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4212
在线时间 小时
注册时间2010-5-17
最后登录1970-1-1
参加活动:13 次 组织活动:0 次 签到天数: 124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来安县“四为”模范候选人预备人选登记表 | 投票简介: 马玉剑,男,来安县舜山镇群众。在南京开理发店的马玉剑,查出身患癌症后,坚持为老顾客退回储值卡内的钱,感动了许多人,被赞为“信义店主”。为了报答母亲的养父母(母亲是孤儿,被马氏收养),15岁时他自己决定,改姓马。母亲不幸病逝后,年仅16岁的马玉剑在南京丁家桥菜场打工,挣钱抚养侄儿,侄儿15岁时,马玉剑干脆将孩子接到自己的家中抚养。姐弟中的老七因打架斗殴被判刑,释放后一无所有,马玉剑便将他打工积攒6.8万元所建的新房让给了七哥。父亲续弦,姐弟八人中只有马玉剑一人支持,并在父亲故去后依然探望照料继母。
王来,男,现为来安县水口中学教师。2008年以来王来除了要正常作息外,每周授课达27节,利用午休时间从1:00~2:00点无偿为同学们补课。声带发炎、红肿且左侧声带长有息肉,一直坚持了两个多月,直到放假才去手术。
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在“县第三届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优”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县二等奖。所写论文《浅谈高三复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教学方式转变的探索与尝试——浅谈新课改下物理课堂教学》、《物理学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在省市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奖。
王卫琴,女,现任大雅村计生专干。工作从不消极对待,经常深入农户家中谈心沟通,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王卫琴所在村的计生工作,一直处在全镇的领先地位。在家庭中尊老爱幼,一家人和和睦相处。在生活中,经常帮助邻居分忧解难,左邻右舍关系不融洽,夫妻闹别扭,他就充当中间人进行调解,在居民中建立了很高的威信。
王新筑,男,来安县实验小学高职教师。从教三十余年,在小学这块育人的热土上,凭着对教育事业极度的热爱和努力向上的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认真真、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他被同事们亲切的称为“教育界的老黄牛”。曾两次晕倒在课堂上,但他还是坚持上完课。他也从未因为自己不舒服而耽误学生的课程,直到生病再次倒下的那一天。2012年9月底,为了尽量减少学生落课,他决定利用国庆长假期间去老家上海看病,可结果却是鼻咽癌晚期(目前其本人并不知情),当得知情况后全体教师都感到震惊,都说是累垮的。
王德芳,女,现任来安县三城乡河口村计生专干。从事计生工作十多年,始终坚持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20多年来,她默默地为家庭劳任怨地奉献着。1995年10月,和她生活了10年的婆婆突患病,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婆婆在院子里练习走路。后来,婆婆的病情加重,她每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婆婆在床上躺了三年,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公公有眼疾看东西不太清楚,为了减少磕碰,她每天都要把一日三餐盛好端给公公,并且每天都要给公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
任庆贵,男,现任张山乡倒桥村村主任。三十几年来,不论是做村党支部书记还是村委会主任,在工作中总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快速高效地处理好各项事情,为村民排忧解难。他敬老尊长,对待家中的老人,他们十分尊敬和孝顺。在对待邻里关系上,全家人能够善待左邻右舍,帮助他们排扰解难,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不管自己家里有多困难,只有群众需要,他们都积极帮助。
刘芸,女,现任来安县张山中学一级教师,她热爱教育事业,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谱写的《新世纪靠我们接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她承担着两个毕业班语文教学工作,且在辅导区内多次获得了一、二名的好成绩。
