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祥安代市长与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共同签署《2012年度宁滁一体化合作项目协议》 4月26日下午,来自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七市的市长们齐聚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出席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就如何将南京都市圈建设成为承接放大长三角辐射的门户枢纽、长江流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我国转型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的示范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家级都市圈等话题进行探讨。**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代表市政府签署了《2012年度宁滁一体化合作项目协议》《共同编制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合作协议》《第六届南京都市圈市长峰会备忘录》。 本次峰会主题为“共同的规划、共同的明天”,将《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作为今年都市圈建设重点,同时在内容安排上继续突出城市间合作,充分发挥南京对周边城市的服务功能,通过重点领域合作推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张祥安在发言中说,近年来,滁州借助南京都市圈这个重要平台,积极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机遇,已经步入了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新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进入全省前列。目前,滁州正不遗余力,大力推进与南京的同城化,对内全力建设两百平方公里、两百万人口的大滁城,对外全力打造南谯乌衣新城、来安汊河新城两大靠近南京的对接平台,努力成为南京都市圈江北重要板块。在全面落实与南京市达成的“1+4”合作协议的同时,着力推进与南京以及都市圈其他城市的大通道建设。 张祥安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深入谋划“大江北”,推进布局的一体化。建议南京大型场馆和新型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上向江北地区倾斜,增强江北地区的吸引力,辐射和带动江北成员的一体化发展。二是要深入谋划“大交通”,推进通行的一体化。建议重点抓好并共同推进宁滁轻轨前期准备、滁河综合整治和航道提升、104国道改扩建、贯通和提升宁滁快速通道及滁扬高速建设等5项工作。三是要深入谋划“大环境”,推进投资的便利化。建议认真梳理行政管制中不利于要素流动的各种问题,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和检验检疫结果等方面的互认,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服务管理等相互衔接,取消限制产业转移、资本流动的行政限制,为投资便利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统筹谋划都市圈的产业布局,科学引导都市圈内外的产业转移,实现南京都市圈发展共谋、共建、共兴、共享。 会上,中科院南京地理所专家汇报了《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总体思路。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汇报了都市圈2011年工作情况。 市政府**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