'了"。
  这是罗炳辉指挥的三打来安城。第三次,由于火攻而闻名,史学家又称"火烧来安城"。
  31日上午,驻滁县日军闻讯,决心报复,以十余辆汽车装载日军,增援来安城,但为时已晚。
  罗炳辉看到津浦沿线南段日军已大部出击,后方各据点必然空虚,一面令第八团二营和特务营,阻击日军援兵的进攻,并死死地拖住它;一面要攻城各营迅速撤出,分兵十路,趁夜奔袭了滁县城、乌衣镇、担子街、沙河集、张八岭、嘉山集、石门山等一线日伪军的各个据点。这一夜,津浦铁路南段沿线百余里,彻夜枪声不断,火光绵延,一个个日伪军狼窝被端,一座座日伪军据点被焚。
  玩火者必自焚。中国这一句古语,是让人胆寒的。不过,日本侵略者是不会听我们的警告的。那么,中国人民只好奉陪,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将他们全部消灭干净。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12-2 13: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精练,看了楼主的叙述,像是在看一场生动的电影,,,,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12-2 14: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soso_e183:}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2-2 14: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军事史......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12-2 16: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县志不知道是哪一页?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12-2 17: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史为鉴!!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31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以坛为家I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 17: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东篱闻菊


    哥们,你玩大话西游吗,头像是的哦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5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12-2 19: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2964176047712923782_3:}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5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12-2 19: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2964176047712923782_3:}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2-2 19: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小时候听妈妈说 罗炳辉驻扎在半塔时 人可是很胖的 别人骑马  他骑的是骡子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