她不仅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还热衷于学校及社会的公益事业。她是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经常利用节假日、双休日,走访留守孩子,辅导孩子们学习。在县、乡、学校多次组织的节日庆典、抗震救灾、献爱心、歌咏比赛等活动中,她都精心策划,精心编排,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刘梅,女,现任安广网络来安分公司客户服务部副主任。多年来坚持员工每天班前讲解会、班后总结分析会,经常性开展业务操作比赛竞赛活动、“差异化”服务,总结出一看、二问、三介绍的服务程序,促进服务工作开展,2011年营业厅现场客户的满意率达99.6%,在全市位居前列。
刘开荣,女,三城乡天涧村计生专干。计划生育工作岗位八年来,她所在村的计划生育率、孕检到位率和“四术”到位率均达到100;全村无违法生育,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以下。深入计生对象家中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在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村级计生工作的思考与对策》、《落实基本国策,抓好计划生育》等10余篇调查报告、议案和提案,被上级计生部门采纳或引起领导重视,产生了良好的效益。
坚持经常性地开展计生宣传咨询活动,定期组织村计生协会会员利用“学雷锋活动日”、“三八妇女节”等契机,在全村免费发放避孕药品,义务为群众测量血压和检查妇科疾病,为群众提供与计生相关问题咨询等,受到全村群众的交口称颂。
刘海强,男,安徽远嘉公司、盛世高科公司、浦镇科技公司、南京海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带领全体员工在轨道车辆装备制造业上,一年迈出一大步。先后为京八线、青藏线、孟买、格鲁吉亚、突尼斯、深四线、阿根廷、上海13号线生产制造内装产品。2012年元月投产建成的安徽远嘉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占地68亩,总投资近1亿元。注重环境保护,在建厂之初,不惜花费重资,用在水、气处理设备上。做到发展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
刘海强同志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在得知来安县扶贫助学基金募捐时,解囊相助帮助失学儿童。强调企业文化建设,公司先后举办了书法,盆景、刺绣、摄影、篮球、跳绳、牌类等活动,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刘慧琴,女,张山乡桃花村计生专干。几年来,充分利用自己学到的农业知识,努力发展蔬菜生产,成为蔬菜种植专业户和村内的致富带头人。带头在该村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建设成高标准的农业设施,逐渐形成了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形成了“人均半亩菜,户均一个棚”的农业新格局。
她从河南引进韭菜良种试种,此品种无休眠,每年割7-8刀,亩产在1.2万斤以上,同时1亩地可增收5000元,她不保守,把此品种及技术传授给其它群众,并采用大垅畦播技术,亩产可收入1.2万元,现在该村已发展平研系列韭菜300多亩。
孙旭峰,男,来安县邮政储蓄银行会计。1999年主动到大英镇当了一名农村邮递员,一份份报刊杂志被送入校园、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村,从来不因天气或其他什么原因而耽误。
孙旭峰的母亲身体不好,天一冷,血管收缩,心脏就会供血不足而心悸难受,再加上严重的颈椎病,就更加头晕眼花,为了不让父母亲为奶奶担心,便主动承担了陪护抚养奶奶的任务。
池龙凤,男,现任安徽友日久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具有独特的领导爱心,时刻不忘记对下属的关心和爱护。注重社会慈善公益活动,自觉尊老爱幼,同情弱势群体。还经常倡导关爱社会活动,在他的倡导下,公司先后积极响应县工商联、总商会发起的“爱心救助”和来安县“爱心助学”活动,在企业经营较困难的情况下,共捐助2万余元。
汤忠武,男,来安县半塔镇大余郢村村民。三十余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环卫一线。不管冬寒夏暑,他总是风雨无阻的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用辛勤的汗水实现着不求名利,但求奉献的承诺。街坊四邻见面总要亲切地叫他“编外保洁员”。乡镇区划调整多次,社区补贴也是时有时无,但汤忠武清扫垃圾的工作却几乎从未中断过。用老人的话说,雨天穿雨衣扫,小病吃药坚持扫。
