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论坛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收起左侧

[散文随笔] 一个村庄的图腾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2-25 21: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正德 于 2013-2-26 07:12 编辑

一个村庄的图腾

不雅斋先生

          我怀念那棵长在村庄里的老榆树。
          凡是有村庄的地方都有树,我们村也不例外。只是一般的高树不过两三丈,超过四丈的大树往往屈指可数。然而,我的村庄,一个地处丘陵的村庄,却有一株,也仅此一株,高有六七丈的大榆树。这在周围数十里的村庄中实属罕见,可谓鹤立“树”群。它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村庄的标志,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村庄的图腾。
          我就出生在这株榆树下,并在榆树下成长。小时候,我们在榆树下乘阴凉,捉蚰蚰,打雪仗……我在那儿哭过,笑过,那儿留下了我少年时许多的快乐与烦恼。在老榆树下生活,我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每天我都看老榆树,却总也看不够。后来,我长大了,需要读书或赶集,于是,每天都从村庄走出,走出村庄时,心中也许不会想到老榆树,因为我的心在远方。比如,上学时,我想的是赶快走到学校;比如,赶集时,我想的是赶快奔到集市。然而,每次往回走时,心中总是想着那棵老榆树。因为那老榆树下是我的村庄,是我的家,是我的身体与灵魂的栖息地。
          每当他人问我的村庄在哪时,我总是先看一看我村庄的方向,如果能看得见那棵老榆树,我就会很自豪地对问路之人说,那棵大树下就是我的村庄。如果看不见大树,我也会对问路的人说,你往那个方向走,当你远远地看见一棵大树,那里就是我的村庄。因为我的村庄除了那棵老榆树,似乎再也找出什么更有特色的标志了。于是,那棵六七丈高的老榆树成了村里人的骄傲,老榆树仿佛就是我们村庄的象征。
          那株树是谁栽种的,村人都说不出来,也许它根本就不是人工栽种的,而是自然生长的;如果要问这棵树有多大年龄,连村里年龄最老的人也说不知道。反正它很老很老。它的干很粗,至少要三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合围过来。春荣,夏茂,秋黄,冬褐,四季轮回,老榆树总是这样。它真的很老很老了,躯干上有许多地方已经枯了或空了,其中一个空洞里可以放进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村人对老榆树的感情似乎还不止于此。据说,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老榆树为村人做出过重大贡献。当时,家家户户都没有吃的,地里也长不出庄稼。老榆树那高大的身躯如云的冠盖就成了人们解决饥饿的最后保障。榆树叶与皮可以吃,虽然不好吃,也没有什么营养,但是在那种极其艰难的环境下,能够让人维系生命。一棵老榆树的叶子与树皮自然不够全村人吃的,但至少它帮助村人解决部分问题。于是,老榆树在老人的心中成了救命树。据老人们介绍,它身上的许多疤痕就是那时留下的,有一个巨大的残枝是当时的人扒树皮采树叶时造成的。老榆树在三年自然灾害中为村人做出了巨大牺牲,自然也是经历了巨大的磨难,然而它仍然像村人一样顽强地活了下来。
          后来,我要出远门求学,离村庄越来越远,远到怎么看也看不到那棵老榆树了。眼睛看不见它,但它的挺拔的身躯如云的冠盖却在我的心中更加清晰。每次从远处回家,我都会在老远老远的地方,抬头寻找那棵老榆树。只要看见老榆树,我心中就有一种归属感。再后来,我家举家搬到镇上,我又在外地工作,回乡次少了。但心中却从未忘却那株老榆树,它已经把根深深地扎进了我的灵魂深处。
          近年来,村上老人相继谢世了许多,包括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我的父母。他们大多都安葬在离老榆树不远的荒坡上。三年前,我护送父亲的骨灰回村安葬时,我发现老榆树似乎不再挺拔,原来那如云的冠盖似乎小了许多;去年,我护送母亲的骨灰回村庄安葬时,我发现老榆树已经枯萎,只剩下一个高大的枯干站在那里。我环顾了一下村庄,虽然村庄还在原来的位置,土墙草房不见了,大多是瓦房或楼房,但村庄给我的感觉是萧条的,村里几乎没有青壮劳力,所有成员只能组成“38-61-99部队”。我不知道,会在多久之后,这个村庄会消失,但是老榆树真的就要消失了。在整个村庄即将消失的时候,这个村庄的图腾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到底是老榆树的消失预示着村庄即将消失呢,还是村庄的萧条与即将消失预示着村庄的图腾的消失?其中的答案,我不知道!
          但是凡是从这个村庄走出来的和我一样年龄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那株老榆树。村庄可以消失,老榆树可以消失,但它们永远不会从我心里消失的。那棵长在我灵魂深处的老榆树永远春荣,夏茂,秋黄,冬褐。将来有一天,我也会从地球上消失,而老榆树会在我的文字里依然如此。
          我怀念那株长在村庄子里的老榆树。
本帖评分记录元宝 活跃度 收起 理由
逃夭灼其华是我 + 6 + 6 切中心灵的文章
正德 + 6 + 10 很给力!
总评分: 元宝 + 12  活跃度 + 16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4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2-26 06: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散文是崔老师用自己的心写出来
的,读后使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们都是农家子弟,有同感啊!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69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2-26 07: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我家的门前也有那么一棵老榆树,可惜早已不在,观楼主此文,字字句句直达心底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37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2-26 07: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质朴,真切............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5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3075 天

连续签到: 169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2-26 07: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心底的呼唤。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28 天

连续签到: 1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3-2-26 08: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那份惆怅和怀恋,还有生生息息的土地和养育我们的父母。{:soso_e163:}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7

组织活动:1

签到天数: 22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3-2-26 08: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乡有棵银杏树{:soso_e182:}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12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10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3-2-26 08: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此文,不禁让人想起了小时候的村庄,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成长,从那里走出........,如今村庄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但她那旧时的模样在我心中依然清晰!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0: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传江 发表于 2013-2-26 06:02
这篇散文是崔老师用自己的心写出来
的,读后使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们都是农家子弟,有同感啊!

老兄,新年好!谢老兄的关注与点评!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9

组织活动:0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0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0: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逃夭灼其华是我 发表于 2013-2-26 07:11
小时候我家的门前也有那么一棵老榆树,可惜早已不在,观楼主此文,字字句句直达心底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但愿此文能与君共鸣!
请广大网友文明跟帖,不可以发布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