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一位乡村教师眼中的撤点并校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0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2-6-17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村小学减半:一位乡村教师眼中的撤点并校2012年06月15日10:38广州日报[微博]丁开华我要评论(3) 字号:T|T



丁开华 :湖南溆浦县北斗溪学校校长,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

6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从2001年开始,我国农村地区启动新一轮中小学布局调整,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撤点并校”。随后10年间,我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在一些山乡及偏远地区,学校撤并后,学生难以就近入学,而保障又跟不上,造成诸多问题。

作为一名乡村学校的基层教师,我对撤点并校给农村学生带来的问题深有感受。我们学校位于湘西山区,学生的上学路平均都在七八公里,住得最远的孩子,从家到学校有20公里路,有些山里不通车,这路就全靠孩子们自己结伴走。

漫长的上学和回家路还只是一个问题。10年里,以前的8个村小后来只剩下4个,以前村小是学前班到四年级,现在只剩学前班和一年级。二年级以上的孩子都要到乡中心学校上学,可二三年级的孩子还太小,在学校住读,生活如何自理也成了个大问题,学校老师就常常需要承担起家长的职责,为孩子们穿衣洗衣,甚至擦屎擦尿也是常有的事。

我不否认,撤点并校在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集合教育资源和师资优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看了这些孩子的辛苦,就不能不让人生出一丝疑虑——政府对教育资源和师资的投入不足,以致要通过撤点并校进行弥补,但这应该以牺牲这些幼小孩子与家人相聚的时间以及安全为代价吗?

教育主管部门能意识到且正视撤点并校中出现的问题,并着手准备在随后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解决这些问题,这当然很好。但必须看到,农村教育的布局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而孩子们的上学路远和寄宿问题,却经不起这种等待。

实际上,此前一段时间,农村地区接连发生的“校车事故”和湖南邵阳致多名学生遇难的翻船事故,说到底都是因为撤点并校拉长了学生的上学路,而学校又配备不起正规的交通工具,长期使用劣质交通工具出行,悲剧也就在所难免。现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虽然已经出台,但11日河南省濮阳市发生的超载幼儿园校车燃烧事故,无疑又敲响了校车条例在基层,尤其是农村基层悬空的警钟。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这个目标我们从1993年开始提出到现在,近20年却无法实现。校车事故也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也好,都是教育投入欠账引出的问题,但我们不能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应对,而须有一个将4%落到实处的解决之道。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适龄儿童少年减少、城镇化进程加快、劳动力转移和基层行政区划调整,都是事实,但所有这些事实,都不应妨碍我们的孩子安全、就近入学。

确实,农村学校的孩子都特别能吃苦,作为老师,我们也愿意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可问题是,这种吃苦和对孩子的爱,应是基础教育资源充足完备之后,个体的主动选择,而不该像目前这样,掺杂太多被动的无奈。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力量,保证孩子上下学路上的安全和在学校睡得踏实。比如对低年级孩子安排老师“陪睡”,这样孩子们夜里起来上厕所有人陪着,不至于太害怕;没有“大鼻子校车”,就组织学生一起搭乘班车,让老师随车跟着,让家长到停车点接送;遇上天气不好,上学时让学生别硬来学校,放学时则把学生留下,安排免费晚餐,等天好了再走……但所有这些毕竟只是权宜之计,不能成为长久之策。

看到《人民日报》关注农村学校撤点并校引出的问题,我有种看到希望的感觉,只希望这关注确实能带来现实的改变。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2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2-6-17 20: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好好研究啊!孩子们可折腾不起!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7 20:4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简机构减的是政府行政机关部门,而不是学校和师资,并校也应因地制宜,审时度势来解决山区偏远地区的施教难问题,而不是一锅端,表面看形势一片大好,苦了的孩子有谁知道?“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别的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4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2-6-17 21: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普通教师的心声和祝福。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3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9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2-6-17 21: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后日本和德国兴起的原因都知道是重视教育,可是环顾四周,教育似乎是一个抛之不去的包袱,更多的停留在口头上,行动上更多的是设置障碍,高等教育产业化带来的不是人才的兴起,而是就业率的泡沫,更是对教受育望而却步又不得不接受的“敬畏”。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投入看似在增加,但更多的是围绕“民心”,而不是教育本身。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3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9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2-6-17 21:5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安论坛确实是藏龙卧虎,“新杨郢客栈”就是一个典型的缩影,(绝对没有贬低”新杨郢客栈“的意思),因为他就在我身边,只是印象中没有这么才华横溢,真得谢谢论坛这个平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21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2-6-17 22: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撤校并校从一开始我就认为是个错误的决策。
其一,学校离家太远,对于七八岁,十来岁的孩子来说来来回回是负担,条件好的有校车,很多地方没有校车。
其二,小孩子住校离开了父母,每星期回家一趟,缺少了父母的教育,缺少家的温暖,感情上从小缺失。
其三,住校生进食不营养的缺失,点点大的孩子住校,饮食上无论如何也没有在家吃的调和。
还很多很多,总之砖家一句话害了一代人。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7 23: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越来越少,撤点并校是大势所趋,但不能搞成一刀切。君不见,现在的有的农村小学只有一两个学生,家长可以骄傲的说我的孩子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学校前两名!我还记得前不久有报纸报道称全椒一中学只有一名学生,却要几个教师上课。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6-17 23: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孩子,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真的有很多话说——辛酸而又无奈!现在上级部门看似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就拿今年的小学毕业会考来说吧:要求毕业班班主任保证每一个孩子来回考试的安全问题,下午学生考完试回家后要向教师报平安,各校再汇总向教育局报告!重视孩子的安全问题,这是好事,凭心而论,我们真的赞成。但上级主管部门在制定这些规定的时候,希望能考虑到教师的难处,不要把责任一味地推给教师。为了能让每位学生在考完试后及时向我们报平安,我整整强调了一个星期,而且就在本周,我重新登记了所有学生可以联系的电话号码。但结果如何呢?原本下午15:00就结束的考试,直到下午17:00多,仍有好几名学生未向我报平安,他们家长向我报平安的方式很简单,只要把该学生的姓名通过短信发到我的手机上即可。有多名学生是我打电话过去询问他们到家了没有,有的学生和家长回答说忘了,有的家长手机自己带在身上在田里忙农活,学生无法和我们联系,更可气的是有一位家长关机,一个电话号码竟然是空号!说句不夸张的话,当时的心情急得能喝热血,这让我们如何向上级部门汇报我校学生是否平安回家的情况呢?万一孩子们要是出了意外而我们无法联系而不知道情况,这后果谁来承担呢?谁能真正理解教师的苦衷呢?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2-6-18 00: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信.jpg
飞信.jpg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