张红艳,女,来安县农行经费会计。每天坚持营运日报制度,及时掌握全行资金动态,充分发挥资金调运职能,在严格执行人民银行大额现金支付管理的预约、审批、报备等规定的同时,及时调运现金、调剂资金,优化资金配置,节约资金占用,最大限度的压缩非盈利资金及库存现金的占用,将资金帐算精、算细,尽最大可能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
孝敬长辈,公公婆婆身体不好,先后卧病在床,公公的病情加重,大小便失禁,每天不得不换洗几次衣服,为了公公能及时换上干净的衣服,每次都及时刷洗,直至去世。
张荣志,男,现任施官镇西武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率先创办了荣志皖康蔬菜专业合作社,2008年,毛豆市场价格低迷,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广大豆农的利益,他主动放弃了毛豆市场的管理费用2万5千多元。他千方百计的引进毛豆新品种,拓宽销售新渠道,使广大村民的收入大幅度提高。
他连续两年发起组织成立了“西武村文艺演出队”,为西武村乃至全县人民奉献了精彩的文化盛宴,并在农历龙年正月十五的“永阳花灯表演大赛”上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张福兵,男,现为来安县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用耐心、爱心,细心呵护着每一个有缺陷的孩子,精心的培育着他们茁壮成长,被残疾孩子称为“男妈妈”。
他撰写的《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浅谈聋生小学阶段几个方面的教育》等论文获得省级表彰。十四年他来共培育出460名残疾孩子,有40个孩子相继考入了高中,在考入大学的5名孩子中还有1人回校任教。
辛明凤,女,新安镇西门社区居民。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主动担负起照顾公公的责任,帮公公换尿不湿,给公公穿衣服、梳头、洗脸、端荼喂水,她千方百计让公公吃好、休息好、过的舒心。就这样,她操持家务,伺候老人,忙里忙外从没叫过一声苦,没说过一声累。她6年如一日,热心伺候瘫痪公公,深受街坊邻居的赞扬。
邵斌,男,现任南钢集团盛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6月,他带领公司筹建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利用10个月不到的时间完成了一期项目工程建设,迅速完成了投产生产,并得到了市县领导和集团公司领导的首肯。投产至今,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累计提供近150个就业岗位,实现市场产值近2亿元。
单泽宇,男,来安县第二小学副校长。2009年赴松潘县支教,克服高原反应和发烧,坚持不请假、不漏课、不少批一本作业。自己出资购买100支水笔、200个本子奖励学生。支教回来后,负责学校少先队工作,2011年获市表彰优秀少先大队辅导员。
周长富,男,安徽德鸿机件制造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为公司营造“德治企业”文化,积极协助树立“德治企业,鸿行天下”经营目标和理念。帮助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制度管理,公平、公开、公正,一丝不苟的管理作风。
孝敬老人,九十年代开始每到冬天,就主动把岳父母接到家居住一段时间。2001年岳父去世后,服侍岳母直2010年去世。礼貌待人,同情弱者,乐意帮助别人,力争对社会做点贡献。帮助乡亲找工作、找学校、找资金。帮助同事、同行答疑解难,公司组织的地震捐款、爱心捐款更是积极参与。
金秀兰,女,来安县张山乡郭郢村群众。91岁的婆婆身体一直不好,患有过敏性哮喘、高血压,2008年又遭遇中风,偏瘫在床。现已72岁高龄的她,四年如一日,体贴入微,从无半句怨言。每天按时为老人打扫房间,做一日三餐。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清洗一次;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并帮她擦洗。寒冬腊月,屋内温度较低,金秀兰怕婆婆冻着,不仅早早给她换上厚棉被、放上热水袋,还亲自陪婆婆睡,给她捂被窝。
俞凤涛,男,来安县水口镇河西村俞东组村民。多年来,面对母亲的年迈、妻子的瘫痪和小孙女的幼小,他精心呵护、不离不弃,用亲情和爱心为乡村播撒孝老爱亲的种子。尽管他已年逾古稀,可为了让年迈的母亲、幼小的孙女和瘫痪的妻子生活的更好,他每天天还没亮,就早早起床,伺候母亲拉屎撒尿,帮助妻子翻身、按摩、梳头,然后再生火做饭,叫醒小孙女穿衣、吃饭、上学。等忙完这一切,他才凑空下地干农活。
