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23170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2-7-21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6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7 14: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物理结下不解之缘
来安三中 李欣然
在正式进入八年级之前,我与物理就算有些交情。我是个爱动脑筋的女孩,对什么好玩的东西都喜欢一探究竟。
记得小时候,一天吃过中饭,我照常帮妈妈收拾碗筷。忽然,我发现泡在水中的筷子不知怎么一支支都像断了一样。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筷子被附了魔法?筷子真的断了吗?一连串的疑问在我脑中升起。我赶紧一把抓起筷子,发现它们完好无损。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爸爸走过来,笑着说:“懵了吧!这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光的折射。”“哦,原来是这样。”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还有一次,我在卫生间洗脸。我拿起毛巾左瞧瞧,右看看,总觉得毛巾有一面特别粗糙。心想,如果将毛巾这一面造得光滑些,那就完美了。于是,我就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耐心地为我解释。我这才明白,毛巾这一面故意造得很粗糙,是为了增加毛巾与物体间的摩擦力。这样就能轻松地将物体擦洗干净。
我发现,我们天天都与物理打交道,我们的生活其实一直被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所包围,物理确实是一门奇妙无比的科学。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物理,运用物理。
进入初中,我有幸结识了物理老师。在我眼里,物理老师可是位响当当的人物。他曾带出一届又一届的物理人才,他的弟子曾获得县级、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优异成绩,这让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同时,我也梦想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崭露头角。当时,我还在七年级,还没有正式接触物理课,于是,我便成了物理老师办公室的常客,向他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物理老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讲解透彻,生动有趣,他引领我走进一个神奇而有趣的物理世界。一个全新世界的大门向我打开,里面深藏引人入胜的科学奥秘。老师,他是我物理学习的引路人,他为我解开一个个谜团: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我是生活的有心人,我常常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发现,妈妈常用的油瓶在每次倒出油回位时,总会有少量的油从瓶口沿着瓶的外壁向下流淌。长时间使用后,油瓶外壁就沾满了一层油,导致做菜时拿放不便,并且影响卫生。于是,我设想发明一种新型保洁油瓶,能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在倒油后使余油回收,同时不污染瓶体。
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我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和琢磨,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小发明——保洁油瓶。它分内外瓶身,内瓶身外间隙设有外瓶体,外瓶体的瓶口位置低于内瓶口,内外瓶体底部相连。倒油时,油从内瓶口流出,倒油后瓶口上面的油沿着瓶口外壁流向外瓶体底部,再通过连通孔流回内瓶身。这样,油瓶外壁就没有油污了。
我的作品——保洁油瓶,在2011年“金玉滁菊杯”滁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创新项目一等奖,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同年五月,在滁州市举办的2011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的作品——实用调味品器具,获优秀项目三等奖。
感谢我的父母,感谢物理老师,让我与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将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学以致用,争取获得更大的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