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好梦难圆,令人望而生畏; ——逼子成龙,悲剧多多,难免物极必反; ——让子成龙,信马由缰,或许事半功倍! 早在上托儿所、幼儿园时,女儿便聪明好学,上了小学更是“天天向上”,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第二,每学期都是“三好生”。据班主任讲,我女儿勤奋好学又好动脑筋,问问题喜欢刨根问底,速算、抢答题总是最先做完,思考题、做作文更是继承了父亲的特长。前天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让我介绍介绍我的“育儿经”,没想到这却把我难住了。平心而论,平时因为忙于工作,我对孩子过问的很少,甚至于不够称职,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经验”好总结的。于是,面对众多家长的期盼,我只好实话实说:我从来不管孩子的作业,也从不看着或陪着孩子学习。她从一开始上学,我就给她灌输过一种观念——学习是她自己的事,将来学了知识,有了出息也是她自己的事。多年来,我一直在给女儿讲这个道理,我把责任还给了她自己,同时也把自由还给了她自己。 女儿每天的作业基本上是在学校完成的,如果作业多在校做不完,她回家后第一件事必然是做作业。我要求她每晚8点半睡觉,有一次她和小伙伴玩耍忘了做作业,到临睡觉前才想起来,但我郑重的告诉她,作业没做完是你自己的事,等着明天挨老师批评吧,现在是睡觉时间,你必须上床睡觉。从那以后,女儿再也没有耽误过写作业。 由于我对女儿的管束比较宽松,使得她有了许多兴趣与爱好。没有作业的时候,她一边查字典,一边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和一些有趣的故事书,我问她为什么爱读这些书,她告诉我因为同学们都爱听她讲故事。她还爱画漫画,把爸爸妈妈和老师同学都画在画里,说是这样有趣好玩。去年我过生日,她送我一张自己画的漫画作为生日礼物,画面上画了一只小老虎,用头顶着一本厚厚的书,送到一头戴着眼镜的大牛面前…….女儿告诉我,她属虎,爸爸属牛,爸爸爱看书。我的女儿是比较自由的,我多次告诉她。她可以跟我论理,她做错一件事,我从不打骂她,而是与她讲道理,直到她自己明白自己作错了事为止。我从不因为女儿的考试成绩好而奖励她,我让她明白,学习好坏是她自己的事,既然是她自己的事,就没有理由要我奖励或鼓励她。 然而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疑心想让孩子成材,青岛至善教育出人头地,于是就替孩子勾画美好的未来,作出选择,陪孩子做一切事,包括学习。结果孩子误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要不然他们为啥要干方百计的哄着我学?),自己是替父母在学习,其负面效应可想而知。邻居家的孩子一连几天没做作业。当他的父亲因此而揍他时,他竟然说:“每天都是你和妈妈陪我做作业,这几天你们不在家,我怎么做呀!”呜呼哀哉!我表弟家有个孩子,表弟为了培养她成为艺术家,特地为她买了架钢琴,每天逼着她练琴,而每一次孩子都讲条件:给你练琴,你给我买什么好吃的?其实她对练琴一点兴趣都没有,耐着性子只不过是为了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或者是为了赢得一些好吃的东西而已。有一次,我的一位亲戚求我帮他为孩子找一个家庭教师。我问他,孩子刚上初中就找家庭教师,你前不久才下岗,家里经济很困难,干嘛要这样做?他苦笑着说:“孩子从上小学起.,就是我辅导他,我的文化低,现在不能辅导他了,而这个孩子一旦离开了辅导,自己就不会学习,成绩下降……”象这样的事,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有些人望子成龙,却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有人把孩子的责任担到白己的肩上,结果孩于缺乏奋发向上的愿望和动力,自然很难“成龙”。由此我在想,我们是否该把“望子成龙”、“逼子成龙”改为“让子成龙”,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我们要让孩子有更多的创造的自由,激发孩子的“成龙”热情,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欲望,让孩子自己渴望成龙。这样孩子才能自觉求知,最终成为真正的“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