胡平江,男,现任县委办公室驾驶员。平时谦虚待人,明礼诚信,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安全行车27年。自费从书店购买了十几本有关驾驶技术方面的书籍,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加强驾驶理论知识学习,遇到复杂的搞不懂的问题他就向维修师傅请教,养成的了爱惜车子、钻研技术习惯,确保每次安全行车。
敬老爱老,2010年6月其岳父被确诊为癌症晚期,老人情绪低落,一度不配合治疗。他连续陪护7夜,缓解岳父的心理压力,出医药费6万元,后来虽经医生全力救治,但是老人家还是因病情恶化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岳父去世后,胡平江又将岳母接到自己家中居住至今。
贺阳,男,来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驾驶员。贺阳除了开好自己的车,他还要保证其他车辆的安全运行,确保公务用车顺畅有保障。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与同事沟通交流业务知识和技能,勤保养检修,及时排除故障。 2002年9月贺阳的父亲突发脑淤血住院治疗,前后两次手术脱险。十几年来,夫妻俩起早贪黑细心的照料卧病在床的老父亲,细心的呵护使得老人满心欢喜。 赵素琴,女,滁州市公路分局退休职工,家住新安镇东门社区青龙街建设巷。住在由一间旧土瓦房隔成三间的房子里面,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智障的哥哥、以及中风偏瘫的丈夫。
母亲今年93岁高龄,三年前因小脑萎缩,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哥哥从小智障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丈夫突发脑血栓,整个右半边身体瘫痪。由于母亲和哥哥生活不能自理,赵素琴要时刻看着他们,她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母亲和哥哥大小便无法自理,经常拉撒在身上,赵素琴每晚要起来三四趟,一天最多换洗过6次衣裤,因此,多年来赵素琴从来没有睡过一次安稳觉,每天真正睡觉的时间只有两小时。
涂必琴,女,现任滁州市来安县张山乡张山村计生专干。1999年开始学习平菇种植技术,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她帮助村里贫困家庭,对他们进行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尤其是对吴长河和孙林两户更是倾情相助。
2009年5月,公公被查出胃癌,两年多以来,都在病榻前悉心照顾,从无怨言。现有77岁高龄的婆婆,无论工作多忙,从不耽误照顾老人,处处做到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对待他人从不吝啬,每年他们一家人都带上各式各样好吃的东西去张山乡敬老院看望老人,给老人们带去问候语温暖。
曹正茹,女,现任来安县联社大英信用社副主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能尽心尽力,只要她精力充沛,每月很少休息,在大忙季节按照联社要求不休息,法定假期都带头值班。以前大英信用社在全县中排名总是倒数,尤其信贷资产质量很差。近几年,在曹正茹同志带领下,各项业务经营得到长足发展,得到贷款户的信赖和好评,促进了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尊敬老人,邻里关系处得好,有次邻居老人轻微脑梗塞复发,她主动让其爱人开车送老人到医院看病。她所在社的退休老主任突发高血压,头晕目眩,不能走路,她放下工作,自己开车及时送老人到县医院就治。只要灾区需要伸出援助之手,她会毫不犹豫捐款。
黄开菊,女,现任安广网络来安分公司办公室主任。爱岗敬业,监督公布外线工满意率和及时率,离网率保持在5.1%以下,全省同行业前三名。献爱心,热情公益事业,经常开展为老人送慰问品。长期照顾生病的父母,树家庭和睦新风。
蒋守乐,男,来安县半塔镇王集村街西组村民。92岁的老岳母眼瞎耳聋,患有老年痴呆症,生活不能自理,蒋守乐依然耐心地服侍她,不怕脏、不怕累,每天按时为岳母洗衣做饭,端吃端喝,按摩烫脚,视她为亲身母亲,就这样默默照顾了岳母几十年。
蒋守乐老伴的舅舅李绵坤常年卧病在床,年过六十的蒋守乐在其床前服侍了整整6年,端茶倒水、送菜送饭、擦澡穿衣,一样不落,毫无怨言,直到2010年舅舅在蒋守乐细心的照料中安详的走完了他的一生。几年前,蒋守乐72岁的老伴何作霞突发脑梗塞成了半瘫痪,他都坚持为老伴做饭喂饭、梳头穿衣、清理大小便,并定时搀扶老伴散步做康复治疗理疗。 |
| http://www.laian.gov.cn/Tmp/Nav_lanmu.shtml?SS_ID=44&VoteID=7 |
|