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明孝陵散记 在我生活的周边城市中最美的是南京,南京最美的地方,我觉得是紫金山,紫金山里最美的地方,我想就是梅花山、明孝陵了。也许有帝王陵寝的庇佑,这一带才显得格外山灵水秀。 一个早春的周日,我携带小女搭车前往梅花山,去感受早春的气息。 我们出了玄武湖路边,一转入进入紫金山的山路,仿佛就有了渐离喧嚣尘世而返璞归真的感觉。行人车辆渐少,山势越来越高。树木越来越多、越来越密、越来越高大,她们矗立在越来越弯曲难行的道路两旁,静静无语。除了偶尔一见的常绿树外,这些树全都省却了树叶的烦恼,只留下裸露在外的结实的树根,粗壮的树干和精干的树枝。我透过车窗,透过这些不断向车后退去的树林,欣赏着太阳投射过来若隐若现这早春的光辉,不禁有些感动!有人说没有树叶的树会让人想到病树、枯树、死树,可是我觉得在这个季节里,路旁的这些落光叶子的树,恰恰最能让人感受到她们历经风霜洗礼,依然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生命力。在她们的体内,经过一个冬天的积蓄,生命力不仅没有减少,更没有死去,相反却越聚越多,不要等多长时间,它就一定能够冲突出去,为我们弹奏出又一首生命的华章。我想这也许连树根旁的落叶都坚信不移。 穿过这片树林,眼前豁然开朗。刚才还是古木参天已然被大片大片的梅花树林所取代了,这时司机说梅花山到了。 进了梅花山门,漫山遍野的梅花树,有的胀满花苞,有的连花苞都没有出现,只是淡淡地泛出一点点花意。旁边的游人跟我说:“想来看梅花,现在早了点。”女儿不禁有些失望。我说:“不要紧,尽管现在梅花还没有大开大放,但是我们可以留心来找寻那些不畏严寒争先开放的梅花。”不一会,就听女儿高兴地说:“爸爸,你看这儿有一朵,太美了。”一路上,东一朵西一朵,不断地被我和女儿发现,每发现一朵,我们都收获一次喜悦。 跟随游人的脚步,我们进入了明孝陵景区。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明孝陵神道,神道两旁是或立或卧的石兽和文武大臣雕像,仿佛在告诉我们正在进入神圣的净土。 沿着神道走过去,在一座没有屋顶的宫殿里,我们停下了脚步。抬头望去,只见一座石碑直上云天,碑上有朱棣皇帝题写的文字,碑下一只石龟默默驮负。仔细阅读碑文,无非是朱棣在歌颂他父亲朱元璋的神功伟绩。看着这些文字,想到朱元璋起于乞丐、游僧,成于霸主、帝王,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真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是,千年碑龟今安在,千古帝王何处寻?再伟大的人物,也还是烟消云散,还不如殿外的早春阳光来的温暖。 这样想着,我们又来到了明孝陵的前殿,后殿。看着这些历经战火毁坏,而又被修复成高大华美的庙堂,不禁感到帝王就是不一样啊,即便生命消逝了,他们的躯壳进行奢华包装,也能让包括我在内的还有生命力的凡夫俗子来瞻仰膜拜。能这样做的,能够做到这样的,能有几人?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头顶的阳光格外明媚,不禁想问一句:阳光你普照大地,带来雨露恩泽,可是却从未想到让谁来顶礼膜拜吧?也许正因为如此,太阳可以周而复始,亘古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