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39904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4-16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1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来安首届“美食文化节”已经正式开幕两天了,我对它的关注应该是从我第一次看见它的广告开始。今年来安确实有点小“折腾”似乎想把来安没有办过的活动,都想给办一次。当然了,这些活动的出发点有很多方面,这里就不细谈了和谐!相比其他的活动,这次美食节的力度似乎更大了一些,毕竟有商家的介入让广告不差钱的在地上跑着、天上飞着、论坛挂着。全方位的宣传,想看不见都是一件难事!美食节还没正式开始的时候,我对它已经有太多的幻想,可最终……
首先作为开放商一方,大力做这次活动的目的应该很好理解,吸引人气是王道,中央大街像以步行街的模式发展,人气是市场存活的硬性要求。从中央大街最初成型的时候,商铺的需求性并不是那么抢手,至今仍有店铺是未有商家入驻的,而早期入驻的商家有部分已经把店铺紧锁了起来,总商家方面了解到的情况是,商铺关门不营业损失还会少点,毕竟减少了人员工资税收水电等费用,这样关门不营业的选择,作为商家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但中央大街的开放商方面,对市场的发展和整顿都在全力以赴的做到最好,从之前青龙街整治和中央大街步行街的活动。都表明了他们的态度,改变来安消费环境,让消费模式升级与大城市接轨。笔者本人也对中央大街的前景非常期待,开放商不但“生了孩子”还尽心尽力的去培养这个“孩子”,这次美食节的活动就是为中央大街吸人气的一个目的。从笔者本人角度来看,这个活动的想法和方向是非常好的,但在选址上是不是有一些欠妥呢?
其实这次是鱼和熊掌都可兼得的,在弘扬当地美食的前提情况下,为何不把中央大街最精彩的一面同时展示出来呢?完全可以把美食摊向南移,食客在参与美食节活动的时候,又可进过步行街逛逛商铺。而现在的情况是所有的摊位把商铺的门面全给遮挡了,我们去现场看到的情况就是涌动的人头和满地的垃圾,我感觉不到任何步行街的味道。现在有活动的支撑,人气非常的旺,一旦活动结束后,我想谁都不可预计中央大街的人气会是怎样,如果借助这个活动吸引人气,然后同时展示步行街的样貌,这样岂不是更能吸引更多的回头客在美食节过后,会想着去中央大街逛街购物。
还是来说说这次的“美食文化节”主题没记错应该是说弘扬当地美食,那笔者想弱弱的问一下,来安本土美食在哪里,为何我所看见的都是外地来的专业吸金赶场游击队!他们有相关部门的执照和资质吗,他们的食品是否都达到卫生标准,在考虑活动的影响力同时,有人为广大的食客们的健康着想过吗?看了很多网友发表美食节的帖子,几乎都是抱怨声。小吃游击队,都是假牙、价格偏高、卫生让人担忧!简直比寺巷子还要脏乱差,满地的垃圾,如果这个要怪市民素质差我也认同,如果把混乱视为是热闹的表现我也没话说,自行车、三轮车、车车畅通!金书记也在活动现场体验过,对于金书记的行为和言论,我想很多人都会支持和赞同,他也很想更多的本土美食参与进来,并说道:只要你们愿意参加,我会协调为你们安置摊位,并且会第一个品尝。但为何在这场活动中,没有本土小吃美食的参与呢?这真的是商家的事情吗,留一问号!
对于这次的“美食文化节”我有这样7条疑问:
1:现场都是临时搭建的帐篷,没有水源和下水管道,那么食用水的来源和储存是否可以保质?
2:参与活动的商家似乎都是来自外地的,他们如何能一同前来,对于食品卫生来说,他们是否有相关资质?谁来为广大食客的饮食健康着想!
3:中央大街是要以步行街的模式发展,那为何在取点时要把那些核心的店铺全被给遮挡住?
4:活动现场安全隐患较多,譬如说地上的膨胀螺丝,裸露在外几公分,如果老人被其绊到怎么办?
5:既然是地方性美食节,为何现场都是外地美食,之前报道的来安美食都在哪立足至今未能现身?
6:步行街的定义是什么,顾名思义的要步行,为何现状是:三轮车、自行车,车车畅通?
7:如果说本地美食也好外地美食也罢,只要是美食即可,那为何现场还有拖鞋 皮鞋 皮具 拖把 雨伞 图书 茶叶 晾衣杆 加工机等物件,这些也都是属于美食一类的吗?
最后我想呼吁,我们支持政府的这次活动,并且积极热情的参与其中,但作为消费者作为一名食客,我们想获得自己应有的权利,对于这场活动商家的食品卫生和物价,我想很多网友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基本全部都是抱怨说东西其实真的不怎样,但价格确实有些偏贵很多,甚至有网友爆料有食物是变质坏的,有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希望有关部门能负责的监督和监管,这是本人一些无知的建议和看法,不赞同之处还望各位网友勿拍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