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来水,源自内地媲美欧盟
2012-05-10 23:58:01
国内自来水合格率50%,几无城市自来水能直接饮用。但70%饮用水源自内地的香港,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自来水质量符合欧盟标准;港政甚至建议市民不要在家安装自来水净化装置,担心这些设备会污染已非常纯净的自来水。香港,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
5月8日,《新世纪》周刊的报道指出了中国内地自来水水质堪忧,合格率仅有50%,没有城市可以实现自来水直接饮用。但香港有70%以上的水是从内地购买,自来水水质却符合欧盟标准。为了向市民保质保量的供应优质自来水,香港政府不但每年都要像广东支付数十亿的购水资金,在采水入港后,还要投入更大的成本提高水质。
香港淡水资源匮乏,每年斥资超35亿向广东买水
由于自然因素香港淡水资源一直匮乏。早在1960年,港英政府就已向广东购买2270万立方米东江水。之后随着用量增加,购买量不断上升:2008年至2009年香港淡水日消耗量为262万立方米,这期间约有80%饮用水都来自广东东江。2011年12月5日,香港发展局与广东省水利厅在深圳签署了2012年至2014年东江水供水新协议,根据新协议,香港将于2012年缴付35亿3870万元、2013年缴付37亿4330万元和2014年缴付39亿5934万元的固定总金额,作为购买东江水的费用,这些协定保证了香港有充足的淡水资源——70%的水来自广东东江。
从签署的协议看,广东每年要按协议商定的额度为香港供水,但这个额度只能超不能少。可近几年来,香港雨水充沛,很多蓄水池供水充足,所以来自东江的水有时会供大于求。根据香港水务署的数据,由于无处储存,在1998年至2003年期间港府已把价值30亿港元的多余东江水排入大海;仅2005年香港排入大海的饮用水就超过了1.09亿立方米,以当时东江水价计算,价格超过3亿元。2009年的情况更加戏剧性,2011年9月5日香港《信报》曾报道,在2009年广东省出现严重旱灾时,港方曾提出通过减少输港供水以助舒缓旱情,但建议被广东省婉拒,为的就是确保高达30亿元的供水协议可以全额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